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2016年嘉惠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题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 的色彩, 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⑴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①给加点字注音。(2分) 蔚蓝( wèi ) 发髻(jì )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 (1分)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1分) 印——映
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B )。(2分)
A、丰富 浓烈 B、浓烈 奇特 C、奇特 丰富
⑶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2分)
色彩丰富、艳丽 (答“形状”得1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④此事古难全, , 。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⑧子在川上曰:“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这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多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树倔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在毕淑敏的《一厘米》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陶影这样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母亲;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则批判了那种扼杀青少年个性的做法。
4、综合性学习: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世界的未解之谜逐渐被科学阐释清楚。但祖先留给我们的神话故事,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7分)
(1)下面是一名同学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盗火英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太阳神之子》《英雄奥德修斯》《大禹治水》……请你区分一下以上这些神话故事,各举出两个代表作品。(2分)
东方神话:《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西方神话:《盗火英雄》《太阳神之子》《英雄奥德修斯》
(2)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们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点?(2分)
大无畏的气概,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勇于向大自然挑战的精神。
(3)《列子·汤问篇》有一个神话:偃师向周穆王献了一个机械人,这个机械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还能用眼睛传情达意,挑逗穆王左右的嫔妃,致使穆王疑心机械人是由真人假扮的,差一点杀了偃师。这个机械人的巧妙设想,正被现代科学发明的机器人实现着。往往神话中幻想的东西许多都被后来的科学实现了,中外神话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请试举一例。(3分)
神话中的顺风耳与现代各款高科技手机;腾云驾雾与飞机;嫦娥奔月与“嫦娥一号”探月凯旋……
二 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第5—9题。(16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年且九十(将近) (2) 方磨铁杵 ( 正在 )
(3)始一反焉(同“返”,往返) (4)媪自言姓武 (说)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3分)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8、填空:(1)【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用原文回答,2分)
(2)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分)
9、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 —12题。(11分)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0、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着重说明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或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和饮水要注意的问题。
11、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4分)
本文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的关系的:(1)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2)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3)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4)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12、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4分)
示例:我建议大家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因为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对我们身体健康不利。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4分)
盼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②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③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④“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⑤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⑥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⑦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⑧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⑨“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⑩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他黑了,也瘦了。”
⑾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⑿“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⒀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
13、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内容。(4分)
去戒毒所路上,“父亲”痛述儿子的吸毒经历→戒毒所大门,“父亲”急忙办手续,并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探视室里,“父亲”盯着儿子,拿着话筒却不说话→玻璃窗前,“父亲”一脸戚容,为儿子写下“儿子,盼你回家”的纸条。
14、有人认为第⑤段与全文内容不协调,建议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不同意(1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1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和通心(1分),表现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1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第⑿段划线句子中,“儿子”流泪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①为自己吸毒毁了家而深深愧疚;②为父亲的宽容与爱心而深深感动。
(2)探视前后,时间很短,“儿子”的神情态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儿子”的神态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①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②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6、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4分)
运用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的方法,描绘了花草的茂盛、飞鸟的活跃、天空的高远,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或烘托出父亲心情的低落、哀怨。(紧扣文句内容1分,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1分,父亲心情1分,反衬或烘托1分)
17、“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两个特点。(4分)
①“父亲”是一个宽容有爱的人,因为“父亲”到最后还是原谅了犯有巨大错误的儿子,给他留了“儿子,盼你回家”的纸条。②“父亲”是强悍严厉的人,因为“父亲”去看儿子路上,一路痛骂,激愤处双眼通红,极端无情苛刻,甚至抛出“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的狠话。(或“外刚内柔”、“望子成龙”、“嫉恶如仇”、“情感丰富”等也可)(每点2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特点概括1分)
(四)名著阅读(9分)
18、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简·爱》是法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感情真挚,语言优美。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简·爱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舅妈家里、桑菲尔德庄园、洛伍德学校、圣约翰家。
C、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D、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期间,意外获得了她叔叔的遗产。
19、阅读《骆驼祥子》文段,回答以下问题。(6分)
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车?”祥子啐了口唾沫。 ……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 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 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 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1分)
(2)文中划线句子说祥子“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3分)
祥子用自己买的人力车拉客在途中被兵抓走丢失了车子。他找准机会趁乱逃走还顺带牵走了三匹骆驼。他把骆驼贱价卖给了别人然后就投靠了刘四爷。
3、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朴素、老实、善良。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