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直线上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在直线上表示数。(教材第5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X
教学重点
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具体内容
修订
基本训练,
强化巩固。
(3分钟)
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8 +23 17 -41
5.5 -0.7 0.004 0
正数:( ) 负数:( )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2分钟)
教师用白板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提示目标,
明确重点。
(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6分钟)
1、自学例3
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展示成果,
体验成功。
(4分钟)
1、分组展示
2、说出各自的想法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8分钟)
1、教学例3。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1)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2)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巩固练习,
问题解决。
(15分钟)
1、填>、<或=。
-5( )-9 0( )-7 +5( )0
+1( )+14 0( )+1 -10( )11
-6( )+3 -2( )-100 -9( )+3
2、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6页的“练习一”的第4、5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1分钟)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