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流行音乐的花朵
鹿泉区寺家庄镇中学 梁丽
冀大版七年级下册二单元综合实践和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多角度深化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明确 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应该注意的问题,了解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对流行歌曲的鉴赏能力。
2、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语文中品味生活。
能力目标1.培养以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多种能力,例如口语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2.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合作探究问题。
3.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好的流行歌曲作品,学会理解他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2.在生活中进行语文活动并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
3.使学生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问卷,分析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现状。
2、老师制作课件,搜集有时代感的流行歌曲。
三、故事导入:——2分钟
俄国作家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着耳朵。主人解释说:“对不起,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听了十分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赫尔岑笑了:“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那何为流行?大家如何看流行呢?流行音乐与我们的语文课又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和老师一起感触音乐脉搏,体味人生精彩!
四、本课目标:
唱流行歌曲;品优美音乐;悟人生真谛,写动人篇章。
五、“我与流行”——5分钟
师:你最喜欢的音乐是哪一首?
生:畅所欲言。(老师出示学生写的歌词,请他们谈谈。)
师:大家眼中的流行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老师引导。
六、引导探究:
(一、)
1、赏鉴《保卫黄河》,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写就了这一中华民族的史诗。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2、学生说说观后感
3、师:听得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啊!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和不屈不挠、勇于战斗的精神。
总结——一个时代的好的流行歌曲,跳动的是一个时代的脉搏。
(二)、鉴赏《母亲》
1、师:娘亲抚摸我的头,盼望我长大,我长大又意味着什么,娘亲的逐渐衰老。
……
2、听后生谈感受。
3、师:我们生病,她是那个最着急的人;我们出门,她是那个惦念的人;我们伤心,她是那个最担忧的人,我们快乐,她是那个最开心的人。因为爱才会去叮嘱,因为爱,才会去啰嗦。即使天下所有人负了我们,这个人永远会在身边,她就是——妈妈。
总结一一首好的流行歌曲,一定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反映人们内心真挚的感情
(三)、鉴赏《水手》
1、师: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去听这首歌,今天推荐给同学们——《水手》
……
2、生谈感受
3、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心中还有梦;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睛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告诉我们我们要想成功,必会历尽磨难。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跟着希望在动。”
——张雨生唱出了许多青年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 《蜗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我们别看蜗牛行动缓慢,但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蜗牛精神。
★《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人的一生都会有成功和失败,无论成败,我们都要从头再来。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团结就是力量。
★《隐形的翅膀》
坚强: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希望: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梦想和信心: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勇敢: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4、总结——好的流行歌曲会给人“真、善、美”的思考与启示, 具有励志作用。
(四)、鉴赏《青花瓷》
1、师:古人诗词意蕴深长,以它们入曲的也很多。
——直接把古典诗词谱上曲,
★《诗经》中的《蒹葭》
《在水一方》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邓丽君《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月满西楼》
——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入曲,
★ 《当》,化用汉乐府民歌《上邪》,
★ 《涛声依旧》化用张继的《枫桥夜泊》等
2、鉴赏《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开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3、总结:一首好的音乐,歌词定会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板书:歌曲长久流行的要素
• 歌词优美
• 旋律动听
• 感情真挚健康
• 内容积极向上
• 易于传唱
师说:所以同学们,欣赏音乐要有所选择,宁缺毋滥,曲由心生,心借曲意。
七、引歌曲活水,润学子文脉
1、师说:在各种文化中,经典歌曲以其传达的普遍感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把经典歌词引入作文,拓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和话语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作文个性、积累作文素材,使写作题材合上生活的节拍,使作文内容生活化,展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
2、具体分析:(板书大标题)
(1)、开启文意,画龙点睛
●如在歌颂父亲文章的开头,一个学生使用《父亲》的歌词:“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这几句歌词把一位老父亲为儿女辛苦操劳,儿女的感恩之情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很具感染力,同时又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又如在《感恩的心》的文章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传遍大街小巷的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今作为文章的开头,既扣题,又具感染力,别具匠心。
(2)、起承转合,过渡自然。
● “爱我中华”的作文比赛中,一位同学回顾祖国痛楚的历史后,又继续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既是上面一段历史的结束,又是下面新历史阶段的开启。
●一篇《追随梦想》的文章,作者列举了许多名人成名前的梦想后,又谈到了自己的梦想及不懈的追求:“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摘下梦中满天星。”这位同学用《摘下满天星》中的歌词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从而引出后面的阐述。接着又用“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表达自己因梦想引领而心生豪情的壮志。
(3)、妙用歌词,卒章显志。
●如学生写的《跌倒后的回眸》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引用这样的歌词结尾不仅巧妙点题,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又如学生在《中国梦,复兴大业》的文章中用《红旗飘飘》的歌词结尾:“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八、总结: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的阅历给我们启迪。流行歌曲是生活中的七彩浪花,有的昂扬激越,有的低回婉约,有的含蓄隽永,有的欢快活泼,但不管怎样,它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愿同学们能擦亮眼睛,跟随“流行”,创造快乐,享受生活。
九、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中学生心中的流行歌曲”调查报告,分析现状。
2、小论文《我看流行歌曲》(600字以上)
以上二选一完成,下周一交。
板书:
流行歌曲的花朵
• 歌词优美
旋律动听 流行≠时尚
• 感情真挚健康
• 内容积极向上
• 易于传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