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感性地走近学生 理性地研究课堂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阳泉市平定县实验小学 戎芳芳
一、教学理念:
1、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有了学生自己编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于是,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实践证明,学生已具备这种能力。
2、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给他们提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做数学”。
3、“做数学”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建立在一定情境中的知识的应用。本节课,我在学完8的口诀之后,重点以“我最爱吃的”主题图唤起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在这一环节,8的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倍数关系、乘法意义、比较大小和相关口诀算式有机结合,形式多样,使练习不枯燥,而且富有挑战性,学生愿意学,愿意做。
4、新课标注重学习过程,提倡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在经历了自编口诀之后,我让学生说口诀的含义,找口诀的特点,其实都是对学习过程的回忆和总结,这是相当必要的。
5、教师的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本节课我充分地肯定了学生思维的成绩,肯定了他们创新的结果,都给予了合理评价。体现在8、16写口诀、算式。
6、知识的获取与应用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寓知识于思维、与应用相结合。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什么?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上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共同合作、共同构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没有不学的教,也没有不教的学。
本节课的教法主要体现在引导上,老师引得好,则可以唤醒学生的创造欲望。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哪句口诀最特殊?”我在设计时的出发点是根据乘法算式的个数不同而找出“八八六十四”。但课上,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找出了“一八得八”(有得字而其它的口诀没有)、“六八四十八”(十位上又是四)、“八八六十四”(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原因值得我们思考,他们的讲述也确有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给予了正确评价,使学生明确他们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也是正确的。
学法以自主探究和迁移类推为主,自主探究体现在编8的乘法口诀上,迁移类推体现在多层次的趣味练习上。
三、教学过程:
1、直奔主题,自主探究。
小狗跳发现+8——尝试编8的乘法口诀——找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多形式记忆口诀
2、迁移类推,应用拓展。
填口诀——找板凳——我最爱吃的——数螃蟹——8元小超(没有落实)
四、教学反思:
1、没想到课上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
2、没想到特点抓得准,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下找到了所有的特点。
3、没想到118班学生动手慢,写得费劲,编口诀拖延了时间,另外“我最爱吃的”环节内容有点多,8元小超没有做。117班学生做这一题时,给了我启发,我的设想是让他们买几件同一商品并算出钱数,但7班有学生只买1件:1×8=8(元),买笔和书包:2×8=16(元),买笔、书包、伞:3×8=24(元)……
总之,上了这一课,我最深的感受用4个字概括:教学相长。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许多,致使我不由得反思这一节课,这样做也许会更好:
1、利用现有资源引入,每排8人,2排几人?3排呢?…… 如果还有第7排、第8排,结果会是多少人?接着进行编口诀。这样会更贴近学生实际,比小狗跳引入更好。
2、“数螃蟹”的环节作用不大,如果改为“8元小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可以结合“倍”说一说,例如:二八十六表示2个8相加是16,8个2相加是16,还可以表示2的8倍是16,8的2倍是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