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社 会 学 教 程,7,1,第十章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第一节 社会规范,一、社会规范的含义,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发生社会关系、共过群体生活时,客观上要求有,一定规范,来统一大家的思想、行为,维护群体利益,调整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就不能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2,(一)什么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norms,)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控制、调整、干预,人的行为和文化手段的总和。,社会规范也是社会用来约束和指导人们行为,调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相互关系,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3,社会规范包括,习俗、道德、礼仪、宗教、法律、制度,。,社会学家,把社会规范定义为,“对人们特定情况下,应该怎样思维、感受和行动的期待”。,社会规范是社会共同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确定与调整人们,共同生活,(生产与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则,,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文化模式,4,社会规范是社会的产物,是群体活动的产物,是通过群体中个体的,社会实践创造,,又经,相互学习、不断选择、补充,,,世代相传、积累而成,。,个体的行为,经,角色定向,,再经社会,评价尺度,的,过滤、修正、补充、选择,,后经社会认可,得到大多数成员遵循,导致,简单的行动与复杂的道德评判相一致,,就成了社会规范,即社会成员的,标准的行为模式,。,5,社会规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共同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产生于人们共同需要。,为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保存,又共同遵守,。,6,(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价值观包含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判断某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的大小,标准。,价值取向,则以价值标准为坐标或参照系数,选择或创造有价值事物,,或,避免,及排除无价值的事物。,价值观,就是个体或群体对这种,存在意义的认识,。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评价,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趋势,。,7,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意愿,,影响人的,行动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它把人的,感情、思想、意志结合,为一个稳定的整体。,价值观念对是否遵守社会规范,,遵守到什么,程度,,选择什么样,生活目标,都有决定影响。,价值是行动抉择的标准,规范是人们应做的标准行为模式。,8,(三)社会规范与社会地位,人的社会交往总是站在一定社会地位上的社会交往,所以,社会地位可以作为社会规范的基本研究单位,。,(四)社会规范的功能,社会规范具有,协调、组织、导向、整合、制约,整个社会的功能。,9,1,、对整个社会而言,它们的功能是:,(,1,)整合功能,。整合成整体社会;社会规范联接着人、人的活动和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生活的,凝集和协调,。,(,2,)组织和协调社会生活的功能。,组织起一种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并以不同形式。,10,2,、对社会的个体而言,其功能是:,(,1,)个人需求满足的功能。,(,2,)指导社会活动,提供行为模式,导向功能。,(,3,)个人社会化的功能。,(,4,)控制、制裁越轨行为的功能。通过教育、舆论、权力手段对越轨行为进行指责、批评、惩罚。,11,(五)社会规范的特性,1,、复合性。,包括了一整套的规范体系,从风俗、道德、信仰到政权、法律、纪律。,2,、积累性。,社会规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文化,积累性,。最早的社会规范是,风俗习惯,,后又发展形成,道德,;在现代社会,,法律,则成了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之一。,12,3,、变异性。,随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社会变迁而变迁。,4,、阶级性。,社会规范属上层建筑,必然反映出阶级的差异。如在政权、法律上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样在道德上,不同阶级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5,、民族性,。,特别是在风俗习惯、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上民族性尤为突出。因纽特人(原称爱斯基摩人)中,由于环境恶劣,气候高寒,生产力低下,生活困苦,老人年迈有病,丧失劳动力,为不拖累家人和士族,儿子可以弑父。(秦朝),13,二、社会规范的类型,一类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法律、纪律命令,等,;,一类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习俗、道德,等。以强制性手段迫使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要宽松得多,如受到别人的,嘲笑、鄙视,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作用范围广泛得多。,14,(一)风俗,风俗是一种最古老的社会规范体系,自发形成、历代相传遵循的行为方式总和。,“风俗有关治道”、“礼俗以驭其民”,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人们习惯性行为模式叫,“风”,,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人们习惯性行为模式叫,“俗”,。,15,习俗自然而然,约定俗成的,发明创造多数人,相习成风,,习以为常,,蔚然成风,。,风俗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传统习惯带有惯性。,“习以性成,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中相沿相嬗”。沉淀在这一代人身上,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16,“,秉性难改”,。,上智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成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力量,具有极大控制力。,“入乡”必须“随俗”,“入国”必须“问禁”,“入家”必须“问讳”,17,分类,举例,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婚丧嫁娶、生儿养老等习俗,婚礼、丧礼、生日、祝寿等习俗,礼仪结拜,待人接物等人际习俗,成年礼、问候、请安礼,节令岁时等闲暇风俗,中秋节、春节、重阳节等,民间文学、艺技竞技等审美风俗,民间说唱、舞蹈、工艺品、书画等,天地山川、等信仰风俗,占卜类、禁咒类、祭祀类迷信等,18,(,二,),道德,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总和,。