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修三模块测试(六).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55608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模块测试(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模块测试(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模块测试(六)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3.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4.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5.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6. 2010年为朱熹诞生880周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中国台湾邮政部门分别发行了以朱熹为背景的纪念邮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朱熹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②朱熹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 ③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④表明两岸华人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 8.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9.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0. “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11. 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有些学者把戊戍变法与辛亥革命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这种说法有所依据是指 A.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制度 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2. 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人不学始。”他们主张“兴女学”,呼吁妇女应受教育,因为幼儿教育依赖母教,女子教育的好坏决定国家强弱。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鼓吹“兴女学”的主要背景是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适者生存”法则被宣扬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妇女摆脱三纲五常的束缚 D.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劳工社会”呼声趋于强烈 13.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14. 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新青年》)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粱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这段话表明,毛泽东 A.历来反对康梁维新思想 B.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C.曾经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5.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 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16.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 C.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7. 表为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 年份 1949 1952 1965 1966-1970 1977 1979 1984 1992 1998 2008 人数(万人) 1.2 6.6 16.4 0 27 28.4 48 75 160 599 下列各项对此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促进了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C.政治动荡导致了“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瘫痪 D.“科教兴国”战略促使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18. 西方某位思想家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致力于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19. 西方学者布克哈特曾说:如果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挽救了教皇政府,谁能说出教皇政府本身的命运将会怎样?对他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以挽救教皇政府为目标 B.宗教改革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 C.宗教改革对教皇政府没有产生冲击 D.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思想运动 20.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21. “1640—1688年英国爆发反对绝对王权的革命。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科学革命在英国达到高潮阶段的标志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瓦特发明蒸汽机 22. 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此段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 23.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A.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C.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D.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24. 某作曲家声称:“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动。”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老人与海》 C.《悲怆进行曲》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5. 十九世纪末出现一种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弱势的文化与种族终将衰微,只有最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列以这个理论合理化其行为的是 A.社会主义 B.帝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无政府主义 26. 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7. 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 图 的是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 所产生的美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 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 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28.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约翰·克利斯朵夫》 29. 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下列文艺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此相一致的是 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 C.《等待戈多》 D.《人间喜剧》 30.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D.《资治通鉴》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1分,共40分) 31. (14分)年画是旧时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中国传统物品,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其题材表现的内容因为能迎合广大民众的心理而受到民众的喜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末期,因题材多样,在清一代深受京津地区民众喜爱。清人李光庭在《乡音解颐》“新年十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此外,“连生贵子”。 世俗年画“钟馗”( 意寓驱邪引福)、历史故事年画“盗仙草”( 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和仕女年画“玉堂富贵”( 隐喻即富贵亦寿之意),也是清代前期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 材料二:近代以来,年画除了传统题材外,有了新发展。《中国民间造像史纲》称,19世纪中后期,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发财还家”类年画大量出现。围绕女权的年画也逐渐增多,左图杨柳青年画中文字为:“中国有家眷的男子,大半受累的多。诸位知道这毛病在那里吗?并不是男子不能赚钱,一男子养着好几口,女子裹了两只小脚,诸事不能用力……现在的形势,无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若是男女一样做活赚钱,还有不好过的吗?” 材料三 民国初年年画形式也有所变化,主要是变木版为石版。石印机器印制的年画色彩漂亮,纸张新颖。这使得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受到极大冲击,逐渐日薄西山了。经历300多年风风雨雨,现今,在政府的扶持下,杨柳青年画正在寻求新时代的落脚点,正在向高档化、礼品化的方向发展,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装帧、舞台布景、广告设计、装饰工程等方面,获得了新的活力。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创作上述题材的背景因素。(6分) (2) 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年画题材的更新的社会原因。(6分) (3)以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趋势为例,谈谈你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2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固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说第三个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3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4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4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4分) 33. (11分)以科技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2010年日本GDP数据为5.4742万亿美元,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GDP数据为5.87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自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以后,这一保持了42年之久的座次首次让位中国,中国由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GDP大国。 ——周俊生《应冷静客观看待中国经济世界位次变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3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思想家有哪些?(2分)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2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科技因素。(2分)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软实力建设?(2分) 必修三模块测试(六)答案 栏目主编 组编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C C A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C D D B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B B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1分,共40分) 31. (1)以农为本等重农思想在民间影响深远,男子为主要劳动力;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孝品德在民间较为流传;面对现实,人们更借助神话,祈求爱情、幸福、长寿。(6分) (2)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活跃;外国入侵,国门被迫打开,商埠开通,吸引人们投资于近代企业;纺织等机器工厂的出现,提供了女工的劳动空间;维新运动引导社会新风俗,女权(男女平等)观念兴起。(6分) (3)答案:民间艺术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不断的更新和变革技术,寻找新的起点才有生命力。(2分) 32.(15分) (1)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盲目排外(排斥近代化)。(3分) (2)政治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4分)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同样赋分),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3分) (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可赋分)。(1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1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 33.(11分) (1)牛顿经典力学,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3分,任意3点3分) (2)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2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社会契约。(2分,任意2点2分) (3)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拥有爱迪生、贝尔、莫尔斯等发明家。(2分) (4)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教育,重视科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2分,其它言之成理皆可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