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防气体中毒治理制度
(一)工地防火治理制度:
为了做好平安防火工作: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确保工程顺利进展,规定治理制度如下:
一、在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材料场、仓库区、易燃废品集中地点和生活区等,留意把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设置在其他区域的下风向,各区域之间防火间距为:
1、用火作业区距在建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5米,距生活区不小于15米。
2、易燃材料堆放和仓库区距建筑和其他区域不小于20米。
3、易燃废品堆放处距在建建筑物和其他区域不小于30米。
二、工棚或临时设备的搭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临时设备应搭建在建筑物以外的平安范围并不要搭在变压架空线路下方,间隔高压线的水平间隔不小于6米。
2、临时设备离配电房不应小于12米。
三、临时性宿舍等建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幢集体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直截了当出入的门口,门窗不小于1.2米,门必须向外开。
四、临时仓库的平安用电要求如下:
1、仓库或堆料场所使用的照明与易燃堆间距至少应保持1米的间隔,安装的开关箱、接线盒应间隔堆垛外缘不小于1.5米,不准乱拉临时电气线路。
2、仓库严禁使用钨钉,以防电气设备起火。
3、对仓库或堆料场内的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和治理应张挂醒目的防火标志,严禁烟火。
五、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的平安治理规程。
六、施工现场火火罪构的装备。
1、工地要有足够消防水源(给水管道或蓄水池)对有消防给水管道设计的工程最好在施工时先做好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消防梢,以便在开工时即可使用。
2、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每25平方米应配置一种适宜的灭火器。
3、灭火器挂设的位置要醒目,以便于取用,不能将灭火器放在潮湿的露天曝晒、雨淋,以防失效。
4、灭火器按照使用要求,予以编号。
七、各级重点岗位防火平安责任制
工人进入场后,首先应组织工人进展平安防火知识教育,并在工地平安治理小组根底上组建平安防火小组,平安防火小组在队长(工程负责人)直截了当领导下,并由工地防火员(平安员),班组防火员(班组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负责现场平安防火工作。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有关批示。
2、组织制定岗位防火责任制,用火用电治理制度,平安防火宣传教育制度和平安防火检查制度等,平安防火有关制度及其他保证防火的平安措施。
3、划分防火责任区,指定区域防火责任人,明确职责逐级落实防火制度。
4、领导义务消防队,加强业务训练和治理教育,组织职工扑灭火灾。
5、组织平安防火检查,对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监视落实。
(二)防爆平安治理制度:
假设现场需要使用爆破用品需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批,持有爆破证件人员施行作业,爆破用品实行申请制度,逐项登记,余品入库,专人看管,与施工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携带入施工现场。
(三)防气体中毒治理制度:
1、加强平安教育、严格恪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有毒气体时戴防护口罩等。
3、定期测定空气中刺激性气体浓度,假设超过最高容许浓度,应找缘故,采取改良措施,消除毒物来源。
4、一旦发生气体泄漏事故,教育工人不要围观,服从专业人员的疏导,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