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西胶带大巷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一、 巷道名称: 西盘区胶带大巷
掘进目的及用途: 为今后西盘区出煤工作
二、 巷道设计长度
本段巷道全长为1469.111m( 平距) , 共分为三段施工, 第一段为斜巷, 6.328°下山长度为80.006m( 平距) 当前已由中煤三建三十处施工完毕, 第二段为平巷坡度+5‰, 长度为60.000m(平距), 第三段坡度为+20‰, 长度为1329.105m(平距),与主斜井夹角为148°, 即巷道方位角为254°30′00″
该段巷道施工共分为2个断面, 5-5断面为半圆拱形, 净断面为5000×3850mm, 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喷厚为120mm; 6-6断面为矩形断面, 净断面为5000×4000 mm, 亦为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 喷厚为150 mm, 上述2个断面均无铺底, 水沟尺寸由矿方下发的联系单为准( 300×300mm) 。
第二节 编 制 依 据
( 1) 西辅运、 胶带、 回风大巷平、 断面图( s1741-110.3-01)
( 2) 西部盘区轨道、 胶带、 回风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 3)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4) 《煤矿安全规程》( ) 。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工 作 面 掘 进 地 质 说 明 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石炭系5#煤层
水平名称
二 水平
采区名称
西盘区
工作面名称
盘区大巷
地面标高(m)
1353~1356
工作面标高(m)
864~910
地面位置
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为南端午村向东0~1700m处的黄土台地及小冲沟,煤层埋藏深度为445~471m。
井下位置
及 四 邻
采掘情况
西盘区回风、 轨道、 皮带大巷工作面西、 南、 北部均为实煤, 东部与东回风石门及859运输石门相连。
走向长(m)
1705m
倾向长(m)
面积(m2)
煤
层
情
况
煤层总厚
(m)
3.6~6.38m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
(度)
1~5
4.9 m
复杂结构
3
西部大巷开口处向前220m处预计见石炭系5#煤层, 煤层为复杂结构, 煤层走向接近南北, 倾向东, 由于煤层受煌斑岩侵入, 煤层中夹有1~5层煌斑岩夹石。
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老 顶/
直接顶
粗砾砂岩
7~24m
灰白色粗砾砂岩, 砂质胶结, 成分以石英、 长石为主
伪 顶
无
直接底
中细砂岩
2.5~5 m
灰白色、 钙质胶结,含少量黄铁矿结核..
3.5 m
老 底
粉砂岩
深灰色\水平层理、 垂直节理发育.,含植物根茎化石.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概 述:
本区域为单斜构造,西高东低,在三条大巷\巷口向里60~90m处预计有一条大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断层落差为5~9m.
构造名称
走 向
倾向
倾 角
性 质
落 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断层
NE
SE
70~80
正断层
5~9m
较大
水
文
地
质
情
况
及
探
水
措
施
西部回风\轨道\皮带大巷煤岩层微含水,预计在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顶板会出现滴水或淋水,在巷道低洼处形成积水,在施工时,工作面必须备有完好的排水设备.
