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 龙 江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论文题目: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专业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1220班
学生姓名:王宇
学 号:201220031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刘宏宇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专 业
电气化铁道技术
班 级
1220
姓 名
王宇
学 号
1220031
题目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意
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2012年 月 日
评 阅 教 师 意 见
评阅教师:
2012年 月 日
答 辩 小 组 意 见
答辩小组负责人:
2012年 月 日
摘 要
中国的电气化铁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逐步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其中,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非常重要的行车设备。由于接触网开通送电即投入运行,接触网是露天装置,其结构、零件等必然会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同时电力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高速摩擦滑行,使得接触网的技术状态极易发生改变。为保证接触网能够运行安全可靠,我们在接触网的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铁道部颁发的“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和“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我们时刻要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 的方针,同时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益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以不断地提升接触网的运行可靠度。接触网的检修离不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我们需要在检修的过程中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以不断提高接触网的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
接触网检修人员在检修接触网时,应严格遵守检规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接触网重要设备中的有关参数需牢记。接触网检修工艺包括对接触网设备与结构的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接触网巡视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接触网工作状态,及时发现不正常运行状态和隐患,以便及时处理并将事故消灭在未发生之前,保证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接触网的检修主要是检查接触网设备、结构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不符合的应及时纠正调整。通过检修对设备进行分析,不断改进、提高设备质量,以确保安全和不间断地供电。
关键词: 接触网; 检修规程; 技术参数
目 录
摘要............................. ...........................................1
1、 接触网的组成及要求......................................................1
1.1 接触网的基本组成......................................................1
1.2 对接触网的要求........................................................2
2、长春接触网工区的运行与检修........................................3
2.1 工区职责与管辖设备概况................................................3
2.1.1 接触网工区概况....................................................3
2.1.2 工区职责..........................................................3
2.2 工区的值班基本业务....................................................3
2.3 天窗检修作业流程......................................................4
2.4 接触网巡视规定与巡视内容..............................................4
2.5 接触网检修工具的使用方法..............................................4
2.5.1 手扳葫芦的使用方法................................................4
2.5.2 激光测量仪的使用方法..............................................5
2.6 接触网检修中常备的零件与材料..........................................5
2.6.1 接触网常用零件....................................................5
2.6.2 接触网常备材料....................................................5
2.7 接触网运行检修基本制度................................................5
3、 对接触网检修工艺的研究..................................................6
3.1 关于接触网检修的基本认识..............................................6
3.1.1 接触网检修的工作票制度............................................6
3.1.2 接触网检修计划....................................................7
3.2 接触网检修的技术标准..................................................7
3.2.1 接触线的检修技术标准..............................................7
3.2.2 承力索检修的技术标准..............................................7
3.2.3 吊弦的检修技术标准................................................7
3.2.4 软、硬横跨的检修技术标准..........................................8
3.2.5 中心锚结的检修技术标准............................................9
3.2.6 轮补偿装置的检修技术标准..........................................9
3.2.7 其他元件的检修技术标准...........................................10
3.3 接触网设备的实际检修工艺.............................................11
3.3.1 H型钢柱的攀爬....................................................11
3.3.2 腕臂地面组装.....................................................12
3.3.3 检调接触网导高和曲线定位拉出值...................................12
3.3.4 检调接触网定位装置和线岔.........................................13
3.3.5 检调隔离开关、避雷器及接地装置...................................16
3.3.6 调整更换补偿装置.................................................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29
1 接触网的组成及要求
1.1 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一条输电线路,它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等几部分组成。
1 接触悬挂:主要包括接触网、吊弦、承力索和补偿器及连接零件等。如图 1-1
图 1-1
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作用是将被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顶部的滑板紧贴接触线摩擦滑行得到电能(简称“取流”)。为了保证滑板的良好取流,接触悬挂应达到以下要求:弹性尽量均匀,接触悬挂弹性是指接触悬挂在受电弓抬升力作用下所具有的抬高性能,用单位垂直力使接触线升高量表示,单位为mm/N。接触线坡度适当,接触线对轨面的高度应尽量相等,以限制接触线坡度。良好的稳定性,接触悬挂在受电弓压力及风力作用下应有良好的稳定性,即电力机车运行取流时,接触线不发生剧烈的上、下振动。在风力作用下不发生过大的横向摆动,这就要求接触线有足够的张力,并能适应气候的变化。结构的标准化,接触悬挂的结构及零部件应力求轻巧、简单、可靠,做到标准化,以便检修和互换,缩短施工及运行维护时间。同时还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和耐磨性,以延长使用年限。
