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单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37877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单元第1课时 机械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声现象 第1课时 机械运动 1.(2020·深圳)关于误差的说法,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中的错误就是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2.(2019·永州)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3.(2020·河北)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来 4.(2020·陕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一定越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 5.(2020·四川)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2020·湘西)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 km/h)快得多,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   ) A.50 m/s B.100 m/s C.300 m/s D.600 m/s 7.(2020·河北)如图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测量工具。图甲为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____cm。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 0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s。 8.(2020·福建)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____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为参照物。 9.(2020·广东)小海进行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____cm,图乙读数为____s。 (2)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40.0 cm,AC间距离sAC=80.0 cm,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 s,A到C所用时间tAC=3 s,则AB间平均速度vAB=____m/s,AC间平均速度vAC____(选填“>”“=”或“<”)vAB,小车做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0.住在禅城的小明一家在国庆假期驾车外出旅游,返程时发现了如图所示交通指示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禅城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2)若小明爸爸驾车从交通指示牌处以规定的最大车速匀速行驶了0.5 h,在余下路程中遇到了堵车,花费了1 h才到达禅城,那么在余下路程中汽车平均速度为多少? 11.(2020·云南)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前2 s内运动的速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最后1 s内运动的速度,物体在5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 m/s。 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13.(2020·福建)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4.某同学在去上学的路上,以0.8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1.2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0.8 m/s B.1.0 m/s C.0.96 m/s D.1.2 m/s 15.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的速度是____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s。 16.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的铁路长1 200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车次 到站、发 车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 时间 — 10:54 14:38 16:22 发车 时间 08:22 10:56 14:14 — (1)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2)列车以30 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 s,已知列车全长360 m,则求该大桥的长。 (3)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 17.(2019·湘西)仔细观察图中船和房子上的小旗的飘动情况,关于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静止不动 B.一定向左运动 C.有可能向右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可能 18.(2020·江苏)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小明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为了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最好选择图甲中的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进行测量。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中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 (3)小明和同组的成员商量后,制定了如下的方案来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方案一:先选定一段时间,测量纸锥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方案二:先选定一段距离,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方案三:预先不选定时间或距离,直接测定纸锥通过某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上述方案,你认为应采用方案____;理由是____。 (4)小明用频闪照相机通过每隔0.1 s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拍摄记录下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丙所示是纸锥运动过程中其中一段的照片,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出照片中纸锥从a到b的距离是____cm;若图丙中所使用纸锥的实际高度为3.00 cm,那么实际情景中纸锥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____ m/s。 (5)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纸锥下落的起始高度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 1.A 2.B 3.A 4.D 5.A 6.B 7.B 2.50 5 37.5 8.船 榆树 9.(1)2.65 220.5 (2)0.2 > 变速直线 (3)偏大 10.(1)45 min (2)20 km/h 11.小于 4 12.C 13.C 14.C 15.自己(动车) 50 1 150 23 16.(1)150 km/h (2)1 800 m (3)60 s 17.C 18.(1)大 (2)A (3)二 纸锥下落在空中的距离不好测量,固定距离后通过测量时间就可以求速度 (4)10.00 1.5 (5)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