在掘进时,必须采取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最大涌水量
5.8( m3/ h)
4.3( m3/ h)
瓦 (矿) 斯
属低瓦斯矿井
甲烷含量在0.35%,二氧化碳含量0.3%
煤 尘
︵
煤 矿
的 层
自 裂
燃 隙
煤的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地 温
地 压
储
量
预
算
块
段
号
走向长
(m)
倾斜长
(m)
面 积
(m) 2
煤
厚
(m)
容
量
(t/m3)
工业
储量
(t)
回采
率
(%)
可采
储量
(t)
问
题
及
建
议
在过断层时,由施工队组应编制过断层的专项措施,以防断层破碎带漏顶。
附
图
1 、 巷道平面图
2 、 煤岩层剖面图
3 、 钻孔柱状图及钻孔综合柱状图
煤芯样瓦斯测试结果( 见表6-6-1) 表明, 本区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中,甲烷( CH4) 为0.00~0.11ml/g, 二氧化碳( CO2) 为0.02~0.20ml/g, 瓦斯总含量( CH4+CO2) 最大值为0.20ml/g。
各煤层自然瓦斯成分中,甲烷为0.01~3.99%, 二氧化碳为0.86~51.26%, 氮气( N2) 为48.67~99.05%。各可采煤层自然瓦斯分带为二氧化碳--氮气带。
本矿井主要煤层均属低瓦斯煤层, 矿井应属低瓦斯矿井。
第三章 巷道断面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 巷道布置及其特征
西胶带巷道开口位置与东回风石门相连, 与西辅运大巷、 回风大巷平行布置。
岩巷施工为半圆拱形, 净断面为5000×3850mm, 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 喷厚为120mm。水沟尺寸由矿方下发的联系单为准( 300×300mm) 。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 临时支护方式及支护要求
设计采用滑移滚动式前探支护, 由12#槽钢前探梁和滑移滚动托架组成, 槽钢前探梁采用12#槽钢, 滑移滚动托架图按照矿技术部设计图加工。12#槽钢前探梁在滑移滚动托架的滚动圆销上前后滑动, 实现前探梁的前进和退出。每根前探梁必须配备三个滑移滚动式托架。
根据锚杆支护的拱形断面拱顶部分每排锚杆必须布置1根前探梁的要求, 结合我部负责施工具体实际, 西辅运大巷半圆拱形掘进断面布置6根前探梁安装支护, 安装在拱顶部的6排锚杆上。
二、 永久支护
永久支护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
(一) 支护材料
1、 锚杆、 钻头及锚固剂: 锚杆采用¢20×2200mm高强度螺纹钢锚杆, 间排距为800×800mm矩形布置, 锚杆直径使用¢28mm, 每根锚杆均为2卷CK2360锚固剂锚固, 锚杆外露长度为10-30mm, 托盘为150×150×10mm球形钢托盘, 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 锚杆必须使用风动施工工具紧固, 月底之前必须配备齐施工机具。隐蔽之前必须用力矩扳手二次复紧, 预紧扭矩达到150N·m以上, 锚杆抗拔力必须达到60KN( 20Mpa) 以上, 方可初喷。拉拔力严格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每300根抽查一组, 每组不得少于3根, 检查中若发现不合格的锚杆要求进行重新补打, 若围岩岩体破碎时, 采取先喷浆之后进行锚网支护, 喷层厚度为大于50mm为佳。
2、 网片采用¢6mm的盘圆制作而成的金属网, 网片规格为900×1800mm, 网格为100×100mm, 网片要压茬连接, 搭接长度为100mm, 孔孔相连, 三花眼联接, 用14#铁丝连接, 双丝双扣, 绑扎牢固, 扭结不少于3圈。
3、 锚索直径为17.8mm, 长度为7300mm的钢绞线配合锁头、 托盘采用300×300×16mm方钢托盘; 其中锚索有效长度为7000mm, 外露长度为300mm, 每孔使用3卷CK2360锚固剂, 预应力不小于100KN(34Mpa), 锚固力不低于10吨。
4、 喷射混凝土: 水泥标号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为中粗砂, 含税率为4%-6%。石子粒直径为5-10mm, 配合比为水泥: 水: 砂: 石子=1:0.47:2:2, 速凝剂掺和量为水泥的0.05%, 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若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打掺入量。要求巷道每成行50米制作一组喷射砼试块, 同条件下养护, 28天到期后送往实验室进行试压。
第三节 支护工艺
一、 锚杆安装工艺
