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高西全丁玉美课后答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13025 上传时间:2025-03-1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高西全丁玉美课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高西全丁玉美课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电子(高西全丁美玉第三版)数字信号处理课后答案 1.2 教材第一章习题解答 1. 用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题1图所示的序列。 解: 2. 给定信号: (1)画出序列的波形,标上各序列的值; (2)试用延迟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序列; (3)令,试画出波形; (4)令,试画出波形; (5)令,试画出波形。 解: (1)x(n)的波形如题2解图(一)所示。 (2) (3)的波形是x(n)的波形右移2位,在乘以2,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二)所示。 (4)的波形是x(n)的波形左移2位,在乘以2,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三)所示。 (5)画时,先画x(-n)的波形,然后再右移2位,波形如题2解图(四)所示。 3. 判断下面的序列是否是周期的,若是周期的,确定其周期。 (1),A是常数; (2)。 解: (1),这是有理数,因此是周期序列,周期是T=14; (2),这是无理数,因此是非周期序列。 5. 设系统分别用下面的差分方程描述,与分别表示系统输入和输出,判断系统是否是线性非时变的。 (1); (3),为整常数; (5); (7)。 解: (1)令:输入为,输出为 故该系统是时不变系统。 故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3)这是一个延时器,延时器是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下面予以证明。 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 故延时器是一个时不变系统。又因为 故延时器是线性系统。 (5) 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 故系统是时不变系统。又因为 因此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7) 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 故该系统是时变系统。又因为 故系统是线性系统。 6. 给定下述系统的差分方程,试判断系统是否是因果稳定系统,并说明理由。 (1); (3); (5)。 解: (1)只要,该系统就是因果系统,因为输出只与n时刻的和n时刻以前的输入有关。如果,则,因此系统是稳定系统。 (3)如果,,因此系统是稳定的。系统是非因果的,因为输出还和x(n)的将来值有关. (5)系统是因果系统,因为系统的输出不取决于x(n)的未来值。如果,则,因此系统是稳定的。 7.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输入序列如题7图所示,要求画出输出输出的波形。 解: 解法(1):采用图解法 图解法的过程如题7解图所示。 解法(2):采用解析法。按照题7图写出x(n)和h(n)的表达式: 因为 所以 将x(n)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 8.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和输入分别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求出输出。 (1); (2); (3)。 解: (1) 先确定求和域,由和确定对于m的非零区间如下: 根据非零区间,将n分成四种情况求解: ① ② ③ ④ 最后结果为 y(n)的波形如题8解图(一)所示。 (2) y(n)的波形如题8解图(二)所示. (3) y(n)对于m的非零区间为。 ① ② ③ 最后写成统一表达式: 11. 设系统由下面差分方程描述: ; 设系统是因果的,利用递推法求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 解: 令: 归纳起来,结果为 12. 有一连续信号式中, (1)求出的周期。 (2)用采样间隔对进行采样,试写出采样信号的表达式。 (3)画出对应的时域离散信号(序列) 的波形,并求出的周期。 ————第二章————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1. 设和分别是和的傅里叶变换,试求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1); (2); (3); (4)。 解: (1) 令,则 (2) (3) 令,则 (4) 证明: 令k=n-m,则 2. 已知 求的傅里叶反变换。 解: 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传输函数)如果单位脉冲响应为实序列,试证明输入的稳态响应为 。 解: 假设输入信号,系统单位脉冲相应为h(n),系统输出为 上式说明,当输入信号为复指数序列时,输出序列仍是复指数序列,且频率相同,但幅度和相位决定于网络传输函数,利用该性质解此题。 上式中是w的偶函数,相位函数是w的奇函数, 4. 设将以4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形成周期序列,画出和的波形,求出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 解: 画出x(n)和的波形如题4解图所示。 , 以4为周期,或者 , 以4为周期 5. 设如图所示的序列的FT用表示,不直接求出,完成下列运算: (1); (2); (5) 解: (1) (2) (5) 6. 试求如下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 (3) 解: (2) (3) 7. 