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5391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 生态式区域活动材料 材料内涵:从单个到系统。生态式区域活动材料的意义和价值是相对于具体的材料操作者而言的。注重挖掘与利用材料的独特价值,关注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中的不同材料之间可形成松散的结合体。幼儿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可通过添加、删减、组合等方式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焕发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投放: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对话。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幼儿、家长乃至社区相关人员的事,后者可以主动提供活动材料,他们有时可能会提供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材料,从而实现由原来的被动提供者向主动参与者角色的根本转变。 合适的操作条件 第一,可用低矮的柜子或屏风分隔活动区域。柜子放置稳妥,柜内分格清晰,柜子高度适合幼儿站立时在柜面上的操作。柜子或屏风作为区域分隔物,既便于幼儿的材料取放,又便于划清区域界限。低矮的柜子使活动区域成半封闭状态,既有利于幼儿在各区域内安静地操作,又利于相互交流。 第二,静、闹有序。由于活动目标、内容等的不同,各个区域活动的特点也不同。例如,角色区相对比较“热闹”,阅读区相对比较安静。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习效果,活动区域宜按“由静到闹”的原则进行布局。 第三,充分考虑光源、水源等客观因素。如阅读区宜设置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而科学探索区宜离水源较近,等等。 第四,可变性。活动区应能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如大、小区域的转换,新、旧区域的替换,虚、实区域的兼备等。尽可能避免活动区被闲置,以保证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第五,差异性。宜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设置区域,避免“一刀切”。 自主的活动时间 区域活动的开展时间不再只由教师预先设定好,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以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活动。 自由的交流氛围 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师幼、幼幼之间的相互交流。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教师和幼儿是平等关系,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表现表达,鼓励幼幼之间的互动,营造出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 有效的指导策略 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直接指导为辅,主要通过材料投放以及间接干预两种方式进行。教师的指导重在把握时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适时解决幼儿的困惑和矛盾、有效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无所事事”,积极引导幼儿体验参与区域活动的成就感,对特殊幼儿给予有效指导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