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也是一种行为标准;“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则,人们认识了,“道”,,,内得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于“德”。,德照字面上讲,就是人人从,“直”从“心”,,把心放端正,不要胡思乱想。,19,“,不同俗”是常有的事,“不道德”就不同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心情就会不舒畅,思想上就会受到压力。,道德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美与丑、高尚与卑鄙、公正与偏私,等的,评判标准,。,当然靠教育、靠舆论、靠习惯和传统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20,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人们的共同利益对个人利益和欲望的一种,客观要求和价值导向,。,所以人们都说,道德,是,特殊的定位器,,在一定情况下能,指导和调节,人类的行动的方向,使个人行为和公认的价值体系趋向一致。,道德被称为,“心灵法”,。有助于理顺社会关系,,控制,人的行为。,21,道德自成体系,主要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后果,三个部分构成。,1,、,道德原则,是关于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如个人主义原则还是集体主义原则。,2,、,道德规范,是以道德范畴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行为善恶的准则,。道德范畴主要有义务和良心、荣誉和幸福两对。,3,、,道德后果,包括,道德评价和道德责任,。道德评价为道德责任服务。支持和赞扬善行,反对和谴责恶行。,22,(三)宗教,宗教也是一直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核心的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和。,马克思说“宗教是人们的鸦片。”和,“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23,“,宗教”一词最早是从拉丁文“,religio”,一词源生出来的。一是,“连接”,,,二是“注重”,人们注重他们的神,。,人要和神(真理的化身,人们赋予他的名称是上帝、阿拉、佛、道、天道等)连接起来,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各尽其能。,24,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取得日新月异,现代文明冲击,宗教对政治、经济的关注非但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更以各种各样的新的形式,积极参与和渗透,成为,一支社会控制的重要力量,。,25,教徒人数约占总人口的,78.8,,,当今世界至少有,33,亿,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教会其资产、收入和左右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也足以令人刮目。,宗教在历史上既充当过文化载体,又扮演过科学的仇敌。神学的网络,获得迅猛的策略发展,以求得与人类生活的统一。,26,宗教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消极,安于现状,修来世,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社会整合和控制作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利益和愿望的个人和团体能够整合在一起。,精神寄托的场所,,使之消除空虚,慰藉心灵,减少痛苦,稳定情绪。对社会安定团结,安居乐业具有积极意义。对社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7,宗教的约束力不是来自社会舆论,而是来自,神的威力和感召,,来自教徒对神的,虔诚和自觉,以及违反教规的,残酷惩罚,。,可见宗教的教规是约束教徒行为的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举例: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8,(四)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律所实现的,秩序、正义、自由和效率,是基本的价值。,法的核心内容是,权利和义务,。,29,1,、法律不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的,阶级性,。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所以法律也必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个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那个统治阶级用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30,3,、,强制性,是法律的另一个特征。以国家机器的强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4,、,公正,是法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5,、,相对稳定性,也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31,法律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方面。,教育功能。,法是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规定一套行为规范,限制行为,调整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的教育作用是通过立法、司法和守法。,威慑作用。,受到的惩处的规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情理可恕,法律难容”。,惩罚作用。,法律的惩罚作用是法律威力最突出的表现,也是法律的最鲜明、最公开、最具有强制的作用。,32,五、纪律,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团组织为自己的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学校有学习纪律,工厂有劳动纪律,机关有工作纪律,就是公共场所也有维持公共秩序的规定守则或注意事项。,纪律是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常见的行为规范,,,33,纪律行为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以,服从为前提,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同道德不同,和法律不同,纪律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行,对少数违纪行为必须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也是组织生产力量的源泉,也是达标及事业成功的保证。,34,第二节 社会制度,制度,是社会公认的,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范,。,制度是,社会结构中的软件,,它将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和社会成员的种种活动连结起来而组成一个整体,保证社会生活有序、正常运行,做到世代相续,有条不紊。