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常见误区分析
复习目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复习重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常见误区突破
复习过程:
误区之一------物质所处的状况
如标准状况,常温常压,温度为25℃、压强为1.01×105Pa等。若后面设置的量为物质的体积,则需要考虑所给物质是否为气体、是否为标准状况。若后面所给的量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不需要考虑物质所处环境是否为标准状况。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例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在25℃,压强为1.01×105 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D.非标准状况,1 mol任何气体不可能是22.4L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为0.5mol,其所含原子数为NA。而常温常压(25℃,1.01×105 Pa)下,11.2L氧气物质的量小于0.5mol,其所含原子数必小于NA,故A叙述错误。B叙述错误,分析方法同上。C与金属的状况无关,正确。D项错,1 mol气体相对于标准状况温度升高同时压强增大或压强减小同时温度减小,体积仍可能保持不变,为22.4L。本题答案:C。
误区之二------物质所处的状态
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只有气体才可用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如辛烷、CCI4、苯、水、溴、SO3等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
例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22.4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C.标准状况下,1L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
D.标准状况下,11.2L SO3中含1.5NA个氧原子。
析:B C中的四氯化碳、水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液体,D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故以上3选项说法都不正确。所以,选A。
误区之三---单质的组成
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例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B.10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C.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 0.012kg12C中所含有12C的数目为NA
解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n(O)= 3n(O3)=1.5mol,即11.2LO3中含有1.5NA个氧原子,故A叙述错误。氖气(Ne)为单原子分子,10g Ne为0.5mol,所含原子数为0.5mol NA,故B叙述错误。因为组成气体单质的原子数目不同,故C叙述错误。若说成“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则正确。选D。
误区之四---物质发生的变化
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
例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mo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NO3-
C.62g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NA
解析:
A.2.4gMg其物质的量为0.1mol,据Mg-2e→Mg2+,可知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叙述错误。
B.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2/3)mol NO3-离子,即为(2/3)NA个NO3-离子,故叙述错误。
C.Na2O溶于水后发生反应Na2O+H2O=2NaOH,所得溶液中不含有O2-离子,故叙述错误。
D.Cu与S反应的方程式为2Cu+S=Cu2S,Cu的化合价由零价升为+1价,2mol Cu失去2NA个电子转变为Cu+离子,则1molCu失去的电子数为NA,故叙述正确。
选D.
误区之五----粒子数目
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
例如: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C.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NH3和CH4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为NA
解析:
A.53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53g÷106g/mol=0.5mol,即53gNa2CO3中含0.5NA个CO32-,故叙述错误。
B.H、D、T互为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三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1.8gD2O物质的量为(1.8/20)mol,所含中子数为0.9NA,故叙述错误。
C.盐酸溶液中无HCI分子,因HCI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全部电离成H+和CI -,故叙述错误。
D. NH3和CH4都含有10个电子,无论怎样混合,标准状况下2.24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都为NA,所以选D。
小结:
作业:完成《阿伏加德罗常数纠错训练》
教学后记:
阿伏加德罗常数纠错训练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20.0 g重水(D20)所含的中子数约为NA
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NA
C.通常状况下,1 mol的NO2与N2 04混合气体变为标准状况时其分子数约为NA
D.常温下,7.1 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NA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NA
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4.48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2NA
D.含1mol硅原子的SiO2晶体中Si—O键的个数约为2NA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2 g Na218O2与过量的H216O作用,生成的氧气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8 NA
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l NA
C.2.24 L(标准状况)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D.6.4g CaC2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3 NA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用粗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当生成0.1molH2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A
D.含有1 molCH3COO-的醋酸钠溶液中Na+数目等于NA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HClO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B.a L O2和N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a/22.4NA
C.100 mL 0.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约为0.7NA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NA氢氧根离子
B.4.6 g Na在空气中完全反应生成Na2O、Na2O2,转移约0.2 NA个电子
C.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 NA
D.标准状况下,测得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的混合气体 ,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应等于NA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3.4gNH3含共价键的数目约为0.2 NA个
B.l L 0.5mol/L碳酸钠溶液中含有0.5NA个CO32-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11.2 L O2,混合充分反应,可得NA个SO3分子
D.6.4g Cu投入300 mL 10mol/L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转移0.2NA个电子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NO3-离子数目为NA
B.7.8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
C. 1L 1mol·L―1的HAc溶液中含有NA个氢离子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一定为0.2 NA
B.0.1L2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2 NA
C.0.88g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2 NA
D.7.8g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