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
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3.(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
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4.(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
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
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5.(2013·上海单科·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
A.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 D.战争问题
6.(2012·北京文综卷·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7.(2012·海南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8.(2012·上海单科卷·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9.(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0.(2010·北京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11.(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2.(2010·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2010·江苏单科·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4.(2010·上海单科·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15.(2009·广东理基·23)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16.(2009·海南单科·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7.(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
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18.(2008·海南单科·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19.(2008·上海单科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20.(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3)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21.(2007·海南单科·9)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2.(2007·上海历史·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1.(2015·山东文综·40)(16分)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4分)
2.(2015·上海单科·37)一份奏折(12分)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
3.(2014·上海单科·36)议会令状
以下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令状一则:
主教及其他高级教士、郡守、男爵、郡属骑士、市民代表和市民议员、其他辖区的人士:遵照国王陛下的旨意,你们需赶赴议会。国王非常感谢各位前来参会,也希望大家不久便能返回各自的家园,所以诸位要抓紧时间迅速赶来,不得延误。不过主教、郡守、男爵、审判官、法官及其他王室议事会成员如果没有国王的特别指令则不得擅自离会。你们还需要留在议事会行使职责、处理公务。
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当时的议会中国王和各等级的政治地位如何?(6分)
(2)上述政治状况在“光荣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2014·山东文综·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6.(2013·安徽文综·3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
动荡的而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
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
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
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
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10分)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
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
7.(2013·四川文综·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
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
8.(2013·浙江文综·39)(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
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9.(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10.(2012·浙江文综卷·25)(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10分)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9分)
1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12.(2011·江苏单科·23)(15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13.(2009·江苏单科·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