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阶段综合测试题1.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27518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阶段综合测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阶段综合测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阶段性测试 一、填空题 1.建筑设计一般包括: 阶段和 阶段,比较复杂的设计中间还有一个 阶段;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遵循的宗旨是:从 入手,着眼于 的组合。 2.日照间距的计算通常以 太阳光线能直接照到 为设计依据。 3.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有 组合、 组合和 组合;体型的组合方式分为 体型和 体型。 4.在确定窗的大小和位置时,主要根据室内 和 要求考虑。 5.墙身的加固措施有:增设 和 ,设置 和 。 6.由于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常见的墙面装修分为 、 、 、 、 。 7.根据建筑物和等高线位置的关系,坡地建筑主要有两种布置方式: 的布置和 的布置 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____级。 9.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因素综合考虑。 10.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_______________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_______________。 11.现浇梁板式楼板布置中,主梁应沿房间的________方向布置,次梁垂直于________方向布置。 12、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基础宽度大于350mm时,基础断面多为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14、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________相同,高度不小于_________。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 15、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承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二、单向选择题 1、建筑是指( )的总称。 A、 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与构筑物 D、建造物与构造物 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 )。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对于走廊式或套间式长向布置的房屋,确定其间距的主要因素是( ) A.室外使用要求B.防火要求C.室外使用要求及防火要求D.前后排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 4、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对( ) A.地震烈度在6度及6度以下的地区B.地震烈度在6、7、8度的地区 C.地震烈度在7、8、9度的地区D.地震烈度在8度以下的地区 5、在地震区各组合体应避免采用哪种连接方式?( ) A.直接连接B.咬接C.以走廊连接D.以连接体连接 6、基础埋深是指( ) A.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B.从室内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C.从基础顶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D.从基础顶面至基础垫层的距离 7、下面关于勒脚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做法,正确的是( ) 室内地坪 防潮层 室外地坪 室内地坪 防潮层 室外地坪 A. B. . 室内地坪 室外地坪 防潮层 室内地坪 防潮层 室外地坪 C. D. 8、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15~25 B、25~50 C、50~100 D、80~150 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 )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10、 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 )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三、简答题 1、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和厚度是什么? 2、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3、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能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4、影响房间的平面形状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矩形平面被广泛采用? 5、当圈梁遇到门、窗洞口不能闭合时,应采用什么措施?画图表示。 四、绘图题 1、绘图说明当室内低坪出现高差时防潮层的做法 2、绘图说明散水的做法 3、绘图说明有水房间楼板层的防水处理方法 第十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试题 (一)填空题 1.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及——。 3.在民用建筑中,一般功能要求的大量性房间,其平面形状常采用——。 4.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从使用性质分析,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使用部分又可分为——和——。 5.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内容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以及——等。 6.民用建筑中房间的面积一般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7.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8.为满足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双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倍。 9.一般民用建筑的房间开间和进深是以——为模数。 10.一般单股人流通行的最小宽度为———。 11.当门的宽度为900mm时,应采用用——扇门;当门的宽度为1800mm时,应采用用——扇门。 12.防火规范中规定,当房间的面积超过60m2,且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量不应小于———个。 13.