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定期(首检)检验
自检报告
使用单位:
起重机类别:
起重机型号:
设备编号:
设备使用地址:
维保单位:
检验日期:
XX市XXXXXXX有限公司编制
NO: 共 6 页 第 1 页
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地址
安全管理人员
联系电话
设备品种
单位内编号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规格型号
产品编号
工作级别
最大幅度起重量/额定起重量
主 钩
t
最大起重力矩
Nm
副 钩
t
最大起升高度
主 钩
m
起升速度
主 钩
m/min
副 钩
m
副 钩
m/min
最长安装主臂
m
回转运行速度
m/min
检验依据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
自检结论
合格 □ 不合格 □
检验人员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备注:
维保单位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说 明
1、本自检报告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编制;
2、本自检报告适用于流动式、铁路起重机首检和定期检验(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除外);
3、本自检报告应有检验人员签名;
4、检验结果、检验结论栏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发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规定的要求填写;“√ ”表示合格,“×”表示不合格,“/”表示无此项 ;
流动式、铁路起重机定期(首检)检验自检报告附页
NO: 共 6 页 第 2 页
序号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检验结果
描述或数据
结论
1
B1 技术文件审查(不适用于首检)
(1)定期检验报告、使用记录
上一个周期定期检验报告,以及使用单位使用记录(包括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自行检查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齐全,符合规定,并且存档保管;
2
B2
作业环境和外观检查
(1)额定起重量标志、检验合格标志
起重机械明显部位标注的额定起重量标志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清晰,符合规定;
3
(2) 起重机械运动部分与建筑物、设施、输电线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应标准,总高大于30m的室外起重机,在周围无高于起重机顶尖的建筑物等设施、有可能相碰或者有可能成为飞机起落飞行的危险障碍时,应当设置红色障碍灯,并且有效,障碍灯的电源不得受起重机停机影响而断电
4
B3
司机室检查
(1) 司机室配有灭火器和绝缘地板,各操作装置标志完好、醒目;
5
(2) 司机室的固定连接牢固,无明显缺陷,在露天工作设置防风、防雨、防晒等防护装置。
6
B4
金属结构检查
(1)主要受力构件(如主支撑腿、主副吊臂等)无明显变形,发现不能满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GB 6067等要求时,应当予以报废;
7
(2)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螺栓和销轴等连接无松动,无缺件、损坏等缺陷;
8
(3)箱型起重臂(伸缩式)侧向单面调整间隙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必要时进行测量。
9
B5 轨道检查检查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轨道是否未出现明显松动,是否无影响其安全运行的明显缺陷。
10
B6
主要零部件的检查
B6.1 对各类起重机械的主要零部件(包括吊具、钢丝绳、滑轮、开式齿轮、车轮、卷筒等),除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检查(见附录10附表5)是否磨损、变形、缺损,并且判断是否达到报废要求外,吊具、钢丝绳、滑轮、导绳器还应当检查是否满足本规则B6.2~B6.5的要求。
11
B6.2 吊具
(1) 电磁吸盘、抓斗、吊具横梁等吊具悬挂牢固可靠(适用于固定使用的);
12
(2) 吊钩应当设置防脱钩装置(司索人员无法靠近吊钩的除外),并且有效;
13
(3) 吊钩不应当焊补,铸造起重机钩口防磨保护鞍座完整。
14
B6.3
钢丝绳
B6.3.1 钢丝绳
配置
(1)起重机械采用的钢丝绳与滑轮和卷筒匹配符合GB 6067的要求
15
B6.3.2 钢丝绳
固定
1) 钢丝绳绳端固定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的压板不少于2个(电动葫芦不少于3个),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卷筒上至少保留2圈钢丝绳作为安全圈(多层卷绕安全圈为3圈);
(2) 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有防松或者自紧的性能;
(3) 用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无裂纹;
(4) 用楔块固定时,楔套无裂纹,楔块无松动;
(5) 用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正确,绳卡数满足表B-1的要求。
NO: 共 6 页 第 3 页
序号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检验结果
描述或数据
结论
16
B6.3.3 用于特殊场合的钢丝绳的报废
