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轼在杭州所做贡献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西湖淤泥、芜菁、杂草已占三分之二,西湖不像西湖了,倒像一个臭水塘。官府的多数官员主张废了西湖。此刻,苏轼坚决主张要保留西湖。他说: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如人之眉目,弃之难看,他还向朝廷奏章,要求保住并疏浚西湖,并陈述若干理由,请求朝廷拨款。苏轼到西湖实地考察,湖内的泥、芜菁往哪里堆放呢?西湖南北相距30里,绕湖来回需要一天。往湖外运输显然费时费工,苏轼想好了主意。他动员20万民工,大面积清除淤泥,没有汽车运输,全凭人工,东坡就决定把淤泥铸成一条近三公里的长堤,并建了“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等六座拱桥,拱桥下湖水相通,杭州人就称之为“苏堤”。)
其实,苏东坡两次来杭州做官,他关心民生疾苦,为杭州老百姓做了很多事。
赈灾: 苏东坡1089年任杭州知府,杭州先涝后旱,接着瘟疫流行,米价暴涨。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并平粜官米40万石,使当时杭州无一灾民饿死。
医药 :苏东坡捐献黄金50两,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为贫苦百姓治病的“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精通药理,还主持配制了一种名为“圣散子”的丸药,具有多种疗效,价廉物美,深受百姓欢迎。
水利:组织疏浚了盐桥运河(今中河)和茅山运河(今东河),两条河深挖了2米,提高了蓄水和通航的能力。
其他:修复六口井,解决当地百姓的饮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