对使用人数较少的房间,为防止影响走道的交通,一般要求门向——开启,使用人数较多的房间,为便于安全疏散,门应向——开启。 14.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的净宽应不小于——mm。 15.采光面积比是指—— 与——之比。 16.单独设置一个大便器的厕所隔间,采用外开门时平面尺寸应不小于——;内开门时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7.为了遮挡视线,在厕所的前部宜设深度不小于1.5~2.0m的——。 18.浴室、盥洗室与厕所布置在一起时,通称为——。 19.厨房的平面布置形式有——、——、——、——几种。 20.交通联系部分按交通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不同有——、——、——。 21.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mm。 22.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等因素综合考虑。 23.作为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及疏散楼梯的梯段净宽应不小于——mm。 24.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个。 25.门厅的平面布置形式有两种,即——和——。 26.考虑防火疏散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门厅的——。 27.在平面组合设计中,通常将主要使用空间布置在——位置上。 28.墙承重结构按承重墙的布置不同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9.民用建筑中常采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和——。 30.坡地建筑相对等高线的布置方式有——、——和——三种类型。 31.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能使建筑物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的朝向是——。 32.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是以——为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33.地面升起坡度与——、——、排距、座位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 34.窗台的高度一般常取——,为了遮挡视线,浴室、厕所的窗台高度可取——。 35.在民用建筑中,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 36.幼儿园、托儿所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一般情况下,——层比较经济。 37.采用错层式空间组合时,常以——、——或————来解决错层高差。 3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和——两个部分。 39.形式美的根本规律是多样统一,即——、——。 40.根据均衡中心的位置不同,均衡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41.尺度处理的手法通常有三种,即——、——、——。 42.均衡所涉及的是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轻重关系;稳定所涉及的是建筑——之间的轻重关系。 43.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通常有三种,即——、——和——。 (二)选择题 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主导作用。 ①建筑功能 ②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③建筑形象 ④建筑的经济性 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①住宅、堤坝等 ②学校、电塔等 ③工厂、展览馆,等 ④烟囱、办公楼等 3.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①托儿所 ②宾馆 ③公寓 ④疗养院 4.按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建筑结构为二类时,其设计使用年限为——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①25 ②5 ③50 ④100 5.普通黏土砖承重墙,当厚度为240mm时其耐火极限为—— ①3.00 ②4.00 ③5.50 ④7.00 6.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分别满足——。 ①1.50h和0.25h ②1.OOh和0.25h ③1.50h和O.15h ④1.00h和O.15h 7.影剧院观众厅的顶棚应尽量避免采用——,以免产生声音的聚焦。 ①平面 ②斜面 ③凹曲面 ④凸面 8.视线升高值与人眼睛到头顶的高度有关,一般取—— mm。 ①180 ②160 ③120 ④100 9.耐火等级为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 ①8层 ②7层 ③6层 ④5层 10.耐火等级为四级的一般民用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 ①5层 ②4层 ③3层 ④2层 11.一般情况下,室内最小净高应使人举手不接触到顶棚为宜,为此房间净高应不 低于——-m。 ①2.6 ②2.4 ③2.2 ④2.0 1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①韵律 ②对比 ③统一 ④均衡 13.建筑立面中的——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①台阶 ②窗 ③雨篷 ④窗间墙 14.亲切的尺度是指建筑物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其真实大小。 ①等于 ②小于 ③小于或等于 ④大于 15.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的立面适合采用以虚为主的处理手法 ①电影院 ②体育馆 ③博物馆 ④纪念馆 16.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m。 ①8 ②8.5 ③9 ④9.5 17.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及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不小于——。 ①10度 ②15度 ③20度 ④30度 18.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mm。 ①450 ②500 ③240 ④550 19.住宅中卧室、厨房、阳台的门宽一般分别为——mm。 ①1000、900、800 ②900、800、700 ③900、800、800 ④900、900、900 20.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影剧院的观众厅,门的数量和总宽度应按每100人——mm宽计算,且每扇门宽度不宜小于1400mm。 ①1200 ②500 ③600 ④1400 21.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一般民用建筑,其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距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m。 ①22 ②23 ③24 ④25 22.