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1
4.作业程序及作业人员配置………………………………………………………2
5.作业方法及质量标准……………………………………………………………2
6.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4
7.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及环境管理………………………………………………4
8.强制性条文………………………………………………………………………5
9.创优措施…………………………………………………………………………6
10.绿色施工措施………………………………………………………………… 6
附录:辅汽吹扫系统图
一. 编制依据
1.1 《新疆国信准东2×660MW煤电项目#2机组安装工程管道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2 西北电力设计院供图纸及技术文件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
1.4.《电力建设施工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篇》 DL5190.5-2012
1.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DL/T5210.5-2009
1.6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监督规程》 DL/T869-2012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9版
1.8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作业文件(汇编)》
1.9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2.1工程概况
新疆国信准东2×660MW煤电项目工程,建设容量为2×660MW中间再热抽汽凝汽式发电供热机组。机组启动初期,辅助蒸汽由辅汽联箱供应。辅汽系统的汽源有启动锅炉供汽和本机四抽或再热冷段供汽两种。正常情况下,辅汽由自身四抽或再热冷段提供,否则,由临机辅汽联箱或由启动锅炉提供。本机辅汽用户有:锅炉邻炉加热蒸汽;小机启动及调试汽源;主机及小机轴封用汽;除氧器、停时加热用汽;磨煤机消防用蒸汽;空预器启动吹灰及脱销吹灰器用汽;送风机、一次风机入口暖风器用汽;微油点火暖风器用汽等。需要吹扫的蒸汽管道:启动锅炉来汽至辅汽联箱管道、辅汽至除氧器管道、辅汽至轴封管道、辅汽至小机调试用汽管道、四抽至辅汽管道、四抽至除氧器管道、四抽至小机供汽、低再至辅汽联箱管道。辅助蒸汽设计参数:工作压力1.25MPa;设计压力1.6MPa,工作温度356℃;设计温度369℃。
2.2编制目的
2.2.1 由于制造、运输、贮存和安装等方面的原因,在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管道里会遗留一些氧化铁皮、铁屑、焊渣等杂物,故在机组整套启动前对辅汽系统进行蒸汽吹扫,以确保投运后汽轮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2.2 检验辅助蒸汽系统的严密性,系统各部分正确疏水,确保蒸汽压力、温度达到设计要求,能够为机组的辅助蒸汽各用户提供稳定合格的汽源。
三.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 参加辅汽系统吹扫的有关管道、阀门,以及疏水管道均已安装完毕;
3.2 根据辅汽系统吹扫措施,将吹扫范围内的调节阀门、流量孔板、节流孔板和减温减压器用临时管道短接,逆止门抽芯;
3.3 根据辅汽系统吹扫措施,在合适位置留有符合安全要求的排放口(可将吹扫管道端部的逆止阀、闸阀拆除作排放口);
3.4 各吹扫系统的管路均应有畅通的疏水管,并排至厂房外安全可靠的地方;
3.5 吹扫管道和临时管道应在吹扫前保温完毕,各排放口在吹扫前做好安全警戒措施;
3.6 启动汽源可正常投用,并能保证提供符合吹扫要求的足量蒸汽;
3.7 各路蒸汽吹扫操作阀门应便于操作,无阀门控制的吹扫回路应加装临时阀门,开关灵活、方向正确,并挂临时标识牌;
3.8 蒸汽吹扫系统的电动门校验完毕,DCS中操作正常,系统内的参数显示正常、准确;
3.9 主机轴封支路的排放管上应安装临时门,以便控制和隔离;
3.10 小机轴封支路的手动门在吹扫前安装完成;
3.11 轴封母管安全门在吹扫前应校验合格,并安装完毕;
3.12 临时管道应安装验收完毕;
四.作业程序及作业人员配置
3.1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劳动力组织情况
项目负责人 1人
作业组长 1人
技术员 1人
钳工 3人
焊工 2人(具相关资质)
电工 2人
质检员 1人
安全员 1人
3.2作业程序
详见作业方法及辅助蒸汽吹扫系统图
五.作业方法及质量标准
5.1系统临时措施
5.1.1冷段至辅汽联箱逆止门拆芯,调节阀拆除用短管连接,四抽至除氧器管道在进除氧器前断开与辅汽至除氧器管道临时短接;四抽至辅汽联箱逆止门抽芯,