1、 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按照中腰线检查巷道断面是否复合规格, 不复合设计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 打眼前先由外向里, 先顶后帮的顺序检查定邦, 找掉危岩活矸石, 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锚杆眼位置要准确, 岩位误差不得超过15°。锚杆眼深度与锚杆长度要匹配, 打眼时应在钻杆上做好标记, 打眼时应由外向里、 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2、 安装锚杆: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 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在吹眼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 眼孔方向不得有人, 然后把2块树脂药卷送入眼底。随后将锚杆插入锚杆眼内, 使锚杆顶住树脂药卷, 用专用套筒的锚杆安装机卡住螺帽。开动锚杆安装机, 是锚杆安装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锚固剂, 对锚固剂进行搅拌, 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搅拌旋转大于35S后, 取下螺帽, 挂好网片, 上好托盘, 拧上螺帽。12分钟后, 拧紧螺帽给锚杆使加一定预紧力, 预紧力距不小于150N·m, 锚杆托盘要紧贴岩面。
二、 喷射混凝土
( 1) 准备工作
①检查锚杆安装和网片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 接好风、 水管路, 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 接头要严密, 不得漏风。③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 并送电空载试运转, 紧固好磨擦板, 不得出现漏风现象。④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 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安设喷厚标志。⑤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 2) 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顺序为: 先墙后拱, 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 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m为宜, 走螺旋轨迹, 一圈压半圈。
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 水泥、 沙和石子应清底并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匀。严格按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单进行拌料, 为防止拌料的随意性要求施工队必须制作量具。
混凝土配比( 重量比) , 水泥: 砂: 碎石: 速凝剂=1: 2: 2: 0.05
喷射时, 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4MPa, 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 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 及时调整给水量, 保证水灰比准确, 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 无流淌, 粘着力强, 回弹料少, 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50~70mm, 并要及时复喷成巷。
( 3) 喷射工作
喷射工作开始前, 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皮带, 以便收集回弹料, 喷射工作结束后, 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 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 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 必须做好详细记录, 经现场安全员确认后签字, 一次喷射完毕, 应立即收集回弹物, 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 必须卸开喷头, 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 后开风, 再开机, 最后上料; 停机时, 要先停料, 后停机, 再关水, 最后停风。喷射工作开始后, 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 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 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 4) 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 然后根据巷道中腰线结合巷道设计喷厚, 进行拉线喷浆, 严格按照工程部门下发的巷道拉线喷浆制度执行, 清理浮矸, 喷射均匀, 无裂隙, 无”穿裙, 赤脚”。
