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解答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深入探究课文,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解答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深入探究课文,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搜集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组互相质疑,归纳出了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课文释疑,理解课文
1. 复习旧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都归纳出哪些主要的问题吗?
(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主要问题)
(1)刘爷爷怎么知道“”我因生活贫困辍学了?
(2)刘爷爷怎么资助“我”上学?
(3)“我”又是怎样知道刘爷爷是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他的心愿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当“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时,会说写什么?
2. 汇报交流问题。
(1) 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 学生自由读这封信,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3) 是的,有许多像刘爱欣这样的爱心人士,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人呢?
(4) 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受到了刘爱欣的资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因为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因为贫困而辍学。
(5) 有感情地朗读1-3节。
3.汇报问题 (1) 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A.“从那以后,几乎每月都能按时收都刘爷爷的来信和汇款。”
B.“几年过去了,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但是,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2) 由于刘爷爷几年的资助,也由于自己的努力,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
4.汇报问题(3)
(3) 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 真是令人感动,一个老人,用自己捡破烂的钱资助了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然伸出援助之手。着和有钱人资助贫困生相比,更让人感动。
(5) 我知道情况后,我的心情怎样?
(6) 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一读,互相交流读后的感想。
5. 问题
(1) 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点拨。
(2) 学生反馈。
小结:我在刘爷爷的资助下,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将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刘爷爷在这种捐资助学上午行为也深深地鼓励着我,今后,我也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三、拓展延伸。
1.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很感动。一个老人,在自己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用拾破烂挣来的钱资助即将辍学的孩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那么,你们知道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吗?
2. 学生搜集到的捐资助学的事迹资料。
四、总结全文
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像刘爷爷这样捐资助学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扶困济贫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找找身边捐资助学的事迹。
板书设计:
心愿
刘爷爷 希望我完成学业
捐资 ↓ 助学 心愿 不辜负希望
我 尽其所能帮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