(1) 吊运危险品的起重机械用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达到按照GB 5972-200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的规定钢丝绳断丝数的一半(包括钢丝绳表面腐蚀进行的折减);
17
B6.5 配备有导绳装置的卷筒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有效排绳,无卡阻现象。
18
B7 电气与控制系统检查
B7.1 电气设备与控制功能
(1) 检查电气设备与控制以及升降机(指升降作业平台,简易升降机)的操纵机构功能是否有效。
19
B7.2 电气线路对地绝缘电阻
(1) 额定电压不大于500V时,一般环境中不低于0.8MΩ,潮湿环境中不低于0.4MΩ;
20
B7.3
起重机械接地
B7.3.1 电气设备接地
(1) 检查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金属结构的连接有非焊接处,是否采用另设接地干线或者跨接线的处理;
21
(2) 检查起重机械上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变压器铁芯及其金属隔离层、穿线金属管槽、电缆金属护层等是否与金属结构间有可靠的接地连接。
22
B7.3.2 金属结构接地(外部电网供电的)
采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整体金属结构与供电电源保护接地线应当可靠连接。不采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当直接与供电电源保护接地线连接。检查接地型式,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起重机械接地电阻。测量重复接地电阻时,应当把零线从接地装置上断开。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TN接地系统时,零线重复接地每一处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测量时把接地线从重复接地体上断开);
Ω
(2)采用T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源保护接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或者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接地电阻与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乘积不大于50V;
V
(3)采用I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源保护接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Ω
23
B7.4 短路保护 检查是否至少设置一级短路保护,自动断路器或者熔断器是否完好。
24
B7.5失压保护 当起重机械供电电源中断后,凡涉及安全或者不宜自动开启的用电设备,均应当处于断电状态,以避免恢复供电后用电设备自动运行。
NO: 共 6 页 第 4 页
序号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检验结果
描述或数据
结论
25
B7 电气与控制系统检查
B7.6 零位保护 开始运转和失压后恢复供电时,必须先将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后,该机构或者所有机构的电动机才能启动。
26
B7.7 供电电源断错相保护 (外部电网供电的)
采用通电试验方法,断开供电电源任意一根相线或者将任意两相线换接。检查有断错相保护的起重机械供电电源的断错相保护是否有效,总电源接触器是否接通。
27
B7.10 按钮盘的控制电源
(1)检查便携式(含地操、遥控)按钮盘的控制电源是否是安全电压(电压不应大于50V,以下同),按钮功能是否有效,必要时用电气仪表测量其电压;
28
(2)检查便携式地操按钮盘的控制电缆支承绳是否有效。
29
B7.11 照明安全电压
(1) 检查起重机械的司机室等,其可移动式照明是否是安全电压,必要时进行测量;
30
(2) 检查是否按规定禁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的回路。
31
B7.12 信号指示
(1) 起重机械总电源开关状态在司机室内有明显的信号指示;
32
(2) 起重机械(手电门控制除外)有警示音响信号,并且在起重机械工作场地范围内能够清楚地听到。
33
B8 液压系统检查
(1) 检查平衡阀和液压锁与执行机构是否是刚性连接;
34
(2) 检查液压回路是否无漏油现象;
35
(3) 检查液压缸安全限位装置、防爆阀(或者截止阀)是否无损坏。
36
B9 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检查
B9.1
制动器
B9.1.1动力驱动的起重机(液压缸驱动的除外),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应当装可靠的制动装置。
37
B9.1.2
制动器使用情况
(1) 制动器的零部件无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制动片磨损达原厚度的50%或者露出铆钉时报废),液压制动器无漏油现象;
38
(2)制动器打开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无摩擦现象,制动器闭合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均匀,无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不适用于制动电机);
39
(3)制动器调整适宜(不适用于制动电机);
40
(4)制动器的推动器无漏油现象(不适用于制动电机)。
41
B9.3起升高度(下降深度)限位器
(1) 起升高度限位器有效
42
B9.6
起重量限制器
B9.6.1首检设备
