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3635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粮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粮食行业现状及可行性发展,特制定“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规划,以粮食购销、加工为主线,以粮食流通管理为依托,以粮食储备管理为保障,不断开放创新,全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加快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不断改造和完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我县粮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1.粮食购销。粮食企业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十二五”期间,粮食年均收购量为2.5万吨,销售量为2.5万吨,力争到2015年粮食收购量达到年3万吨,销售量达到年3万吨。   2.粮油加工。“十二五”期间,粮食加工企业年均粮油加工量为1.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年均4000万元,力争到2015年粮油加工量达到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突破7000万元。   3.粮食仓储建设。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粮食仓库总仓容突破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现代化标准仓库仓容达到5万吨。   4.粮食市场建设。一是加大对武鸣粮油市场的培育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到“十二五”期末,武鸣粮油市场交易量达到6万吨以上;二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利用3—5年时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促进粮油市场的稳定繁荣,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5.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到位。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规范储备粮管理,科学安排轮换,实现储备粮管理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目标。   6.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机构、人员编制,落实执法经费,组建成立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水平。通过转变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使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更加全面,粮食流通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7.关注民生,努力改善粮食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8.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粮食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龙头企业对调节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成为我县粮食产业和发展粮食经济的龙头,为粮食企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1.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工作,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任务。“十二五”期间,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粮食直补订单粮食年均收购量要稳定在2万吨左右。   2.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末,把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培育成为区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3.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为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积极打造放心粮油“伊岭”品牌,扩大“伊岭”品牌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指导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推广优质稻、专用稻的种植,建立粮源基地,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粮食企业通过“企业+基地”的订单模式收购粮食,逐步形成新的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   (二)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1.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以武鸣粮油市场为轴心,大力发展粮食流通业。武鸣粮油市场开业至今,我县粮油产品远销周边各县乃至周边省份,年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针对目前粮油市场加工场地偏小、市场仓储配套设施不足、环保问题日趋突出等问题,提出武鸣县粮油专业市场建设的思路和措施,配合县政府建设五海物流园区的工作规划,争取武鸣粮油市场的拆迁重建项目尽快落实和实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开工建设新的粮油市场,进一步扩大粮油市场规模和粮食物流吞吐量,使之成为辐射我县城乡及周边省、市、县的大型粮油加工批发市场。   2.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增加经营设施,完善配送服务功能,把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放心粮油生产及配送中心,使其成为全县粮油经营的主要载体和粮油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全县城乡建设放心粮油连锁店,2011年12月底前,在县城城区建设1—2家放心粮油示范店,争取2012年发展到5—6家放心粮油店,并在每个有条件的镇发展1—2个主营粮油食品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县城乡逐步形成规范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   (三)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1.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要求,“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南宁市储备粮管理办法》和《武鸣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管理好各级储备粮,按规定如期轮换,保证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2.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完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我县属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到2015年,按照全县城镇人口及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人口保持3个月的销量计算,需要储备1.28万吨的原粮。根据我县的粮食产销、供求情况和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县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必将适当增加。同时,要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在获得区、市级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的基础上,争取代储更多数量的区、市级储备粮。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形成以代储区级储备粮的双桥分公司为重点,代储市级应急储备成品粮的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为辅助,储存县级储备粮的五海储备库、陆斡分公司、宁武分公司为龙头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3.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机制。完善和细化仓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粮、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粮食库存检查力度,坚持例行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规范工作程序,推动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提高保粮效益。在五海储备库、双桥分公司仓储设施条件好的库点配备现代化的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和散粮装卸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广使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实行低温、低氧、低剂量保管粮食,逐步实现绿色、环保储粮。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提高我县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四)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粮食基础设施整体功能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仓储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做到规模扩大,相对集中,仓库完好,设施配套。到“十二五”期末,粮食企业完好粮食仓容达到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维修旧仓容2万吨。   1.继续加强粮食仓库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资产整合,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政策扶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双桥和宁武分公司整体改造,其他分公司分散改造新建总仓容3万吨的粮食仓库,形成以双桥分公司为粮食储备中心库,以五海储备库、宁武分公司等单位为骨干库点的粮食仓储新布局,切实改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落后的状况,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我县现有的粮食仓库多为砖瓦房,仓库破旧、使用时间长,粮食仓储设施简陋破损、带病运行的状况比较普遍,在“十二五”期间,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逐年实施的原则,计划对全县亟需进行维修的2万吨粮食旧仓库进行全面的修缮改造,以逐步完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   (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的职责,要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   1.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每年的5月26日—6月26日,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   2.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县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政策在全县的全面落实。   3.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   4.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工作健康发展   1.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努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2.加强对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指导粮食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盈利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资产存量,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等有关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创新经营方式。   3.积极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要立足于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七)关注民生,努力改善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1.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2010年县政府同意我县粮食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在城东分公司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并列入全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范畴。为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顺利进行,要从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经济适用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十二五”期间,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到2012年全部完成1栋综合楼、2栋小高层、4栋普通楼房,共计296套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建设职工之家,为企业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企业职工团结协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关爱职工,提高企业职工生活水平。“十二五”期间,通过扶持发展壮大粮食企业,使企业赢利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共享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稳定的粮食企业职工队伍。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水平   “十二五”期间,把粮食企业人才教育培养放在粮食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培训30—50人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粮食企业人才队伍,为我县粮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到2015年,实现全县粮食企业人才队伍总量较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