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家墩中心站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工程
口部破除监测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监测单位:湖北万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5月17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监测目的
四、监测内容
五、监测、巡视方法及手段
六、安全文明监测保障措施..............................................
地铁连通口接口墙面破除
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JB50308-2008;
5、《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二、工程概况:
1、基本概况:
目前王家墩中心站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工程,顶板、底板以及剪力墙已经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为了及时完成剩余施工,与地铁交接处结构混凝土封堵门洞需要进行破除。
三、监测目的:墙面破除过程过程中,保护地铁结构安全,确保地铁车站正常使用和运营。
四、监测内容:
1、沉降监测。
2、噪音监测。
3、现场安全巡视。
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监测表
序号
监测项目
位置或监测对象
监测点布置
监测点数量
仪器
监测最小精度
1
沉降监测
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接口处
接口四周对称位置布置
4
精密水准仪
1.0mm
2
噪音监测
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接口周边
在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四周每边均布1个噪声监测点
4
噪声检测仪
最大误差:0.5dB
3
现场安全巡视
地铁接口及周边环境
五、监测、巡视方法及手段:
1、现场安全巡视
监测巡视表
工程名称:
观测者:
巡视日期 年 月 日
分类
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结果
自然条件
天气
气温
施工情况
施工周边堆载情况
周边建(构)筑物裂缝
周边接口裂缝沉陷
墙面破除过程中周边扬尘
其他
监测设施
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观测工作条件
监测元件完好情况
现场巡视过程中,上表内容现场填写完全,重点部位拍摄影像资料,若发现现场出现坍塌、漏水等重大险情时,立即电话通知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2、 沉降监测:
2.1沉降监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沉降监测所布设的监测点分为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两种类型。(另附带沉降监测墙上基准点埋设图1)
2.2监测点布设原则
基准点要求稳定可靠,远离变形区;变形监测点应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点位应稳固,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2.3沉降基准点的布设
沉降监测范围至少要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沉降监测基准点,以便组成监测水准控制网,沉降监测基准点布设在受影响范围至少30米以外稳定可靠的地方,但也不宜过远,一般不宜超过100m,以保证监测精度。可以利用地铁施工水准点作为沉降监测基准点。(另附沉降监测点网示意图2)
2.4沉降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沉降变形监测点布设的位置以能够准确全面反映既有建筑物、地表、围护结构沉降特征和便于分析为原则,同时要求布设的监测点能够突出反映结构控制部位的变形情况。
2.5沉降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选用NA2+GPM3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测量,仪器标称精度±0.4mm/km 。在观测前对所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等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单位经验,沉降监测观测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按照先控制后加密的原则作业,沉降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2-5-1
表2-5-1 沉降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 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之较差(mm)
观测方法及技术 要求
III
±1.0
±0.30
0.60√n
0.8√n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 业
注:n为测站数。
沉降监测点的精度和主要观测方法见下表2-5-2
等级
高程中误差(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III
±1.0
±0.5
0.5√n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技术要求作业
注:n为测站数。
2.6沉降监测作业、计算
(1)沉降观测遵循先控制后加密的原则,在观测前要检查维护监测控制网的可靠性。沉降监测严格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作业,在作业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并尽量长期固定司镜人员。
(2)计算沉降变形量。
(3)填写变形表格,绘制时间位移变形曲线,进行变形分析。
2.7注意事项
(1)初始值的观测一般取2次的数据的中值,每次初始值观测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2)在监测数据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同时加密监测频率,防止突发事故,直至采取有效措施
3、 噪音监测:
3.1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级(昼间60dB(A)、夜间50dB(A))和4级(昼间70dB(A)、夜间55dB(A))排放标准。
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3.2.1监测点位
在武汉中心地铁连通口四周每边均布1个噪声监测点进行测量,具体布点位置(见附图3)。
3.2.2监测项目
L10、 L50、 L90、 Leq。
3.2.3监测频次
连续一天,昼夜各一次,昼夜监测在8:00~12:00和14:00~18:00进行,夜间监测在23:00~次日晨5:00。了解该区域噪声本底值,同时记录测点周围的主要噪声源及环境特征。
3.3.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进行,使用HS-6288多功能噪声分析仪。
3.3.5评价方法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用等效连续A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评价区内现在的噪声情况进行现状分析评价,为评价区环境噪声预测提供背景值。
六、安全文明监测保障措施
地铁接口墙面破除监测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不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及使用在埋设监测点及外业观测时,我们要将“安全监测、文明监测”摆在首位,切实协调好各方关系,一切按相关规定及操作规程办事。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措施的实施由安全部门直接负责,在作业前首先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2、监测点埋设前办理所需的现场许可证,按规程进行监测点埋设。
3、监测点埋设以及外业观测时应爱护周边环境。
4、日常应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文明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5、 科学、合理地实施监测工作,加强现场监测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作业人员认识到安全文明是企业的形象、是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最终达到提高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文明规定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