设: (1)是实偶函数, (2)是实奇函数,分别分析推导以上两种假设下,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解: 令 (1)x(n)是实、偶函数, 两边取共轭,得到 因此 上式说明x(n)是实序列,具有共轭对称性质。 由于x(n)是偶函数,x(n)sinwn是奇函数,那么 因此 该式说明是实函数,且是w的偶函数。 总结以上x(n)是实、偶函数时,对应的傅里叶变换是实、偶函数。 (2)x(n)是实、奇函数。 上面已推出,由于x(n)是实序列,具有共轭对称性质,即 由于x(n)是奇函数,上式中是奇函数,那么 因此 这说明是纯虚数,且是w的奇函数。 10. 若序列是实因果序列,其傅里叶变换的实部如下式: 求序列及其傅里叶变换。 解: 12. 设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输入序列为,完成下面各题: (1)求出系统输出序列; (2)分别求出、和的傅里叶变换。 解: (1) (2) 13. 已知,式中,以采样频率对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试完成下面各题: (1)写出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 (2)写出和的表达式; (3)分别求出的傅里叶变换和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解: (1) 上式中指数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引入奇异函数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可以 表示成: (2) (3) 式中 式中 上式推导过程中,指数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仍然不存在,只有引入奇异函数函数,才能写出它的傅里叶变换表达式。 14. 求以下序列的Z变换及收敛域: (2); (3); (6) 解: (2) (3) (6) 16. 已知: 求出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序列的表达式。 解: 有两个极点,因为收敛域总是以极点为界,因此收敛域有以下三种情况: 三种收敛域对应三种不同的原序列。 (1)当收敛域时, 令 ,因为c内无极点,x(n)=0; ,C内有极点0,但z=0是一个n阶极点,改为求圆外极点留数,圆外极点有,那么 (2)当收敛域时, ,C内有极点0.5; ,C内有极点0.5,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c外极点只有一个,即2, 最后得到 (3)当收敛域时, ,C内有极点0.5,2; n<0,由收敛域判断,这是一个因果序列,因此x(n)=0。 或者这样分析,C内有极点0.5,2,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c外无极点,所以x(n)=0。 最后得到 17. 已知,分别求: (1)的Z变换; (2)的Z变换; (3)的z变换。 解: (1) (2) (3) 18. 已知,分别求: (1)收敛域对应的原序列; (2)收敛域对应的原序列。 解: (1)当收敛域时,,内有极点0.5, , c内有极点0.5,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求c外极点留数,c外极点只有2, , 最后得到 (2(当收敛域时, c内有极点0.5,2, c内有极点0.5,2,0,但极点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可是c外没有极点,因此, 最后得到 25. 已知网络的输入和单位脉冲响应分别为 , 试: (1)用卷积法求网络输出; (2)用ZT法求网络输出。 解: (1)用卷积法求 ,, ,, 最后得到 (2)用ZT法求 令 ,c内有极点 因为系统是因果系统,,,最后得到 28. 若序列是因果序列,其傅里叶变换的实部如下式: 求序列及其傅里叶变换。 解: 求上式IZT,得到序列的共轭对称序列。 因为是因果序列,必定是双边序列,收敛域取:。 时,c内有极点, n=0时,c内有极点,0,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3.2 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 1. 计算以下诸序列的N点DFT,在变换区间内,序列定义为 (2); (4); (6); (8); (10)。 解: (2) (4) (6) (8)解法1 直接计算 解法2 由DFT的共轭对称性求解 因为 所以 即 结果与解法1所得结果相同。此题验证了共轭对称性。 (10)解法1 上式直接计算较难,可根据循环移位性质来求解X(k)。 因为 所以 等式两边进行DFT得到 故 当时,可直接计算得出X(0) 这样,X(k)可写成如下形式: 解法2 时, 时, 所以, 即 2. 已知下列,求 (1); (2) 解: (1) (2) 3. 长度为N=10的两个有限长序列 作图表示、和。 解: 、和分别如题3解图(a)、(b)、(c)所示。 14. 两个有限长序列和的零值区间为: 对每个序列作20点DFT,即 如果 试问在哪些点上,为什么? 解: 如前所示,记,而。 长度为27,长度为20。已推出二者的关系为 只有在如上周期延拓序列中无混叠的点上,才满足所以 15. 用微处理机对实数序列作谱分析,要求谱分辨率,信号最高频率为1kHZ,试确定以下各参数: (1)最小记录时间; (2)最大取样间隔; (3)最少采样点数; (4)在频带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将频率分辨率提高一倍的N值。 解: (1)已知 (2) (3) (4)频带宽度不变就意味着采样间隔T不变,应该使记录时间扩大一倍为0.04s实现频率分辨率提高一倍(F变为原来的1/2) 18. 我们希望利用长度为N=50的FIR滤波器对一段很长的数据序列进行滤波处理,要求采用重叠保留法通过DFT来实现。所谓重叠保留法,就是对输入序列进行分段(本题设每段长度为M=100个采样点),但相邻两段必须重叠V个点,然后计算各段与的L点(本题取L=128)循环卷积,得到输出序列,m表示第m段计算输出。最后,从中取出B个,使每段取出的B个采样点连接得到滤波输出。 (1)求V; (2)求B; (3)确定取出的B个采样应为中的哪些采样点。 