,35,与习俗、道德相比,制度对人们的行为标准有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有较强的约束力,。与宗教、法律相比,制度的范围更广泛。,36,一、研究社会制度的重要性,1,、社会制度是社会学传统的,研究对象,。,2,、社会制度分析往往是,社会分析的焦点和核心,。,3,、社会制度是标准的行为模式,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力量。,37,4,、制度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集体手段,,它会影响整个国民生计。,5,、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外壳,。制度最能体现结构。其内容和作用,,第一对既存的社会关系的肯定,,用制度的形式,维护和稳定即存的社会关系。,第二,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的规定和限制,,使社会成员行为和活动规范化。,38,二、制度的涵义,“制度”在英文里是“,institution”,,制者,控制、约制、限制、管制也;度者,量物长短之器也,量度、限度、法度等意思。,制度合起来是,限制的程度,,就是人们,行为的规矩、章法。,39,社会制度是对社会生活的“捆绑”。社会生活不捆绑不行,问题是在“度”上,要适度,规范和限制程度要恰如其分。,40,三、社会制度的三个层次,1,、宏观层次:社会制度,2,、中观层次:具体制度;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3,、微观层次:是指社会规范与规则意义上的制度。如考勤制度、门诊制度、值班制度、大扫除制度等。,41,四、制度的种类,1,、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制度:原始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制度,派生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42,2,、按西方大多数社会学家的看法,,可把制度分为四大组:,政治制度:权力行使、合法使用,的垄断。,经济制度: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整合制度:科学、宗教、教育等。,亲属制度:两性关系。,43,五、社会制度的结构,社会制度的,结构,包括某些,共同价值和秩序,。所谓共同价值,是指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共同秩序,是指,群体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关系体系,是指角色和地位的结合,通过这种结合,行为目标得以实现。,家庭制度即共同价值(如爱情、下一代、家庭社会等),一些共同秩序(如约会、育婴、家庭日常事务)。,44,社会制度具有四个要素,即,概念、规则、组织和设备。,1,、概念。理论基础即概念系统,用以说明社会制度的目的或价值。,2,、规则。一切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45,3,、组织。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的运行。组织包括,组织首脑、职能机关,,或部门和具体的办事人员。,4,、设备。分为实用设备和象征设备。,实用设备: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象征设备:国旗、国徽、国歌等。,46,六、制度的功能,1,、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制度的正功能又称积极功能。促进着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维系系统的良性运动。,制度的反功能又称负功能或消极功能。破坏了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稳定关系,造成了社会内部的紧张和冲突,对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起了破坏作用。(如资源税),47,2,、制度的潜功能和显功能。社会制度被人预期认识到的功能,无论它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都称为对社会制度的显功能。,反之,未被人们预期认识到的社会制度的作用,则称为社会制度的潜功能(如制度的诱导性)。,48,七、制度的演化和变迁,1,、,自生,:自然而然地发展演化而来的,即人们经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对照,再经过筛选、比较、修正、定型。,2,、,人为制定,:即制度建设过程。是权力机关的、有计划的、有意识的创造和制定过程,是一种理性发明和高级意向活动的产物,属高级文明的范畴。,49,八、制度化,1,、制度化的规范必须为社会体系中大批成员所接受。,2,、制度化的严肃对待,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内化,了;,3,、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可,并落实在行动上。,50,总 结,一、社会规范,1,、社会规范的含义,社会规范(,norms,)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控制、调整、干预人的行为和文化手段的总和。,社会规范包括习俗、道德、礼仪、宗教、法律、制度。,51,2,、社会规范的功能,社会规范具有协调、组织、导向、整合、制约整个社会的功能。,3,、社会规范的特性,1,)复合性。,从风俗、道德、信仰到政权、法律、纪律。,2,)积累性。,3,)变异性。,4,)阶级性。,52,4,、社会规范的类型,1,)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法律、纪律命令等,,2,)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如习俗、道德、宗教等。,53,二、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含义,制度是社会公认的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们行为的规矩、章法。,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中的软件,它保证社会生活有序、正常运行,做到世代相续,有条不紊。有较强的约束力。,54,2,、社会制度的三个层次,1,、宏观层次:社会制度,2,、中观层次: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3,、微观层次:是指社会规范与规则意义上的制度。如考勤制度、门诊制度、值班制度、大扫除制度等。,55,3,、制度的种类,1,)政治制度:权力行使、合法使用,的垄断。,2,)经济制度:生产、分配、交换,流通。,3,)整合制度:科学、宗教、教育,4,)亲属制度:两性关系。,56,4,、社会制度的结构,社会制度的结构包括某些共同价值和秩序。,5,、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即概念、规则、组织和设备。,6,、制度的功能,1,、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和负功能。,2,、制度的潜功能和显功能。,57,7,、制度化,1,、为社会大批成员所接受。,2,、严肃对待,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内化了;,3,、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可,并落实在行动上。,58,思 考 题,1,、什么是社会规范?,2,、社会规范的功能及特性是什么?,3,、社会规范的类型是什么?,1,、社会制度的含义、层次和要素;,5,、社会制度的种类、结构和功能?,6,、什么是社会制度的制度化?,59,谢 谢!,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