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学校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日
课 题
9 三袋麦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8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学。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复述故事。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由图到故事,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到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小猴的聪明、能干。
教学媒体
小黑板 课件 图片
教 师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板书:9.三袋麦子
1、 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吧!
(1) 注意,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故事中
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小黑板出示生词。
麦子 保存 防止 聪明 食品
拜访 抚摸 仍有 馒头 憨厚
麦囤 回味 神秘 烙饼 迫不及待
能干 干枯
(3)学习生字词。
2、带着生字词再次朗读课文,试试能不能比刚才读得更流利了。
3、 读了课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语文问题呢?
4、梳理目标:(1)三个小动物怎样处理麦子?
(2)结果怎样?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请同学们带着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来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把相关问题的信息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哪位大胆的小朋友先来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1)三个小动物对三袋麦子的处理方式:
相机板: 小猪 做成食品吃光
小牛 保存起来
小猴 全种下了
①学得真好,谁还愿意把小动物们对麦子的处理方式美美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⑵ 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⑶ 指导朗读
① 提问:当小猪得到麦子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它说的那段话?
② 相机出示红线,划出小猪说的话
③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④ 教师小结: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太棒啦”“最爱吃”,带着小猪高兴的心情来朗读。
⑤ 齐读第二自然段
⒋ 过渡:小猪吃到麦子多开心啊!
⑵ 提问:小牛看到麦子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用“·”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⑶ 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⑷用“——”划出的句子
⑸ 指导朗读
① 口述:刚才我们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方法来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 学生轻声读课文
③ 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捧起”“看了又看”“心想”等词语细致描写了小牛得到麦子后的表现。“先……再……”这个句子告诉我们小牛是多么细心。)
④ 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三、 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过渡:刚才通过朗读,同学们知道了小猴的思路与小猪、小牛完全不同,它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三个动物对三袋麦子采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那么一年后,当土地爷爷再次来访时,对小猪、小牛、小猴的 做法是怎样看待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找一找有关的 语句,用铅笔画一画,读一读。并按学习要求和小组成员议一议自己的想法。
1、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小猪 憨厚可爱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⑴ 出示课文 插图 。(多可爱的小动物啊,让我们用朗读生来体会它们的可爱吧!)
⑵请同学们仔细听, 老师读到哪儿停下来,就请同学们接下去。
⑶ 师述:白胡子的土地爷爷,拄着拐杖来到了小猪家,小猪看到土地爷爷,说 ——(生齐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的那袋麦子,那可是我吃过的最好 吃的东西,可惜只吃了几天。) 说着,小猪好像又——(生齐说;回 味起馒头和烙饼的香味) 不由得——(生齐说:舔了舔舌头。)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生齐说:哈哈大笑。)
⑷ 口述:读了课文,你们认为小猪怎么样?(憨厚可爱) 说说你的理由。 (抓住“最好吃”“只吃了几天”“回味”“舔了舔舌头”等词语体会小猪的 “憨厚可爱” )
⑴ 指名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七自然段(男同学演小牛,女同学读旁白) ⑵ 提问:你们觉得小牛怎么样?(节俭) 说说你的理由。
(从“至今”“仍有”可以看出小牛很节俭)
⑶ 指导朗读
男同学读小牛,全体女同学读旁白。
⑴ 口述:白胡子的土地爷爷拜访了小猪、小牛后,最后来到了小猴家,谈起了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大家想一想,土地爷爷会怎么问小猴?(指名回 答) 小猴又是怎么回答的?(小猴“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
⑵ 口述:小猴没有直接说出它的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吗?我们一起跟着小猴去 看一看。
⑶ 师引读,生跟读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生齐读:满满的)小猴说——(生齐读: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 吧。)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生齐读:你真聪明!真能干!)
⑷ 口述:土地爷爷兴奋地夸小猴聪明能干,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猴聪明吗? 为什么?(小猴把一口袋埋葬变成了更多的麦子)
⑸ 指导朗读
① 提问:小猴的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高兴、自豪)
(教师相机指导,通过“拉着”“神秘”“都是”“您带一些……”等词
语体会小猴自豪、喜悦的心情)
② 指名朗读,齐读
⒎口述:这部分课文全是人物的对话,请同学们再次轻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每个人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同桌之间可以分角色互读,听一听你的同桌读的怎么样?(学生轻读课文)
⒈出示:比一比,看谁的做法好?
⒉分组讨论、交流
⒊请同学各抒己见,说一说谁的做法好。
⒋指名汇报:小猴的做法最好,它考虑得很长远。
(让生齐说:“小猴!小猴!你真棒!”学生边说边拍两下手)
⒌提问:那么小猪、小牛的身上有没有优点呢?(指名回答)
师述:小猪、小牛的做法虽然没有小猴好,但在它们身上也有可取之处,我们也给它们拍一下手)。
6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性格各异,然而都很可爱,小猪憨厚得可爱,小 牛的可爱在于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编题:你能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编一、两道题来考考自己吗?预设:
(1)组词。
防( ) 迫( ) 仍( )
访( ) 泊( ) 扔(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礼物 ( )的麦粒
( )的麦子 ( )的食品
3、质疑再探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土地爷爷如何评价三只小动物的?
静听
齐读课题
指名读
齐读
自由记
描红
再读文
梳理目标
再读文
勾画、批注
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指名读
齐读
指导朗读
划出小猪说的话
指名朗读
师生共同点评
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指名读
指名读
齐读第三自然段
找一找语句
画一画,读一读
议一议
仔细听
生齐说
思考
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导朗读
指名回 答
静听
生齐读
想一想
指名汇报
指导朗读
体会小猴自豪、喜悦的心情
指名朗读,齐读
轻读课文
分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静听
畅所欲言
自由做题
指名汇报
集体订正
质疑再探
板书设计:
9、三袋麦子
小 猪 →吃光 憨 厚
小 牛 →保存 节 俭
小 猴 →种下 能 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