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盐酸液碱泄漏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266686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45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酸液碱泄漏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盐酸液碱泄漏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酸液碱泄漏应急预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盐酸、液碱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为保证员工的人身及公司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盐酸、液碱泄漏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有效控制处理危害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列》以及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盐酸、液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事故危险性分析 1、事故发生主要原因: (1)储罐受到打击、碰撞或因腐蚀及其它意外情况时产生裂缝; (2)罐体底阀及其它阀门故障或损坏; (3)输出泵启动时由于进气口被堵产生负压造成罐体或焊接处开裂; (4)管道老化、材料原因等造成管道破裂都有可能造成盐酸、液碱泄漏事故。 2、事故主要危害: (1)人员接触腐蚀性液体造成灼伤; (2)吸入有害气体(蒸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3)盐酸接触活泼金属产生氢气在狭窄空间聚集遇明火引起火灾或燃爆; (4)泄漏的的酸碱流入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分析表: 化学品 主要理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处理方法 盐酸 危规号:81013 闪电:无意义 熔点:-114.8℃ 沸点:108.6℃(20%)爆炸极限:无意义 能与一些活泼金属粉末发生反应,产生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补救 液碱 危规号:8 闪点:无意义 熔点:318.4℃ 沸点:1390℃ 爆炸极限:无意义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用水、沙土扑救,但应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二、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在本公司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应急救援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进行事故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 “更快、更近、高速、高效”的原则,本公司事故应急工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事故处理充分发挥公司的自救作用。同时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即章贡区安监局,并服从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统一领导,协同应对。事故应急由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果断、妥善处理。 (3)资源共享,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好公司现有资源,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的牵头部门及其职责、权限,其它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建立突发事故信息快速传递通道。 (4)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资源储备、队伍建设、教育培训、预案演练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赣**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工作组,其组织机构成员分工如下: (各组织机构成员见附表) 3.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本公司《盐酸液碱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评审及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储备应急救援设施;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演练。 ②应急救援时,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工作,确定中毒、洗消或其它抢险救灾方案,部署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开展救灾抢险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抢险命令、信号。 ③调动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抢险救援和指挥人员疏散。向上级汇报抢险救援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④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⑤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抢险后收集相关数据调查和处理;协助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总结应急抢险的经验教训。 (2)各组织机构职责 ①总指挥: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②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若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③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④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区域安全通道出口的警戒,禁止非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协同有关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收集事故有关证据,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⑤现场搜救组:负责组织现场全面搜索、救护伤员,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必要时对伤员进行适当救治。 ⑥现场抢险组:负责应急状态下,负责事故发生时关闭雨水沟拦截阀,控制泄漏源,压制酸雾(对酸雾进行喷淋)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设备抢修(堵漏)、设备复位;制定最佳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⑦洗消组: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负责泄漏液体的的收集和洗消救援,防止酸碱液和洗消水流入雨水管网。 ⑧物资供应组: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消防泡沫、消防水枪、防护用品等)以及事故现场物资的转移、搬运。 四、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配置专人负责对盐酸、液碱储罐及输送管道进行日常检查,确保罐体、输送管道完好性;罐体及各管道的连接处应安全可靠,及时发现法兰螺栓锈蚀、塑焊松动、管道开裂等可能导致物料泄漏的现象。 储罐设置在不易被车辆碰撞的地方,输送管道经过有汽车经过的道路时净空高度不低于4米。 必要时,主要安全节点(如围堰内)安装气体探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泄漏源。 车间内设置警铃按钮,任何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泄漏现象可在2分钟内按响警铃,及时警示生产区作业人员,以便控制事故蔓延及降低事故损失。 4.2 预警 (1)当班工作人员发现盐酸、液碱储罐、输送管道及各安全节点异常,应立即立即报告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安全措施(如:关闭前级闸阀,处理泄露出的少量物料)防止发生盐酸、液碱泄漏事故。 (2)当班工作人员发现盐酸、液碱少量泄漏,应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同时穿好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生产现场应定点存放供抢险用的防化服与防毒面具)关闭前级闸阀,进行现场紧急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五、事故信息报告 5.1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总指挥启动本预案。 5.2事故报告内容 (1)报告单位或联系人、联系方式、报告时间; (2)事故类型及所处位置; (3)事故基本情况。主要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定的伤亡情况、导致事故的初步原因、周边情况、交通路线、抢险情况、救护情况、财产损失、已脱险和受险人群、现场指挥机构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4)预计事故事态发展情况; (5)需要支援的项目(人员、设备、器材等)。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公司值班室24小时均有人员值班。内线专用电话:8463338-8732 (2)24小时有效的外部联络通讯手段 见附表 (3)24小时外部求援方式 赣州市急救中心:120 章贡区消防大队:119 六、应急处理 6.1 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分别启动应急响应级别,公司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三级事故响应(现场级): ——这个级别包括危险物质可能或已有少量泄漏,现场人员要履行职责,其所在部门应立即启动部门的现场处理方案。 二级事故响应(公司级): ——这个级别包括危险物质泄漏已经发生或有所升级(影响范围处于厂区内),且范围可能扩大,现场人员要履行各自的职责,总指挥要立即全面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并视情况需要请求本集团公司内的外部救援。 一级事故响应(社会级): ——这个级别包括危险化学品物质泄漏已经发生并升级向周边扩散(影响范围可能或已经超出厂区),火灾可能影响公司其它车间、装置、部门及周边单位或民房。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请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6.2 响应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根据工艺规程及设备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尽可能妥善紧急判断和处理,如立即抢救灼伤、中毒窒息伤员,切断电源,同时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1、一般事故可由车间三级响应处理,由车间主任任现场指挥,启动现场处理方案,负责应急队伍的调配指挥,开展自救; 2、若车间无法控制泄漏时,应由单位负责人启动公司二级响应;二级事故响应(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公司指挥部、部门现场指挥及各小组人员应尽快到位,担负各自职责,立即采取应急相关措施处理事故,若有人员伤亡应速送医院就医。 3、若泄漏仍无法控制,且有向周边蔓延趋势,由公司领导应决定启动一级响应,立即向政府消防机构报告,寻求外部支援,请求政府启动章贡区应急预案 6.3处理措施 (一)防护措施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防酸手套及防酸衣裤,可能接触酸雾、酸液时,要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穿着防化服。 (二)处理措施 1、盐酸管道泄漏处理措施 按照分工,两人穿戴防护服装,一人关闭泄漏点前级阀门,另一人负责监护,同时立即通知车间主任。 关闭前级闸阀后,应迅速按预定方法用水枪对管道内泄漏出的盐酸进行冲洗(稀释),注意收集废水(禁止废水流入下水道),以减小泄漏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由专人监视。 2、盐酸、液碱储罐泄漏处理措施 (1)当班工人发现盐酸、液碱储罐体泄漏或闸阀泄漏且泄漏量较大时,应立即呼唤告知本班员工和周边人员立即撤出泄漏区,并按响警铃。车间负责人负责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启动本预案。 (2)泄漏源控制:穿好防护服(防化服、呼吸器等),进入事故现场。 a. 盐酸罐或者液碱罐底阀以后的管道或者阀门泄漏则一人负责进行关闭闸阀,另一人负责监护。 b. 盐酸罐体泄漏或者是盐酸罐底阀泄漏(并非完全泄漏)应立即根据预定的方案将储罐内尚存的盐酸转移(经过其它管路)至另一应急储罐。 c. 液碱储罐泄漏或者储罐底阀泄漏、盐酸储罐底阀完全泄漏时应利用围堰对其泄漏源进行收集。 (3)酸雾控制:穿好防护服(防化服、呼吸器等)用消防水抢对挥发出的酸雾进行喷淋。 (4)盐酸、液碱回收或处理:对泄漏至围堰内的盐酸、液碱,应按预定方案用耐酸、碱泵转移至空储罐内回收利用,无法进行回收的残液,可引流至废水池进行中和处理,以减小泄漏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得用水枪直射围堰内的酸碱液。 (5)泄漏得到控制后,及时通知机修人员对泄漏点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 6.4恢复 (1)检查车间内或储罐区由于泄漏残余的盐酸、液碱情况,必要时打开风扇加速空气流通,直到残余气体全部挥发方能正常进入。 (2)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仓库负责储备必须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建立物资明细台帐并在生产技术部存档备查。 2、根据事故及险情的具体情况,听从指挥部随时调集所需物资。 3、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应急物资管理工作,保证抢救设备、器材、设施齐全。若事故重大,公司应急救援物资不足时,应启动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或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