资源描述
课 题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课型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
方法
1.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方式
讲授、实验探究、讨论
教具
教学资源:激光笔;墨水溶液;电脑;多媒体;塑料可乐瓶;蚊香、火柴、果冻、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光现象
光源: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一.光的传播:
1.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二.光速:
真空中:c=3×108m/s
(空气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引言:(关灯、点蜡烛、音乐弱)
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驱散黑暗,看清周围的世界;(播放PPT一些精美的自然景色的图片)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正因为有光的存在,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每时每刻大自然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它的奇异风光;同样因为有了光,我们的世界才会五彩缤纷;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因为有了灯光,我们的城市也会被打扮得亮如白昼,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其实,光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那么,从这章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光现象。-引出章题。
板书:第二章:光现象(开灯)
观察PPT上的精美图片,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开始上新课时获得愉悦的感觉
一、引导学生学习光源的概念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身边那柔和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教师:像蜡烛这样,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光源吗?
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边归纳边播放PPT,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光源。
教师给光源分类
板书:光源: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指出月亮不是光源
二.引导学生学习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师指出:人眼可以看见物体的条件是从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眼睛。
教师提问: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呢?
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猜想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相应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后,做实验。
可进行的学生实验:(1)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穿过香的烟雾,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2)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穿过墨水溶液,观察光在液体中的传播。(3)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穿过果冻,观察光在固体中的传播。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光的传播径迹。启发学生得到结论: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板书: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一.光的传播:1.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介绍光的表示方法:光线。使学生初步建立理想模型的概念
板书:2.光线:
教师播放PPT:组织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实例
1. 趣味手影
教师提问:“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总结:由于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照到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时, 一部分光线被遮挡,于是在物体背后形成黑暗的区域,就是影子。
2. 日食和月食
教师播放PPT,视频日食和月食。简单讲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日食:当月球正好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位置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部分太阳光,就形成日食。
月食:当地球正好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部分太阳光,就会形成月食
3. 小孔成像
学生看到小孔成像
教师播放PPT:小孔成像,组织学生对照PPT上的图片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教师总结:由于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烛焰发出的大部分光线被遮挡,一些光穿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区域,就是烛焰的像。
4. 瞄准射击
教师播放PPT瞄准射击,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就是“瞄准了目标”
教师总结: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人眼、准星和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即人眼看到准星和目标重合时,就是“瞄准了”。
5.简单介绍利用激光准直的例子:激光引导隧道掘进机。
板书:3.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三.引导学生学习光速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打雷打闪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了雷声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介绍: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先看到的是闪电,这个现象说明了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如果用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在真空中C=2.99792×108m/s,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
板书:二.光速:在真空中
C=3×108m/s
教师播放PPT,形象地介绍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大
教师介绍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和在真空中的速度相等,在其它介质中速度要低一些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次课我们会对光作进一步的探讨。
学生回答:蜡烛
学生举例
学生观看有关光源的PPT,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光源
学生听讲、记录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猜想、讨论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通过PPT认识实验中可能用到的仪器,参考学案进行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总结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结论
学生听讲、记录
学生讨论
学生听讲
学生观看,听讲
学生动手、观察,对照PPT了解小孔成像的成因
学生听讲
学生观看PPT,讨论。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学生听讲,记录
学生观看PPT
学生听讲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加深对光源的理解
启发并鼓励学生思考,大胆猜想
通过亲自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归纳,得到结论
通过讨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理解
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出光速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