三、 锚索安装工艺
1、 安装方法
( 1) 当巷道按设计要求支护合格后, 用MQT-85型气动锚杆钻机配合S19中空六方接长式和¢28mm双翼钻头湿式打眼。为保证孔深准确, 必须在起始钻机上用白色或粉笔标出终孔位置, 眼深7000m, 并用压风将眼内的残渣吹净。
( 2) 注树脂药卷前应检查其质量是否合格, 以手感柔软为合格, 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 3) 用棉纱将锚索锚固段的水、 煤粉擦干净。
( 4) 两人配合用锚索顶住树脂药卷缓缓送入钻孔, 确保锚固剂全部送到孔底。用锚索顶住树脂药卷轻轻送入,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及不能重复抽拉锚索, 以防捅破树脂药卷影响锚固质量。
( 5) 锚索下端装上专用搅拌驱动器, 再将专用搅拌驱动器尾部六方头插入锚杆钻机上。
( 6) 一人扶住机头、 一人操作锚杆机, 边推进边搅拌, 前半程用慢速旋转, 后半程用快速搅拌, 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秒, 确保搅拌均匀。
( 7) 定制搅拌后, 必须继续保持锚杆机的推力约3分钟, 然后收回锚杆机。
( 8) 10分钟后先取下专用搅拌驱动器, 装上托板、 索具, 并将其托到紧贴顶板位置。
( 9) 两人一起采用风动锚索张拉仪套在锚索上并用手托住。然后开泵进行张拉, 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 达到设计预紧力或千斤顶进行结束时, 迅速换向回程。
( 10) 取下张拉仪千斤顶( 注意用手接住, 避免坠落) , 完成锚索的安装。
2、 技术要求:
( 1) 锚索应在迎头施工时与锚杆同时安装。
( 2) 锚索孔深误差控制在0-50mm。
( 3) 锚索外露长度控制在小于或者等于300mm。
( 4) 锚索搅拌树脂药卷过程中不能停动, 要一气呵成, 绝对不能重复搅拌。
( 5) 搅拌树脂药卷后10-15分钟时张拉锚索, 张拉预紧力控制在60-80KN。
( 6) 锚索安装48小时后, 如发现预紧力下降, 必须及时补打。
( 7) 张拉锚索时发现锚固不合格的锚索, 必须在其附近进行重新补打, 或者用张力器将不合格的锚索拔出, 然后用钻机将原来的锚索钻孔重新钻进一遍, 用压风吹净粉尘、 残渣, 重新安装锚索。
3、 锚索支护材料每米用量: 2.5根钢绞线、 2.5个索头、 2.5块托盘、 锚固剂7.5卷。
四、 巷道工程质量规定
项目
质量标准
锚网喷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见表5
优良/mm
合格/mm
净宽
巷道中心线至左帮
0-+100
0-+150
巷道中心线至右帮
0-+100
0-+150
巷道净高
0-+100
0-+150
锚杆
间排距/mm
±100
孔深/mm
0-+50
锚杆规格
¢20×2200
外露长度
≤50
角度
≥75
喷射混凝土
喷射厚度( mm)
墙
>10%
拱
喷射质量
均匀无裂隙
喷射距工作面/m
0
复喷距工作面/m
15
锚索
眼距/mm
±100
孔深/mm
0-+200
外露长度( 300)
≤300
中心位置
±100
水沟
宽度/mm
±30
深度/mm
±30
距工作面距离/m
≤40
周边眼残痕率
1%
≥
60
工业卫生
巷道无淤泥、 杂物、 材料工具码放整齐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一、 巷道施工准备阶段
1、 施工前由工程测量人员对巷道的中腰线进行实测, 校准激光后以联系单的形式下发到队部, 以便指导施工。
2、 提前按照设计要求, 接好风筒, 准备好各种支护材料及运输系统。
3、 掘进队必须认真学习本巷道作业规程, 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二、 锚网索喷施工方法
掘进施工工艺流程:
掘进: 安全检查→打炮眼→瓦斯检查→洒水→爆破→吹炮烟→拱部扒矸→倒迎头→打拱部锚杆挂网→拱部初喷→出腰部以下矸石→腰部以下打锚杆挂网→初喷→( 复喷) →下一循环
三、 特殊岩层施工方法
巷道在穿越不稳定的破碎带岩层时,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 保证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应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取如下措施:
1、 增加周边眼数量, 缩小其间距及抵抗线, 减少装药量。
2、 采取巷道中心爆破, 借助风镐等刷帮。
3、 对围岩松软、 严重破碎或膨胀性的地段, 采取打超前锚杆加固围岩, 放炮后采用先初喷后打锚杆挂网的施工工艺。
4、 围岩非常破碎时, 采用注浆加固围岩的施工方法, 将破碎围岩固结成整体, 再进行掘进。
5、 过断层是必须在距断层10米处停止掘进, 打探眼探明断层的水和瓦斯情况后方可继续掘进。注: 如有瓦斯、 水时, 必须另行编制专项措施进行治理。
第二节 凿岩方式
岩巷采用打眼爆破的方法破岩。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 拱部锚杆眼采用MQT-85型风动锚杆机打眼, 帮部锚杆采用风
动锚钻机, 风源来自井下临时压风机房。
