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后进生转化案例
一、 个案情
吴昱涵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思维怪异,自卑而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 倔强、固执,但又有依赖和惰性心理。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自由散漫,懒惰怪癖,日常行为习惯欠佳。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 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从以上的问题和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已经处在“后进生”的行列中,并且排在队列的前面。
三、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该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后进问题来源于内因和外因,即自身内在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的不良影响等外部环境因素。
1、自身内在的因素:她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差。
2、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怪、不究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她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3、鉴于她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爷爷奶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4、在班级里,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愿意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5、因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思学习,贪图玩乐。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老师和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往往是讽刺挖苦,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学校和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根据该孩子内因和外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后进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因此,我想方设法开导她,引导她,使她尽快走出“后进生”这一行列。我所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下:
1、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指点。使她觉得老师在关心、爱护她,这样她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候,与她谈到生活、家庭、人生、学习、 就业才能使之对生活充满希望,关心长辈,关心班级,对人生重新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她的虚荣心较强。教师要尊重她的人格,向她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她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不同,谦虚和自卑不同的心理品质的界限。使她得到人格尊重的同时,激发其积极向上的上进心,逐步克服消极情绪,培养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坚持下去就可形成稳定的情绪。
3、鼓励、支持、帮助她克服懒惰、不动脑的习惯。
4、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她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值日同学搞卫生,则给予肯定;经家访得知,她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她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5、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6、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