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灾害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4098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灾害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灾害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灾害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独家策划完善全过程评估体系提升灾害治理效能地方灾害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费伟灾害评估工作作为公共安全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成果直接为国家精准预防、精准治理服务,同时也为灾害评估本身提供科技支撑。灾害事故类型的多样性、原因的复杂性、致灾机理的内在关联性,也决定了灾害评估需要各地、各级政府、有关单位等全链条贯通,全方位协作。本文综合分析地方现有灾害评估技术和能力,分析当前地方灾害评估工作开展的痛点,从通力合作上下联动、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完善、数据信息共享、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建立自然灾害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Q灾害评估是指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和后果进行

2、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风险评估、损失评估、救助救援需求评估、应对能力评估等。灾害评估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灾害防范应对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找准工作短板和改进方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简称“中心”)组织开展了地方灾害9月上/2 0 2 3/中国减灾21评估需求和能力分析工作。通过现场调研、线上发放问卷、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调研了1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地市应急管理部门灾害评估工作的需求和业务能力。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灾害评估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专业水平和职责分工

3、;二是灾害评估的技术手段、信息化水平、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三是灾害评估的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制度机制和成效评价。通过调研,初步掌握了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了一些亮点和经验,也查明了一些不足和差距。地方现有技术和能力当前,灾害风险日益增加,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既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也体现了各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程度。近年来,地方在灾害评估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形成了一些工作经验和成果。(一)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积极推进灾害评估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了灾害评估工作的专业化

4、和规范化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灾害评估工作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开展灾害评估工作,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二是成立或完善了救灾减灾中心、专家库等技术支撑机构,增强了技术支撑能力。有的地区专门设立了灾情调查与评估研究所,主要负责灾害评估工作;有的地区组建了防灾减灾救灾专家库,为灾害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了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素质。有的地区定期组织开展灾害评估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从事灾情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的地区与当地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为灾害评估提供人才

5、保障。(二)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在风险评估、损失评估、救助救援需求评估和应对能力评估等方面,各地利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GIS、大数据等,提高了评估的精度和效率。同时,部分地区也开展了一些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如有的地区收集了长时间序列县域历史灾情数据与经济社会基础信息,研发了台风灾害损失模拟评估模型,搭建了台风快速模拟评估系统,有的地区部署了遥感影像自动解译及灾害风险预测系统等,有的地区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库,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区域的灾害风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三)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6、管理各地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时,主要在依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和相关现场识别标准基础上,结合灾情统计上报、现场核查核定、与相关涉灾部门的沟通会商等方法,评估灾害损失情况。此外,各地在依据国家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或完善了一系列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方性规范和管理办法。有的地区印发了自然灾害农业损失评估标准自然灾害房屋损失评估标准,出台了灾情核查评估工作办法,有的地区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和核定会商工作的通知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损失评估管理办法等,规范了评估的流程和方式,为提高评估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保障。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痛点近年

7、来,灾害事件呈现频发、复杂和多元的发展态势,对评估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灾害评估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总体而言,地方评估工作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人员队伍建设不足、技术方法22独家策划完善全过程评估体系系提升灾害治理效能支撑不够、数据信息共享不畅、评估制度机制不完善等方面。一是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灾害评估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多个领域,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员队伍。目前,地方从事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够、结构不合理、水平不高,缺乏专职人员、专家力量和后备人才。特别是在基层,由于经费、设备等条件限制,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和技术手段

8、,无法开展有效的评估工作。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防灾减灾救灾的实际需求。二是技术方法支撑不够。灾害评估工作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需要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目前,地方层面在技术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缺乏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评估方法和技术,缺乏对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例如,有的地区对农作物和房屋损失的评估仍然使用传统的手段,停留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填报损失明细表格等手段,没有信息化手段支撑;有的地区缺少有效的科技支撑手段,无法精准、全面、多维度、快速评估灾情;有的

9、地区缺少定量化的评估技术和相关模型,自动化分析程度低,评估工作时效性不强;有的地区在推进全灾种和智能化灾情评估系统的建设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强,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三是数据信息共享不畅。灾害评估工作涉及多种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互通互用,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目前,地方层面在数据信息共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缺乏统一平台和接口,缺乏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缺乏数据安全保障和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难以获取涉灾部门专业数据。例如,在开展救助救援需求评估时,难以获取人口结构、

10、分布规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基础信息,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需求可能存在差距;有的地区在开展风险评估和损失评估时,受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精度限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偏差。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难以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四是评估制度机制不完善。灾害评估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目前,地方层面在评估制度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和滞后,缺乏健全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有的地区没有建立健全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导致评估工作缺乏规范和指导,难以形成常态化

11、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不强,难以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下一步工作建议为了更好地支持地方自然灾害评估工作,为地方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科学的自然灾害评估服务,帮助地方更加有效、及时、准确地评估自然灾害,切实提高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水平,中心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下一步工作。一是共同研究,争取地方应急管理厅(局)高度重视。灾害评估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中心将与减灾救灾部门共同研究,协助各地减灾救灾部门积极向应急管理厅(局)汇报,争取应急管理厅(局)领导支持,上下联动,切实加强基层自然灾害评估工

12、作。二是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评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评估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各类自然灾害评估的职责和要求,规范评估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评估的技术标准,统一评估的指标体系、数据来源、计9月上/2 0 2 3/中国减灾237月2 5日,洪涝危及重庆市黔江区灌水古镇民居ICphoto/图算方法、结果呈现等,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比性,为地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技术指导。三是加强自然灾害评估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减灾中心或减灾救灾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地方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

13、的合作联动,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自然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与行业专家、社会组织等的合作联动,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为自然灾害评估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为地方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四是加强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加大对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开发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灾害评估方法和技术,引进适合的自然灾害评估的系统或模型,提高评估的效率和精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然灾害评估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等,提高评估的全面性和多维度性。加大对灾害评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力度,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系统;加大对灾害评估工作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力度,开展全面深入的灾害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同时,利用国家层面提供的数据资源、分析工具、结果展示等技术支撑服务,提高地方灾害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灾害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地方提供有效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服务。五是探索建立自然灾害评估反馈机制。及时向地方反馈评估结果和意见建议,促进地方吸收借鉴,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建立科学的调查核查规程,规范各阶段的工作程序,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地方提供有效的反馈指导和监督管理。(作者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