钻眼采用YT28汽腿式风动凿岩机、 Φ22 mm中空六角L=2500mm钎杆, Φ38mm”一”字型钻头, 同时钻眼作业, 炮眼深度2.0m。
钻眼前, 要检查围岩, 处理掉活矸、 浮矸后, 由技术员画出巷道轮廓线, 严格按爆破图表布置炮眼。钻眼时, 要划分好区域, 做到定钻具、 定人、 定开眼顺序, 不准交叉作业, 严格按标定的眼位和爆破说明书规定的炮眼角度、 深度、 个数进行钻眼, 凡出现掏槽眼相互钻透或不合格的炮眼, 必须重新钻眼补打, 钻眼要求做到平、 直, 准、 齐。
钻眼爆破作业要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 保证钻眼、 装药、 联线、 放炮等工序的质量, 并根据岩层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提高爆破效率, 确保巷道光爆成型。
第三节 爆破作业
一、 作业方法
巷道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掘进。施工顺序为: 放炮通风安全检查—前探梁支护—打顶部锚杆、 挂网、 —打上部炮眼—耙矸清底—打墙部锚杆、 网、 打下部炮眼—装药连线—抛渣爆破。打锚杆时采用前探粱临时支护。
爆破选用炸药Φ27 mm煤矿许用乳化炸药, 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 采用锲形掏槽, 正向连续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 炮眼封泥为黄泥, 起爆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从中心到周边依次起爆, 联线方式为串并联, 采用铜芯塑料放炮母线, MFB-200电容式发爆器爆破。
钻眼完成后, 将炮眼用压风吹净, 然后按爆破图表要求进行装药, 雷管使用前要检查雷管的段号和型号, 过期及不同型号、 不同厂家生产的雷管严禁混用, 经检查无误后, 方可进行使用。
放炮前工作面所有的设备要掩护好, 人员撤离到距工作面100m以外安全地点躲避, 并对各个经过口布置放炮警戒后, 方可放炮。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
装载: 采用PB-90型装岩机装岩( 煤) , 采用80型皮带运输出矸, 经5201联巷小皮带运至西辅运巷皮带至南辅运巷皮带至副立井煤仓, 然后利用罐笼提升皮带运输至地面矸石场。运输物料采用向业主租赁防爆胶轮车完成。
第五节 管线敷设
风源来源于西胶带大巷的压风机, 内装设一台SA250A型和一台SA-120螺杆压风机, 布置一趟管路Φ159×4.5mm的无缝钢管至工作面。在2301联巷开口处接一趟Φ50mm钢管向工作面供水。从西胶带临时变压器接一趟动力电缆布置在胶带大巷右侧向工作面供电。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施工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规格型号
数量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
1
耙斗耙矸机
台
P-90B
2
备用1台
2
2
调度绞车
台
JD-25
1
25KW
3
锚索钻机
台
MQT—70
2
.6
4
气动扳手
台
2
5
锚杆钻机
台
MQT-80
2
.10
6
卧泵
台
MD46-50×7
3
.9
75KW
7
水泵
台
DC50-80×3
4
.11
160KW
8
局扇
台
FBD.No6.3/2×30
2
.6
90KW
9
装岩机
台
LDWZ挖斗装碴机
1
.9
79KW
10
凿岩机
台
YTP-28
5
11
矿车
辆
1.5T
20
.3
12
喷浆机
台
转Ⅶ
2
.1
7.5KW
13
皮带
台
DSJ-1000
1
.7
250KW
14
皮带
台
DSJ-800
3
.7
150KW
15
掘进机
台
EBZ260
2
.7
355KW
16
低压防爆开关
台
KBZ-400
4
.6
17
低压防爆开关
台
KBZ-200
6
.6
18
高压防爆开关
台
BGP9L-6
8
.11
19
干式变压器
台
KBSG-400/6
2
.1
20
移动变电站
台
KBSGY-630KVA
2
.1
21
斜井人行车
台
KTW107
1
.1
22
搅拌机
台
JS-1000
1
.6
56KW
23
信号综保
台
BZZ-4.0
2
24
检漏继电器
台
JY82-A
2
25
瓦斯监控系统
套
1
.12
26
电瓶车
台
5吨
2
.1
27
螺杆压风机
台
SA-120
2
.6
28
螺杆压风机
台
SA250A
1
.6
29
激光指向仪
台
YBJ-600( 1)
2
30
发爆器
部
FMB-200型
2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系统
在西胶带2301联巷开口向后15米处安设两台局扇沿巷道方向布置一趟直径为1000mm的风筒向工作面供风。
进风系统: 西胶带大巷局扇→风筒→工作面
回风系统: 工作面→大巷→5201联巷→西回风石门→回风立井二、 第二节 压风系统
风源来源西胶带的临时压风机房的压风机, 内装设一台SA250A型和一台SA-120螺杆压风机, 布置管路Φ159×4.5mm的无缝钢管向工作面供风。
第三节 瓦斯防治系统
工作面安装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顶板支护坚固无淋水处, 距帮大于0.2m, 距顶小于0.3m。瓦斯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 应立即处理, 2小时内处理不好的应马上更换。