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一般民用建筑,其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m。 ①42 ②40 ③45 ④50 23.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净宽度应不小于———mm。 ①650 ②750 ③850 ④900 2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用——来确定。 ①高度、方位 ②高度角、方位角 ③经度、纬度 ④世界坐标 25.房间内部的使用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 ①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结构所占面积 ②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管道井所占面积 ③交通面积、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 ④结构所占面积、管道井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 26.一般供双人通行的楼梯净宽度应不小于——mm。 ①650 ②850 ③1100~1200 ④1500 27.交通联系部分包括——。 ①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转换空间 ②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坡道交通空间 ③交通枢纽空间、交通转换空间、坡道交通空间 ④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 28.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①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景观楼梯 ②次要楼梯、主要楼梯、弧形楼梯 ③景观楼梯、消防楼梯、主要楼梯 ④消防楼梯、次要楼梯、主要楼梯 29.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①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消防电梯 ②载货电梯、消防电梯、食梯、杂物梯 ③消防电梯、乘客电梯、杂物梯、载货电梯 ④杂物梯、食梯、乘客电梯、消防电梯 30.混合结构根据受力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承重方式。 ①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内墙承重 ②纵墙承重、内墙承重、外墙承重 ③纵横墙承重、横墙承重、纵墙承重 ④内墙承重、外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31.空间结构有——。 ①悬索结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 ②网架结构、预应力结构、悬索结构 ③预应力结构、悬索结构、梁板结构 ④薄壳结构、网架结构、预应力结构 32.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有——。 ①走道式组合、大小空间组合、单元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 ②套间式组合、走道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 ③大厅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 ④单元式组合、套间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 33.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 ①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②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③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④房间和楼电梯等 34.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 ①房间内部活动特点、结构布置形式、家具设备的数量、使用人数的多少 ②使用人数的多少、结构布置形式、家具设备的数量、家具的布置方式 ③家具设备的数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的布置方式 ④家具的布置方式、结构布置形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 35.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倍。 ①1 ②2 ③1.5 ④3 36.厕所、浴室的门扇宽度一般为——mm。 ①500 ②700 ③900 ④1000 37.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 ①矩形 ②圆形 ③三角形 ④梯形 38.设计视点的高低与地面起坡大小的关系是一。 ①正比关系 ②反比关系 ③不会改变 ④毫无关系 39.电影院对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mm。 ①60 ②120 ③240 ④150 40.中学演示教室当地面坡度大于——,应做成台阶形。 ①1:5 ②1:6 ③1:8 ④1:10 41.重复小空间的空间组合方式常采用——的手法。 A.走道式 B.通道式 C.夹层式 D.大厅式 ①AB ②CD ③A ④ABD 42.下列哪一种房间进深大时应设置天窗——。 ①卧室 ②单层厂房 ③厨房 ④中学美术教室 43.卧室净高常取——m。 ①2.2~2.4 ②2.8~3.0 ③3.0~3.6 ④4.2~6.0 44.教室净高常取 ①2.2~2.4 ②2.8~3.0 ③3.3~3.6 ④4.2~6.0 45.商场底层层高一般为 ① 2.2~2.4 ②2.8~3.0 ③3.0~3.6 ④4.6~6.0 46.商场二层层高一般为——m。 ①2.2~2.4 ②2.8~3.0 ③3.0~3.6 ④3.6~5.1 47.单侧采光房间窗户上沿离地高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 ①1/2 ②1/4 ③2倍 ④4倍 48.无特殊要求房间窗台高度常取———mm。 ①900 ②1200 ③1500 ④1800 49.住宅、商店等一般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不大于———mm。 ①900 ②600 ③300 ④150 51.托儿所、幼儿园层数不宜超过——。 ①2层 ②3层 ③4层 ④5层 53.下列构图手法中,不是形成韵律的主要手法是, ①渐变 ②重复 ③交错 ④对称 54.住宅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①自然 ②夸张 ③亲切 ④相似 55.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常常运用——.尺度,以表现庄严、雄伟的气氛。 ①自然 ②夸张 ③亲切 ④相似 56.庭院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①自然 ②夸张 ③亲切 ④相似 57.——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①单一体型 ②单元组合体型 ③复杂体型 ④对称体型 58.建筑立面常采用——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A.门窗 B.细部 C.轮廓 D.质感 ①ABD ②BC ③AB ④ABC 59.