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6、绝招》教案
石碾镇五坡小学 古文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2.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3. 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的道理。
教法学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图片上的爷爷在干什么?这招你们会吗?这招他会,其他人都不会,这样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招数,我们称为“绝招”。在我们身边,有几个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绝招,你们想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去见识一下他们的《绝招》。
(2)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语:同学们都想去看绝招,但是有一些生字宝宝挡住了我们去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
1、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炕上 尴尬
下巴颏 咧开 握拳 倒立 禁不住
2、生自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
过渡语:认识完我们的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的绝招。检查预习情况:哪几个小朋友在比绝招?他们一共比了几次?
3、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小朋友分别表演了哪些绝招?用“----”画出来,给下列表格填空。
人物
绝招
(第一次)
结果怎样
(伙伴的反应)
绝招
(第二次)
结果怎样
(伙伴的反应)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讨论得真激烈,你们看到他们的绝招了吗?(指名小组代表作答)
1、小柱子第一次表演没有赢得大家的称赞,他放弃了吗?接下来他怎么做了?他从奶奶那里得到了什么启示?明白绝招得来的方法后,他接下来怎么做了?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2、小柱子练的到底是什么绝招呢?我们接着看他们的第二次比试。(指名作答)
3.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却得到了小伙伴的羡慕,这是为什么呢?(脱口而出、完全正确)
4、小柱子这么难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提示:
当深夜只有星星眨眼时,别的伙伴已经进入了梦乡,小柱子却在灯下刻苦练习 ;
当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别的孩子还在呼呼大睡,小柱子早已起床计算;
当中午/周末/寒假/暑假 时,别的 同学都在家里/游乐园玩耍,小柱子 却在家里做口算练习。
6、你觉得小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作答:勤学苦练、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好面子……)
师: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令人羡慕的绝招。谁来夸夸小柱子,加上动作试一试。
7、小柱子为什么要把两位数的乘法作为自己的绝招?
(出示句子)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
五、拓展练习、巩固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本领。
(回顾“绝招”的定义和条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练成了人人羡慕的绝招。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柱子一样坚持不懈,练一个对自己有用的绝招!
板书设计:
16、绝招
勤学苦练
绝招(条件)
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