第四节 综合防尘系统
耙矸机、 皮带机头安装自制的喷雾装置, 耙矸机后方皮带每隔100米安装风水喷雾装置及降尘水袋, 皮带机头安装洒水降尘装置综合进行防尘。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工作面配备两台合格的灭火器、 砂箱、 砂铲、 砂桶。
第六节 安全监控系统
1、 队长、 书记、 班组长, 跟班队长、 机电维修工、 爆破工、 工程技术人员下井时, 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2、 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 严禁爆破。
3、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 地点风流中, 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的瓦斯浓度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 撤出人员, 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掘进工作面风流中,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 撤出所有人员, 制定措施, 查明原因, 进行处理。
4、 爆破工下井, 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瓦斯检查员在爆破地点每次爆破时进行”一炮三检”工作, 并做好记录。
5、 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挂在掘进工作面5m范围内无风筒侧, 当报警时, 停止工作, 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 机电流动电钳工下井, 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 有报警现象时, 不得通电或检修。
第七节 供电系统
井下采区变电所布置一趟高压电缆至西胶带临时变电所, 然后从临时变电所向西胶带布置一趟动力电缆供工作面施工。
第八节 供水、 排水系统
工作面安设两台隔膜泵将积水排至西胶带永久水沟→859东回风石门→西辅运水沟→859运输石门→井下主水仓→地面。
供水系统: 2301开口供水主水管处→直径50mm钢管→工作面
第九节 运输系统
排矸路线:
工作面耙装机→西胶带小皮带→5201小皮带带→西辅运皮带→859辅助运输石门皮带→副立井箕斗→副立井地面皮带→地面排矸场。
运料路线:
所用的材料均经过副斜井下放到井底车场, 然后由矿用胶轮车运送到掘进面。
第十节 照明、 通讯系统
工作面安装一台防爆大灯进行照明, 工作面安装一部防爆电话进行通讯工作。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作业制度
工作面施工采用”三八制”作业, 专业班组分为三个掘进班、 三
个锚网索支护班和一个滚动喷浆班喷浆成巷, 初喷厚度不低于50m。
第二节 爆破图表炮掘锚网喷正规循环作业表
工 序
时 间
小 时
h
min
1
2
3
4
5
6
7
8
交接班
15
安全检查
10
打下部眼
1
20
装药连线放炮
20
通风安全检查
20
临时支护
15
打拱部锚杆锚索
1
打上部眼
1
30
出矸
2
打帮部锚杆
40
初喷
30
复喷成巷
1
采取”三八”制, 正规循环作业, 正规循环率达85%以上 。
人员的配备本着精简和定岗定员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 尽量达到各班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相吻合, 以利于体现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施工人员配备表
工种
劳动定额
需出勤数
第一班
第二班
喷浆班
队长
4
4
1
1
1
班长
4
3
1
1
1
打眼工
18
15
6
6
把钩工
8
6
2
2
喷浆工
2
2
2
上料工
4
2
杂工
14
14
4
4
6
验收员
4
3
1
1
1
合计
58
47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材料消耗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1
巷道总长度
m
1469.111
2
在册人数
人
58
3
出勤人数
人
47
4
出 勤 率
%
81
5
循环进度
m
2.2
6
每组循环次数
次
1
7
日循环次数
次
2
8
日 进 度
m
4.4
9
月 进 度
m
132
10
工 效
m /工
0.074
11
炸 药 消 耗
kg /m
12.96
12
雷 管 消 耗
个/m
29.2
13
碎 石 消 耗
m 3/m
1.11
14
水 泥 消 耗
kg/m
879.63
15
砂 消 耗
m 3/m
1.3
16
速凝剂消耗
kg/m
44
17
钢筋锚杆消耗
套/m
15
18
钢筋网消耗
M2/m
17.85
19
树脂药卷消耗
卷/m
28.5( 350mm)
20
钢绞线
套/m