解: 为了便于叙述,规定循环卷积的输出序列的序列标号为0,1,2,…,127。 先以与各段输入的线性卷积考虑,中,第0点到48点(共49个点)不正确,不能作为滤波输出,第49点到第99点(共51个点)为正确的滤波输出序列的一段,即B=51。所以,为了去除前面49个不正确点,取出51个正确的点连续得到不间断又无多余点的,必须重叠100-51=49个点,即V=49。 下面说明,对128点的循环卷积,上述结果也是正确的。我们知道 因为长度为 N+M-1=50+100-1=149 所以从n=20到127区域, ,当然,第49点到第99点二者亦相等,所以,所取出的第51点为从第49到99点的。 综上所述,总结所得结论 V=49,B=51 选取中第49~99点作为滤波输出。 5.2 教材第五章习题解答 1. 设系统用下面的差分方程描述: , 试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 解: 将上式进行Z变换 (1)按照系统函数,根据Masson公式,画出直接型结构如题1解图(一)所示。 (2)将的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按照上式可以有两种级联型结构: (a)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1解图(二)(a)所示 (b)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1解图(二)(b)所示 (3)将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根据上式画出并联型结构如题1解图(三)所示。 2. 设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 试画出该滤波器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 解: 将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得到 (1)按照Massion公式直接画出直接型结构如题2解图(一)所示。 (2)将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按照上式可以有两种级联型结构: (a)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2解图(二)(a)所示。 (b)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2解图(二)(b)所示●。 3. 设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 试画出各种可能的级联型结构。 解: 由于系统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两个因式,可以有两种级联型结构。 (1) ,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3解图(a)所示●。 (2) , 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3解图(b)所示。 4.图中画出了四个系统,试用各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分别表示各总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并求其总系统函数。图d 解: (d) 5. 写出图中流图的系统函数及差分方程。图d 解: (d) 6. 写出图中流图的系统函数。图f 解: (f) 8.已知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试用频率采样结构实现该滤波器。设采样点数N=5,要求画出频率采样网络结构,写出滤波器参数的计算公式。 解: 已知频率采样结构的公式为 式中,N=5 它的频率采样结构如题8解图所示。 6.2 教材第六章习题解答 1. 设计一个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要求通带截止频率,通带最大衰减,阻带截止频率,阻带最小衰减。求出滤波器归一化传输函数以及实际的。 解: (1)求阶数N。 将和值代入N的计算公式得 所以取N=5(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也可能取N=4,指标稍微差一点,但阶数低一阶,使系统实现电路得到简化。) (2)求归一化系统函数,由阶数N=5直接查表得到5阶巴特沃斯归一化低通滤波器系统函数为 或 当然,也可以按(6.12)式计算出极点: 按(6.11)式写出表达式 代入值并进行分母展开得到与查表相同的结果。 (3)去归一化(即LP-LP频率变换),由归一化系统函数得到实际滤波器系统函数。 由于本题中,即,因此 对分母因式形式,则有 如上结果中,的值未代入相乘,这样使读者能清楚地看到去归一化后,3dB截止频率对归一化系统函数的改变作用。 2. 设计一个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要求通带截止频率,通带最在衰减速,阻带截止频率,阻带最小衰减。求出归一化传输函数和实际的。 解: (1)确定滤波器技术指标: , (2)求阶数N和: 为了满足指标要求,取N=4。 (2)求归一化系统函数 其中,极点由(6.2.38)式求出如下: (3)将去归一化,求得实际滤波器系统函数 其中,因为,所以。将两对共轭极点对应的因子相乘,得到分母为二阶因子的形式,其系数全为实数。 4. 已知模拟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1); (2)。式中,a,b为常数,设因果稳定,试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分别将其转换成数字滤波器。 解: 该题所给正是模拟滤波器二阶基本节的两种典型形式。所以,求解该题具有代表性,解该题的过程,就是导出这两种典型形式的的脉冲响应不变法转换公式,设采样周期为T。 (1) 的极点为: , 将部分分式展开(用待定系数法): 比较分子各项系数可知: A、B应满足方程: 解之得 所以 按照题目要求,上面的表达式就可作为该题的答案。但在工程实际中,一般用无复数乘法器的二阶基本结构实现。由于两个极点共轭对称,所以将的两项通分并化简整理,可得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转换成数字滤波器时,直接套用上面的公式即可,且对应结构图中无复数乘法器,便于工程实际中实现。 (2) 的极点为: , 将部分分式展开: 通分并化简整理得 5. 已知模拟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1); (2)试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分别将其转换为数字滤波器,设T=2s。 解: (1)用脉冲响应不变法 ① 方法1 直接按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公式,的极点为: , 代入T=2s 方法2 直接套用4题(2)所得公式,为了套用公式,先对的分母配方,将化成4题中的标准形式: 为一常数, 由于 所以 对比可知,,套用公式得 ② 或通分合并两项得 (2)用双线性变换法 ① ② 7. 假设某模拟滤波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又知,数字滤波器的通带中心位于下面的哪种情况?并说明原因。 (1) (低通); (2)(高通); (3)除0或外的某一频率(带通)。 解: 按题意可写出 故 即 原模拟低通滤波器以为通带中心,由上式可知,时,对应于,故答案为(2)。 9. 设计低通数字滤波器,要求通带内频率低于时,容许幅度误差在1dB之内;频率在0.3到之间的阻带衰减大于10dB;试采用巴特沃斯型模拟滤波器进行设计,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进行转换,采样间隔T=1ms。 解: 本题要求用巴特沃斯型模拟滤波器设计,所以,由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单调下降特性,数字滤波器指标描述如下: 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转换,所以,相应模拟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指标为: (1)求滤波器阶数N及归一化系统函数: 取N=5,查表6.1的模拟滤波器系统函数的归一化低通原型为: 将部分分式展开: 其中,系数为: (2)去归一化求得相应的模拟滤波器系统函数。 我们希望阻带指标刚好,让通带指标留有富裕量,所以按(6.2.18)式求3dB截止频率。 其中。 (3)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将转换成数字滤波器系统函数: 我们知道,脉冲响应不变法的主要缺点是存在频率混叠失真,设计的滤波器阻带指标变差。另外,由该题的设计过程可见,当N较大时,部分分式展开求解系数或相当困难,所以实际工作中用得很少,主要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第7章习题与上机题解答   1. 已知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   (1) h(n)长度N=6      h(0)=h(5)=1.5 h(1)=h(4)=2 h(2)=h(3)=3   (2) h(n)长度N=7     h(0)=- h(6)=3 h(1)=- h(5)=- 2 h(2)=-h(4)=1 h(3)=0 试分别说明它们的幅度特性和相位特性各有什么特点。 解: (1) 由所给h(n)的取值可知,h(n)满足h(n)=h(N-1-n), 所以FIR滤波器具有A类线性相位特性: 由于N=6为偶数(情况2), 所以幅度特性关于ω=π点奇对称。   (2) 由题中h(n)值可知, h(n)满足h(n)=-h(N-1-n), 所以FIR滤波器具有B类线性相位特性: 由于7为奇数(情况3), 所以幅度特性关于ω=0, π, 2π三点奇对称。 2. 已知第一类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长度为16, 其16个频域幅度采样值中的前9个为:    Hg(0)=12, Hg(1)=8.34, Hg(2)=3.79, Hg(3)~Hg(8)=0    根据第一类线性相位FIR滤波器幅度特性Hg(ω)的特点, 求其余7个频域幅度采样值。    解: 因为N=16是偶数(情况2), 所以FIR滤波器幅度特性Hg(ω)关于ω=π点奇对称, 即Hg(2π-ω)=-Hg(ω)。 其N点采样关于k=N/2点奇对称, 即       Hg(N-k)=-Hg(k) k=1, 2, …, 15 综上所述, 可知其余7个频域幅度采样值:     Hg(15)=-Hg(1)=-8.34, Hg(14)=-Hg(2)=-3.79,         Hg(13)~Hg(9)=0 3. 设F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求出该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 判断是否具有线性相位, 求出其幅度特性函数和相位特性函数。   解: 对FIR数字滤波器, 其系统函数为 所以其单位脉冲响应为 由h(n)的取值可知h(n)满足:         h(n)=h(N-1-n) N=5 所以, 该FIR滤波器具有第一类线性相位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H(ejω)为 幅度特性函数为 相位特性函数为 4. 用矩形窗设计线性相位低通FIR滤波器, 要求过渡带宽度不超过π/8 rad。 希望逼近的理想低通滤波器频率响应函数Hd(ejω)为 (1) 求出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d(n);   (2) 求出加矩形窗设计的低通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表达式, 确定α与N之间的关系;    (3) 简述N取奇数或偶数对滤波特性的影响。   解: (1) (2) 为了满足线性相位条件, 要求 , N为矩形窗函数长度。 因为要求过渡带宽度Δβ≤  rad, 所以要求 <= 求解得到N≥32。 加矩形窗函数, 得到h(n): (3) N取奇数时, 幅度特性函数Hg(ω)关于ω=0, π, 2π三点偶对称, 可实现各类幅频特性; N取偶数时, Hg(ω)关于ω=π奇对称, 即Hg(π)=0, 所以不能实现高通、 带阻和点阻滤波特性。 3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