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孟子的论辩
教学时间:2014.3.25第2节
地点:多媒体教室
班级:高三(5)
授课人:卢河生
教学知识与目标:
1. 理解《孟子》中的有关章节内容。
2. 掌握孟子的论辩技巧。
3. 学习运用孟子的论辩技巧写作。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写作中能运用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设想: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而我们的同学在写议论文中往往缺乏的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是想从《孟子》中归纳出几种常见的论辩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则导入。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
二、 孟子的论辩方法:
1.批驳法的运用
例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则。
2.逐层深入法的运用
例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则。
3.类比论证的运用
例析:《告子章句下》第一则。
4.对比论证的运用
例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则。
5.辨析法的运用
例析:《离娄上》第十七则。
三、 小结,练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告子章句上》第三则。
四、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