1.5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通防管理
1、 一般规定
1.1、 强化矿井通风瓦斯管理, 杜绝”通防”事故的发生, 根据公司”通防”十四条的规定, 至少配备3名通风、 瓦检人员, 明确专人负责通风瓦斯管理工作。通风、 瓦斯检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持证上岗。
1.2、 建立健全以下”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 1) ”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
( 2) 通风管理例会制度;
( 3) 通风、 瓦检人员井下交接班制度;
( 4)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 5) 通风报表管理制度;
( 6) 局部通风(双电源双风机)管理制度
( 7) 瓦斯检查制度;
( 8) 井下爆破管理制度;
( 9) ”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管理制度;
( 10) 瓦斯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 11) 仪器仪表维修校验制度。
1.3、 通风队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月度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 确定瓦斯检查地点和次数, 检查内容一般为瓦斯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当出现硫化氢等其它有害气体时, 必须增加检查内容和次数。
2、 通风管理
a、 风量计算
1) 、 排除炮烟所需风量
根据炸药量确定风量
式中 Q炸——按爆破炸药量计算的工作需风量, m3/min;
t——通风时间, 取t=25min ;
A—— 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 62.55kg;
S——巷道断面, 17.85m2;
P——通风机吸入风量和工作面风筒出口风量比, 取P=1.2;
Ld——炮烟稀释安全长度, 取600m;
K—— 淋水系数, 取k=0.3(放炮时喷雾洒水)。
将上述参数代入得出:
Q炸=357m3/min
2) 、 人员呼吸所需风量
Q人=4N= 4×23 = 92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23个。
3) 、 风速校验风量
全岩段: Q风min = 9S = 9×17.85 = 160.7 m3/min;
见煤段: Q风min = 15S = 15×20.6 =267.8 m3/min;
Q风max = 240S = 240×17.85= 4284 m3/min
4) 、 因矿方没有具体提供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因此无法按瓦斯涌出量计算风量。
即该巷道爆破施工工作面需风量为Q = 357 m3/min。
b、 最大通风风阻计算
风筒摩擦风阻
斜井井筒中布置1000mm胶质风筒。
Rp=6.5αp×L/( d5)
式中 Rp——风筒摩擦风阻, N S2/m8;
αp——风筒摩擦阻力系数, 取0.0030N.S2/m4;
L——风筒最大供风长度, 600m;
d——风筒直径, 1m。
得Rp = 6.5αp×L/( d5) =11.7N S2/m8
最大通风风阻
R = Rp × l
式中 l ——风阻附加系数( 风筒及巷道局部风阻等) , 取1.1。
得R = Rp × l = 11.7× 1.1 = 12.87 N S2/m8
c、 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和工作风压计算
1) 、 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
Q扇= Q掘×P = 357×1.2= 428.4 m3/min
式中 Q扇——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 m3/min;
P——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风筒漏风系数, 取1.2。
2) 、 局部通风工作风压
Ht = RQfQ (巷道出口动压极小, 忽略不计)
式中 Ht———局扇工作风压, Pa。
R———最大通风总风阻, NS2/m8。
Qf———局扇工作风量, m3/s。
Q———工作面需要风量, m3/s;
得Ht = 12.87×357×428.4/3600
=547Pa
2.1、 通风设施管理
( 1) 保证局部通风机、 风筒正常运转, 迎头风量充分。必须由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供电, 风电闭锁、 瓦斯电闭锁装置齐全可靠。
( 2) 必须采用抗静电、 阻燃风筒。风筒吊挂平直, 逢环必挂, 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 不准拐死弯; 风筒接头采用双反边或多层反边; 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5m。
