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游记——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37995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记——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游记——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记单元教学: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学习积累文章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游记写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并学习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测我能行 1 、温故知新 本文是一篇写景游记散文。游记,即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或著作。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游记的线索、“所见”(风貌)——游记的主体、“所感”(感想)——游记的灵魂。 描写景物必须抓住景物的__________,并按照一定的_________,恰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在写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_________的表达。 2、知识链接 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一组雪山群,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除海拔6621米的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南坡姜根迪如冰川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坡冰川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3、生字词过关。 扛 棱角 虔诚 恭顺 蠕动 豁然 凄凉 懈怠 敦实 蜿蜒 演绎 安营扎寨 风云变幻 接踵而至 历历在目 川流不息 漫不经心 黧黑 砾石 腈纶 皱褶 二、探索新知我能行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以“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哪句可看出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____自然段):概括介绍各拉丹冬的地貌和气候特征。 第二部分(第____~____自然段):描绘了奇异壮美的冰塔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部分(第____~15自然段):写作者再次去冰塔林所见,揭示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三、合作探究我能行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冰塔林的语段,朗读并体会。 1、文中几次描写了冰塔林,第一天几处描写冰塔林有什么不同?欣赏作者笔下的冰塔林,填写下面表格。   立足点 角度 句段 特点 ______上 ____望 描写 (总写) 5自然段 ________的冰峰,________的冰河,奇美令人目眩。 _____上 ____望 描写 (总写) 6自然段 冰山像_____,雕刻着各种图案;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_____里 ____观 描写(细致描绘) 10、11自然段 风声呼啸,冰河光滑难行。琼瑶仙境,晶莹洁白,冰体多样:冰塔、冰柱……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彩夺目;时光漫长,冰纹如岁月的年轮。 从作者描写冰塔林的语句中,我们可欣赏到藏北高原所特有的奇异壮美景色,感受到作者由心底涌出的惊叹和赞美之情。(阅读游记要注意抓住作者的游踪。) 2、作者第二天再去冰塔林,对冰塔林的景观不再着笔,只是在砾石滩上寻找贝壳、植物之类的化石,或者古人类活动的痕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各拉丹冬景观的时候,也融进了自己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子中表达的情感。 (1)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潺潺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许多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感受,下面便是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请说说其作用。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总结归纳我能行 1、 课文总结 漫长 2、探究主旨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及给她带来的震憾,表达了对自然神奇伟力的________之情。 五、拓展练习我能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雪山向日葵 (1)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2)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3)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4)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5)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6)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7)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8)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大阳的向日葵。 (9)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10)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11)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12)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13)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14)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15)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16)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17)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子真正熟透的日子。 (18)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19)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文章开头描写的天山傍晚阳光炽烈灿烂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3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6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天山向日葵有怎样的象征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某时某地有某事物也触动了你?请简短地写下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