建筑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的——相一致。 ①底色 ②性质 ③前景色 ④虚实关系 60.为防止墙身受潮,建筑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mm以上。 ①150 ②300 ③450 ④600 61.——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A.对比 B.统一 C.虚实 D.变化 ①AB ②AC ③B ④BD 62.住宅建筑常利用阳台与凹廊形成—的变化。 ①粗糙与细致 ②虚实与凸凹 ③厚重与轻盈 ④简单与复杂 63.复杂体型体量连接常有——等方式。 A.直接连接 B.咬接 C.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①AB ②AC ③ABC ④A 64.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 ①建筑的主立面 ②建筑的檐口部位 ③建筑的主要出入口 ④建筑的复杂部位 (三)名词解释 1.耐火极限 2.基本模数 3.模数数列 4.大量性建筑 5.开间 6.走道式组合 7.进深 8.套间式组合 9.采光面积比 10.大厅式组合 11.袋形走道 12.单元式组合 13.封闭式楼梯间 14.日照间距 15.层高 16.房间净高 17.尺度 18.组合体型(或复杂体型) 19.设计视线 20.视线升高值 21.均衡 22.韵律 23.单一体型 (四)简答题 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墙承重结构对平面组合有哪些要求? 6.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7.民用建筑平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8.房间的面积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并举例说明。 9.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矩形平面被广泛采用? 10.确定房间的平面尺寸应主要考虑哪些要求? 11.普通教室的平面设计中,在视听功能方面应满足哪些要求? 13.普通教室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哪几种?试绘简图表示,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4.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在平面设计中主要应解决哪些问题? 15.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窗的面积和位置? 16.如何确定门的宽度?门的宽度与门扇数有何关系? 17.确定门的位置时应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18.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9.如何确定走道的宽度? 20.如何解决中间走道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21.公共建筑的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 22.如何确定楼梯的宽度? 23.门厅主要有哪些设计要求? 24.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或影响建筑平面组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5.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26.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如何处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外关系以及联系与分隔? 27.墙承重结构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分别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28.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 29.如何确定建筑物的朝向? 30.影响建筑物间距的因素有哪些? 32.剖面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33.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数主要有哪些? 34.如何确定房间的高度? 35.如何确定建筑物的层数? 36.不同高度的房间在空间组合中应如何处理? 37.建筑的空间利用有哪些处理手法? 39.人们视觉上的轻重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有什么关系? 40.建筑体型组合中各体量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1.建筑立面设计的处理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 一、填空题 1.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设计、平面设计、建筑空间 2.冬至日正午12时、底层窗台 3.单层、多层和高层、错层或跃层、对称、不对称 4.采光、通风 5.壁柱、门垛、圈梁、构造柱 6.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铺钉类 7、平行于等高线、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 8.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四 9.人流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质、走道侧面门的开启 10.墙体水平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 11.短跨 主梁 12、矩形,台阶形和锥形。 阶梯形。 13、室外设计地坪 14、墙厚, 120mm。 ≥2h 且 ≥1000mm。 15、墙承式 梁承式。 二、选择题 1、C 2、C 3、D 4、C 5、B 6、A 7、B 8、C 9、C 10、A 三、简答题 1、了保证抹灰平整、牢固、避免龟裂、脱落,在构造上须分层。抹灰装修层由底层、中层、 面层三层组成;普通的一般由底层、面层组成,总厚度为15—25mm.。底层的作用主要是粘结,找平,厚度为5—10mm,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厚度在7—8mm;面层起装饰作用,要求平整、均匀、无裂纹。 2、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首先应进行建筑功能分析,采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形成功能分析图。然后围绕功能分析图,对构成建筑的各部分进行分析。这些分析包括:建筑物的主次分析;内外关系分析;联系与分隔;顺序与流线分析。 3、基础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条形基础主要用于墙下基础;独立基础主要用于柱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梁、柱构成的框架、排架或其它类似结构时采用;筏形基础用于上部荷载很大,地基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箱形基础用于基础埋置深度较大,上部荷载较大,基础的刚度较大时。 