( 3) 安全仪器、 仪表配备必须定期到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校验, 确保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2、 风量测定
( 1) 测风站应设置在巷道的平直段, 前后10范围内无拐弯、 分岔及断面变化。
( 2) 测风站、 测风点两端均应有明显标记, 并悬挂测风记录牌, 记录牌应包括风量、 风速、 瓦斯、 温度、 断面、 日期、 测风人员姓名、 地点等内容。
( 3) 测风工作由专职测风员担负, 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测定。每次测风结果及时记录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升井后填好测风日志。当实测风量不能满足设计需风量时, 应立即汇报项目部和处调度, 制定方案及时调整。
3、 瓦斯管理
3.1、 瓦斯检查
( 1) 项目部通风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瓦斯检查地点和次数, 检查内容一般为瓦斯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当出现硫化氢等其它有害气体时, 必须增加检查内容和次数。
( 2) 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点的设置: ①风筒出口以里风筒对侧所测瓦斯浓度为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 ②距风流汇合处10~15m取一断面检查瓦斯, 在巷道中间范围内低洼点和制高点各取断面检查瓦斯( 若无, 可相隔10m以上人任取两个断面) , 以上所检查瓦斯的最高值为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 ③钻场、 水仓、 躲避硐室等地点必须进行瓦斯检查。
( 3) 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担任。爆破作业必须执行 ”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① ”一炮三检”制度。爆破作业时, 爆破工、 瓦检员必须在装药前、 爆破前、 爆破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的CH4浓度, 达到1.0%时不准放炮, 炮后达1.0%时, 严禁作业。对于瓦斯涌出异常区域, 应做到随时检查, 以确保无瓦斯超限工作。
② ”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爆破前, 爆破工持警戒牌, 班组长持放炮命令牌, 瓦检员持放炮牌, 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 班组长在检查和处理以下问题后, 将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检员:
a、 顶板管理和支护情况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b、 爆破地点附近20m的巷道洒水降尘;
c、 爆破地点附近的设备、 电缆、 管路、 通风安全设施等要可靠保护;
d、 在措施规定的警戒位置设”人、 牌、 网”三警戒, 警戒设好后, 班组长在爆破工手册上签上”警戒设好”并签名;
e、 将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撤至安全地点, 打开迎头放炮喷雾和净化喷雾, 喷雾要能够覆盖巷道全断面, 雾化效果良好。
③当瓦检员接到放炮命令牌后, 同爆破工、 班组长共同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内的通风、 瓦斯、 煤尘情况, 在瓦斯浓度小于1.0%, 洒水降尘充分, 风筒出风口距迎头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炮泥封满填实的情况下将放炮牌交给爆破工。
④爆破工接到放炮牌后, 必须同班组长共同向项目部调度汇报爆破准备情况, 调度员接到汇报后, 根据汇报情况安排切断规定区域的电源。班组长确认断电后, 清点人数, 确认无误后, 下达爆破命令。爆破工接到爆破命令后, 在措施规定的放炮地点进行爆破。起爆前, 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 至少再等5秒钟, 方可起爆。
⑤炮后验炮时间至少20min, 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不小于100m。
⑥爆破后, 待工作面炮烟被吹散, 爆破工、 班组长及瓦检员必须共同巡视爆破地点, 检查通风、 瓦斯、 煤尘、 顶板、 支架、 拒爆、 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 必须立即处理, 并及时回报。只有在爆破地点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小于1.0%, 无其它异常情况, 警戒人员由班组长亲自撤回后, 班组长在爆破工手册上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