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变色龙》教后反思
小说这种文学作品,读起来,很有意思,教起来,很容易趣味索然。究其原因,读小说,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小说,很容易让师生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小说的可教点很多,《变色龙》作为一篇经典的课文,教学中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堂的教学,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特点进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说的教学中有所收获,教学设计中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意思。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整体上,让学生处于事件中的知情者位置,安排了朋友询问事件概况、记者访问街头居民、导演选拔演员、写我熟悉的人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读小说,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特点,形成自己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难点的突破上,学生对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甚少,背景的交代并没有放在课始,而是放在记者的妻子对记者的叹息纳闷之时,为学生理解小说的深层社会意义架起桥梁。
有些专家强调“教什么远比怎样教重要”。诚然,如果不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一味地在课堂教学中“耍花枪”、搞时髦,课堂教学只能是空欢喜。在今天,有许多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实把教什么放在了重要位置。但是,“教什么”与“怎样教”,我觉得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二者不可或缺。这就像做菜,原材料与厨艺哪一个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艺差一点,味道差很远。做好课堂教学这道菜,不仅要精选原材料,还要有高厨艺,把握好火候,做到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