5.1.2大、小机轴封进汽管道与漏气管道短接,在轴封加热器末端接临时管(DN200)至汽机房外。轴封管路上所有门杆漏气接口断开、封堵。
5.1.3四抽至小机供汽母管逆止门拆除或抽芯,接管至排汽母管(DN200)
5.1.4冷段至辅汽管道逆止门抽芯、调阀拆除,近冷段位置加堵板;
5.1.5与凝汽器或扩容器连接的疏水断开。
5.1.6四抽管道在门后第一个弯头处断开,临时封堵。
5.1.7辅汽至空预器吹灰及脱销吹灰器管道在进吹灰器前断开,引管至空旷处排放;
5.1.8辅汽至送风机入口暖风器在进暖风器前断开引至锅炉空旷处排放;
5.2系统辅汽吹扫
5.2.1吹扫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吹扫辅助蒸汽管道,第二阶段吹扫轴封蒸汽管道,吹扫原则是先吹扫母管,再吹扫支路;
5.2.2可用各支路上的电动门分别控制各支路的吹扫;
5.利用临机提供的辅助蒸汽,对要吹扫的各个系统事先进行充分暖管,暖管时#5机辅汽联箱和管道疏水排至高位放水母管,待升温升压达到吹管参数时,然后依次对管道进行吹扫,并隔离其它管路;
5.2.4吹扫前进行系统检查,确保冲管的安全顺利进行;
5.2.5在各管路吹扫时,注意调整辅汽参数,应尽可能保持足够高的压力和流量;
5.2.6在辅汽压力升至0.3MPa和0.5MPa时分别进行试吹扫;
5.2.7各管路每次吹扫5~10分钟,至少吹3次,每次之间间隔10分钟以使管道冷却,提高吹扫的效果;
5.2.8蒸汽排放口设在汽机房12米层
5.2.9无法吹扫的管道死区、闷头和接口处,及吹扫效果不佳的管道(如四抽母管),恢复前应彻底进行人工清理;
5.2.10具体吹扫流程如下:
a.启动锅炉→#1辅汽联箱→#2辅汽联箱→辅汽联箱疏水排大汽;
b.辅汽联箱→辅汽至除氧器→四抽至除氧器→四抽至小机→排大汽;
c.辅汽联箱→冷段至辅汽联箱→小机高压进汽→排大汽;
d.辅汽联箱→五抽至暖风器→冷段至辅汽联箱→暖风器→暖风器疏水至凝汽器→排大汽;
e.辅汽联箱→暖风器疏水→凝汽器→排大汽;
f.辅汽联箱→四抽至辅汽→四抽至小机→四抽→排大汽;
5.2.11主机轴封母管末端在轴封系统吹扫结束后应割开清理异物。
5.3质量目标
5.3.1吹扫的质量检验标准
参加验收小组的有关人员目测排汽洁净为准。
5.3.2 质量验收标准
按《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5-2009 管道和系统)执行验收。
5.3.3质量控制措施
5.3.3.1加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和技艺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施工;
5.3.3.2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
5.3.3.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确保每一道安装工序均为合格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5.3.3.4注意安装过程的连续性及数据传递的准确性;
5.3.3.5重要和关键数据要真实准确并保证至少两人以上测量;
5.3.3.6保证设备与管道内部清洁;
5.3.3.7防止阀门、法兰泄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
六.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
6.1本过程不涉及工序交接工作。
6.2成品保护
6.2.1应对安装好的成品,半成品,加以保护,严禁随意切割,焊接,损坏其设备。
6.2.2转运至安装现场的零部件其底部需放置垫木或其它支撑物。
6.2.3对设备主部件的保护应切实做到。
七.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及环境管理
7.1安全负责人:李启军,技术负责人:魏超雄
7.2相关安全门的校验合格,系统阀门挂牌正确。
7.3 辅汽母管、轴封母管在安装恢复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异物进入内部。
7.4 人可能接触的吹扫管道应采取警戒措施。应派专人监视。
7.5 吹扫范围以外的设备、管道均要作有效的隔离,谨防杂物进入。尤其要防止蒸汽或疏水进入汽缸。与扩容器、凝汽器连接的疏水应断开。
7.6 吹扫管路的排汽口,应安排至安全处,且均有醒目的警告标志或其它安全防范措施,以免进行蒸汽吹扫时危及人身或设备的安全。
7.7 如果需要晚上工作,要求吹扫系统各主要通道、操作现场、排放口应有良好的照明。
7.8 由于吹扫噪音较大,吹扫时间应在无人工作期间。
八.强制性条文
1.0.9 各类管道应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需修改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时,必须提请设计单位按有关制度办理。
3.1.4 中、低合金钢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逐件进行光谱复查,并作出材质标记。
3.2.3 管子表面的划痕、凹坑、腐蚀等局部缺陷应作检查鉴定,凡经处理后的管壁厚度不应小于直管计算壁厚,并作记录及提交检验报告。