4、有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和施工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美观等因素。 矩形平面简单、墙身平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使用上能充分利用面积并有较大的灵活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间或进深易于统一,有利于组合。 5、当圈梁遇到门窗洞口致使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或下部设置一到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l应不小于2h,(h为圈梁上表面和附加圈梁的上表面的距离)亦不小于1m。但抗震设防地区,圈梁应完全闭合,不得被洞口所截断。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3.矩形 4.交通联系部分 主要房间 辅助房间 5.面积、平面形状和尺寸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6.家具设备占用面积 人们使用活动所需面积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7.2.0 8.5 30度 8. 2 4 9.3M 10.550 11.单 双 12.2 13.房间内 疏散方向(或外) 14. 1400 15.窗的总透光面积 房间地面面积 16.900mm×l200mm 900mm×l400mm 17.前室 18.卫生间 19.单排 双排 L形 U形 20.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交通枢纽 21.1100 22.人流通行 安全疏散 走道性质 门的开启方向(或空间感受) 23.1100 24.2 25.对称式 不对称式 26.走道和楼梯的通行宽度之和 27.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好的 28.横墙承重 纵墙承重 混合承重 29.走道式 套间式大厅式 单元式 综合式 30.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与等高线斜交布置 31.南向以及南偏东或偏西少许角度 32.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射到南向后排房屋的底层窗台 L=H/(tanh) 33.设计视点位置 视线升高值 34.900~1000mm 1800mm 35.300~600mm 36.3层 五、六 37.踏步 楼梯 室外台阶 38.建筑体型 立面 39.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 40.对称的均衡 不对称的均衡 41.自然的尺度 夸张的尺度 亲切的尺度 42.左右、前后 上下 43.以实为主 以虚为主 虚实相当 (二)选择题 1.① 2. ③ 3.③ 4.① 5.③ 6.② 7.③ 8.③ 9.④10.④ 11.③ 12.② 13.① 14.② 15.② 16.② 17.④ 18.④ 19③. 20.③ 21.① 22② 23.③ 24.② 25.③ 26.③ 27.④ 28.④ 29.③ 30.③ 31.① 32.② 33.② 34.③ 35.① 36.② 37.① 38.②39② 40.② 41.③ 42.② 43.② 44.③ 45.④ 46.④ 47.①48.①49.② 51.② 53.③ 54.①55.② 56.③ 57.② 58.④ 59.②60.② 61.④ 62.②63.③ 64.③ (三)名词解释 1.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体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l00mm。 3.模数数列是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数值系统。 4.大量性建筑是指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小型商店等。 5.开间是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所占的宽度。 6.走道式组合是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起来。 7.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8.套间式组合是以穿套的方式将主要房间按一定序列组合起来。 9.采光面积比是指窗的总透光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10.大厅式组合是以主体大厅为中心穿插布置辅助房间的组合。 11.袋形走道是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走道(或单向疏散的走道)。 12.单元式组合是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独立的单元,再将这些单元以—定的方式连接起来。 13.封闭式楼梯间是指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14.日照间距是保证房间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或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15.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6.房间净高是指室内楼地面到楼板结构层(板或梁)底面或吊顶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7.尺度是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18.组合体型是指建筑物是由比较明显的几个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 19.设计视点与人眼睛的连线称为设计视线。 20.视线升高值即C值,是指后排人的设计视线与前排的人头顶相切或超过时前排人的眼睛之间的垂直距离。 21.所谓均衡是指均衡中心两边的轻重感是相当的。 22.韵律是指建筑中各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有秩序地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 23.单一体型是指建筑物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简单的几何形体。 (四)简答题 1.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中,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功能起制约或促进发展的作用;建筑形象也是发展变化的,在相同的功能要求和建筑技术条件下,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达到不同的美学条件。 2.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指用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它在空气中受到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烧且移走火源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非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难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燃烧、难碳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 3.