对起重量限制器,保持载荷离地面100~200mm,逐渐无冲击继续加载至1.05倍的额定起重量,检查是否切断上升方向动作,但是机构允许下降方向的运动。
对环链葫芦,在单速或者双速的快速和慢速情况下,提升1.6倍额定起重量的试验载荷时,安全离合器均应当打滑;提升1.25倍额定起重量的试验载荷,应当能正常提起载荷、安全离合器不打滑。
B9.6.2在用设备
检查是否设置起重量限制器、是否未被短接。
NO: 共 6 页 第 5 页
序号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检验结果
描述或数据
结论
43
B9.7
力矩限制器
B9.7.1 首检设备
应当进行动作试验,检查当起重力矩达到1. 05倍的额定值时,是否能够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方向的动力源,并且保证机构允许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44
B9.7.2 在用设备
在用设备定期检验时,可不进行动作准确度的检验,但是应当进行是否动作的功能检查。
45
B9.11 应急断电开关
检查起重机械应急断电开关是否能够切断起重机械动力电源,应急断电开关是否不能自动复位,是否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
46
B9.15 风速仪
检查起升高度大于50m的露天工作起重机是否安装风速仪,并且是否安装在起重机上部迎风处。
47
B9.16 水平仪
对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6t的汽车和轮胎起重机,起重量大于50t的履带起重机,检查水平仪是否完好。
48
B9.17 防护罩
检查起重机械上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零部件防护罩,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的电气设备防雨罩等是否齐全。
50
B9.18
防后翻装置
(1)检查动臂式起重机是否设置臂架低位置和臂架高位置的幅度限位开关(液压变幅除外);
51
(2)检查钢丝绳变幅机构是否设置防臂架后倾装置。
52
B9.25 铁路起重机专项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
(1)支腿回缩锁定装置,在回送状态时,伸腿油缸和支撑油缸设置的机械锁定装置;
53
(2)上车顺轨回转角度的限位保护装置;
54
(3)上车对中装置,上下车之间回送止摆装置;
55
(4)液压油滤清器堵塞报警装置;
56
(5)下车全方位对准仪;
57
(6)走行挂齿安全装置。
58
B9.27 集装箱吊具专项保护装置
检查集装箱吊具伸缩止挡及其限位是否有效。
59
B10
性能试验
B10.1 空载试验
(1) 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制动是否可靠;
60
(2) 检查操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61
(4) 检查各种安全装置工作是否可靠有效。
NO: 共 6 页 第 6 页
序号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检验结果
描述或数据
结论
62
B10
性能试验
B10.2 额定工况载荷试验(首检进行)
(1)检查各运行机构是否运转正常;
63
(2)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是否无明显裂纹、连接松动,是否无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
64
B10.4 液压系统密封性能试验
按照额定载荷试验工况在相应幅度下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试验载荷在空中停稳后发动机熄火15min进行检查,对于新出厂或者大修、改造后的起重机油缸回缩量(小数点保留一位)不得超过2.0mm,重物下降量不得超过15mm;在用起重机油缸回缩量不得超过6mm。
65
B11
首检附加检验项目
B11.1产品技术文件
(1)起重机械设计文件[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电气原理图、液压(气动)系统原理图]齐全,并且存档保管;
66
(2)产品制造单位的有效资格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资料,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齐全,还应当提供自检记录。
67
B11.2作业环境和起重机械外观
检查通向起重机械通道、起重机械上的通道和净空高度、梯子、栏杆安全现状是否符合GB 6067-1985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68
B11.3性能试验
(1)静载荷工况试验,按照相应要求进行静载荷试验,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是否无明显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主要机构连接处是否未出现松动或者损坏,是否无影响性能和安全的其他损坏;
69
(2)动载荷工况试验,按照相应要求进行动载荷试验,检查各机构是否动作灵活、制动性能可靠,结构和机构无损坏,连接无松动。
其中:流动式起重机,B1~B4、B6、B7.1~B7.8、B7.10、B7.12~B9.1、B9.3、B9.6、B9.7、B9.11、B9.15~B9.18、B9.27、B10.1、B10.2、B10.4;
铁路起重机,B1~B6、B7.1~B7.8、B7.9、B7.11、B7.12、B8、B9.1、B9.3、B9.6、B9.7、B9.11、B9.16~B9.18、B9.25、B9.27、B10.1、B10.2、B10.4;
表B-1 绳卡数
钢丝绳直径(mm)
≤19
19~32
32~38
38~44
44-60
绳卡数量(个)
3
4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