3.4.2 用于设计温度大于430℃且直径大于或等于M30的合金钢螺栓应逐根编号,逐根进行硬度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3.5.2 作为闭路元件的阀门(起隔离作用的),安装前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以检查阀座与阀芯、阀盖及填料室各接合面的严密性。阀门的严密性试验应按1.25倍铭牌压力的水压进行。
3.5.10 对解体的阀门应作下列检查:
(1)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进行光谱复查(部件上可不作标志,但应将检查结果做出记录);
3.5.14 阀门解体复装后应作严密性试验。
4.2.8 高压钢管弯制后,应进行无损探伤,需热处理的应在热处理后进行。如有缺陷允许修磨,修磨后的壁厚不应小于直管最小壁厚。
4.3.3 锻造管件和管道附件的表面过渡区应圆滑过渡。经机械加工后,表面不得有裂纹等影响强度和严密性的缺陷。
4.3.15 高压焊制三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三通制作及加固形式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加固用料宜采用与三通本体相同牌号的钢材;
3)按钢材牌号要求作的热处理经过检查应合格。
5.2.1 合金钢管子局部进行弯度校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管子的下临界温度AC1以下。
5.2.9 根据设计图纸在管道上应开的孔洞,宜在管子安装前开好。开孔后必须将内部清理干净,不得遗留钻屑或其它杂物。
5.3.9 埋地钢管的防腐层应在安装前做好,焊缝部位未经检验合格不得防腐,在运输和安装时应防止损坏防腐层。被损坏的防腐层应予以修补。
5.5.16 合金钢螺栓不得在表面用火焰加热进行热紧。
5.6.8 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子接触良好。
5.6.11 整定弹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固定销应在管道系统安装结束,且严密性试验及保温后方可拆除。固定销应完整抽出,妥善保管。
6.1.12 管道系统水压试验时,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持1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接头和连接处进行全面检查。整个管路系统除了泵或阀门填料局 部地方外均不得有渗水或泄漏的痕迹,且目测无变形。
6.2.2 管道系统清洗应在系统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按下列规定进行:
1)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必须进行蒸汽吹洗;
2)给水、凝结水和锅炉补给水系统必须进行水冲洗或化学清洗(根据锅炉水质要求而定)。
九.创优措施
9.1加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和技艺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施工;
9.2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
9.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确保每一道安装工序均为合格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9.4注意安装过程的连续性及数据传递的准确性;
9.5重要和关键数据要真实准确并保证至少两人以上测量。
十.绿色施工措施
10.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10.2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1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10.4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10.5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10.6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10.7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10.8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10.9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附录:辅汽吹扫系统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