墙承重结构对平面组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并符合板和梁的经济跨度。 (2)承重墙布置均匀,上下层承重墙应对齐。不宜将小房间安排在大房间上面,大房间可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附设于主体建筑一侧,以便结构上另行处理。 (3)立面开窗处理应符合墙体受力要求。 6.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7.民用建筑平面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使用部分又可分为主要房间和辅助房间。 8.房间的面积一般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面积和室内交通面积组成。如教室的面积由课桌椅和讲台占用面积、相邻两排课桌之间学生使用活动面积和讲台与黑板之间教师使用活动面积以及教室的纵横向走道的面积组成。 9.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和施工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美观等因素。 矩形平面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矩形平面简单、墙身子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使用上能充分利用面积并有较大的灵活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间或进深易于统一,有利于组合。 10.确定房间的平面尺寸应主要考虑使用活动特点和家具设备布置等使用功能要求,采光和通风等室内环境要求,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和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等。 11.普通教室的平面设计中,应满足最近视距不小于2.Om,最远视距不大于8.5m(小学为8.Om),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度。 13.常见普通教室的平面形状有矩形、方形、六边形等,见附图。 矩形教室的平面利用率较高,结构、施工简单,平面组合的灵活性较大;方形教室的平面利用率低于矩形教室,平面组合的灵活性比矩形教室差;六边形教室的视听效果较好,但结构、施工复杂,平面组合的灵活性稍差。 14.门的主要作用是联系或分隔室内外空间。在乎面设计中主要应解决门的宽度、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等问题。 15.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窗的位置和面积应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立面处理及结构要求等综合考虑来确定。 16.门的宽度一般是由人流量,家具设备尺寸和防火疏散要求来确定。门的宽度不超过1000mm时,一般采用单扇门;在1200~1800mm之间时,一般采用双扇门;超过1800mm时,一般不少于四扇门。 17.确定门的位置时应主要考虑室内人流活动特点和家具设备的布置要求,交通流线简捷,便于通行和安全疏散,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 18.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如走道)、垂直交通联系部分(如楼梯、电梯)和交通枢纽(如门厅)。 19.走道的宽度应根据人流通行和家具设备运行所需尺度、安全疏散要求、走道的使用性质、走道两侧门的开启方向等因素来确定。 20.走道两端开窗直接采光,利用门厅、过厅和开敞的楼梯间、房间采光,在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及门上设亮子等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21.公共建筑的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和消防楼梯(或专用楼梯)。 主要楼梯布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较明显的位置上;次要楼梯布置在次要出入口附近,或建筑物的转折、交接处;消防楼梯常设于建筑物端部。楼梯宜布置在建筑物朝向较差的一面或转角处。 22.确定楼梯的宽度时应考虑使用性质、人流通行情况和防火疏散要求等因素。 23.设计门厅时应考虑使其平面位置明显、突出并使人流出入方便;门厅内应导向明确并使交通流线简捷、通畅、互不交叉干扰;有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应使疏散出入安全,门厅出人口处宜设雨篷、门廊或门斗等来满足防雨、防风和防寒等要求。 24.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功能、结构和设备管线布置,建筑造型及基地环境等要求。 25.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时首先按房间的使用性质和联系紧密程度进行功能分区;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功能关系,妥善处理联系与分隔、主次关系和内外关系等,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按使用顺序合理地组织交通流线。 26.在进行平面组合时,主要使用部分应布置在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好的位置上;次要部分可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位置。 ‘ 对外联系密切的部分应布置在靠近主要出入口且位置明显、出入方便的部位;对内联系的部分应尽量布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上。 对使用中联系密切的部分应靠近布置;对没有联系又要避免干扰的部分应尽可能地隔离布置;对既有联系又要避免干扰的部分应有适当的分隔。 27.墙承重结构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混合承重三种布置方式。 横墙承重的建筑,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好,立面开窗灵活,但平面布置和房间划分的灵活性差;纵墙承重的建筑,平面布置及房间划分较灵活,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差,立面开窗受限;混合承重的建筑,平面布置及房间划分比较灵活,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也相对较好,适应性较强,但板的类型较多,施工较麻烦。 28.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或综合式。 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是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房间相对独立不被穿越,房间之间通过走道保持联系。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且同类型房间数量较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宿舍、医院等。 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寓于房间之内,房间之间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序性和连续性较强的建筑,如展览馆、商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