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声、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6.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7.频率为 Hz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11.图2-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20
10
10
20
甲 乙
图2-1
12.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3.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14.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15.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图2-2 时间(min)
60
50
40
30
乙
甲
温度(℃)
16.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17.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
18.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19.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图2-4
20.如图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2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22.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23.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温度(℃)
时间(分)
1
2
4
3
5
6
7
8
9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A
B
C
D
E
F
图2-8
24.右图2-8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
2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示数为58℃,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这支温度计上正确的示数为 ℃
1、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2.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映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
3、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 ;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