2 定位装置:支持装置是接触网中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机械负荷传给支柱固定的部分。如图 1-2
图1-2
支持装置包括腕臂、平腕臂、棒式绝缘子及接触悬挂的悬吊零件。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需要的不同,支持装置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腕臂结构、软横跨、硬横跨(多股到站场使用)。腕臂有绝缘和非绝缘之分。绝缘腕臂与承力索和接触线等电位、与支柱绝缘,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和检修;非绝缘腕臂也称直腕臂,一般由角钢或槽钢加工制成,一端固定在钢支柱上,另一端通过悬式绝缘子串悬挂承力索和定位接触线,腕臂与支柱等电位,与接触悬挂绝缘。
3 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线夹及其连接零件。其作用是固定接触线的横向位置,使接触线水平定位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道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使受电弓磨耗均匀,同时使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4 支柱与基础
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按外形分有矩形横腹杆式和环形等径及锥形;钢支柱从外观形态上分为H型钢柱、桁架式钢支柱、圆管式钢支柱。H型钢柱和圆管式钢柱是近年来高速铁路或地铁线路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钢柱、它具有强度高、抗碰撞、体积小、安装运输方便、整洁美观、易于维护的特点。与钢筋混凝土支柱相比,钢支柱具有重量轻、容量大、运输及安装方便的优点,但钢支柱造价偏高且需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
1.2 对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由于接触网是露天设备,大气温度、湿度、冰雪、大风、大雾、污染、雷电等各类气候因素对接触网的作用十分明显,接触网的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 、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弓线间的磨耗关系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突然的恶劣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重大行车事故。因此接触网的运营维护工作和接触网设计计算工作中绝大多数内容是与气象条件相关的。
具体制约因素:
1.接触网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运行时,不能保证电力机车正常取流。接触网必须沿路轨架设,路轨四周的各类建筑物、电力输电设施 、通信信号设施与接触网之间相互影响,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运营都须充分考虑接触网与电力输电线之问的距离,接触网与轨道信号电路和附近通信线路之间的干扰,接触网与受电弓及其他建筑物的限界等问题。将接触网要与其四周设备的相互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确保接触网与这些设施或设备之间的绝缘安全和电磁安全。
2.接触网的电气与机械特性有待加强。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态特性、足够高的波动速度。
3.接触网的负荷特性较弱。 随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加,普通接触网很难承担电力机车牵引负荷。负荷变化使接触网经常承受较大冲击,不能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备较强的过负荷能力。
4.接触网设备及零件存在很多缺陷。 随着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线索的张力也在逐渐增大,普通接触网设备及零件机械性能较差,而且其电气性能、温度性能、防腐性能、抗振性能都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就零部件整体而言,材质不具备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的特点;就其性能而言,不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耐振性好、可靠性高、装卸方便等特点。
为了满足接触网全天候不间断地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保证弓网之间的良好匹配特性,提高接触网的性价比,接触网应能满足以下8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 设备安全可靠,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保证向电力机车正常供电。
(2) 有足够的电气强度,保证在牵引高峰时正常地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
(3)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接触悬挂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4) 网上设备的空间位置不影响受电弓取流。
(5) 网上设备的质量应轻且分布均匀,保证接触网的弹性尽量一致。
(6) 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应尽可能长。
(7) 在保证接触悬挂稳定性的前提下,结构应尽量简化,有利于施工,维护及事故抢修。
(8) 在最高运行速度下,弓网离线率应在容许的范围内。
2 长春接触网工区的运行与检修
2.1 工区职责与管辖设备概况
2.1.1 接触网工区概况
长春接触网工区有备班房5间,生产用汽车2辆(轻型普通货车抢修车) , 轨道作业车3列。 工区现有接触网从业人员总数67人,汽车司机4人,共71人。工区大院内有模型培训基地、篮球场、职工健身活动场。班组全员身体健康、心态良好,这缘于经常性的篮球健身等业余娱乐团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有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职工促进彼此交流。
2.1.2 工区职责
1 职责 根据段的各项生产计划、安全指标及任务指令,在车间负责人的领导下, 负责管辖内的牵引供电接触网设备的检修管理、故障抢修等。
2 执行 根据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程、技术标准、检修程序等规章制度和指令,实行班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和安全控制。
3 计划 根据段、车间的生产计划,有针对性的细化和编制班组的计划, 经批准后按计划组织实施,并按要求完成。
4 自控 定期召开班组的月度安全生产分析等各类会议,总结经验,提出 整改、预防措施,依照班组日常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标准,实施班组安全生产 “自控型”管理。
5 学习 组织班组全体成员开展思想政治、业务学习、技术练兵,提高班 组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
6 交流 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文明班组创建活动及党工团成员活动等 事务,拓展民主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班组,活跃团队精神。
7 应急 发生设备故障需出动抢修时,要求白天10分钟内,夜间15分钟内出动,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对发生人身伤害事件,能及时组织救护、全力抢救伤员,并配合事件调查。
8 主动 按时按质主动完成上级交待的临时性任务。
2.2 工区的值班基本业务
1 值班 在值班工长的领导下,班委成员负责班组值班工作,如需临时离开须经值班长同意,并有本班组当班人员代替值班。
2 计划 根据值班工长的检修生产工作安排,填写设备检修“天窗”申请计划,经值班长或技术员审核无误后,报给车间。
3 通信 做好本班组与上级部门、其它班组的生产信息互递和电话接听传达工作,保管好生产电话、应急电话不作他用。
4 文件 按文件资料收集规定及收文清单登记格式进行填写登记,及时汇报、传 达。
5 拉铃 负责按一日作业流程时间拉铃,遇抢修抢险等应急情况时应按抢修铃执行。
6 应急 对紧急、异常情况应迅速向调度了解情况,向值班长报告,人身安全, 抢修抢修事件等重要情况应及时向车间值班干部报告。
7 防盗 负责班组驻地生产生活物品的防盗警惕工作,及时锁闭大院大门,晚上11点或作业组外出作业时,班组大院大门、侧门均须关闭上锁,督促进出大门的人员及时锁闭大门。
8 照明 负责班组公共照明的开、关,春冬季节每天晚上6时开灯,早上7时关 灯;夏秋季每天晚上7时开灯,早上6时关灯。
9 交班 班组设备检修作业生产进展情况,.值班日志的填写登记情况,班委成员记录填写的跟进情况,防火物品设施、防盗情况的检查巡视,班组物品保管情况,各种生产信息的汇报、传达跟进情况,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0 着装 按段规定穿制服、穿绝缘鞋,仪表大方,整洁。
2.3 天窗检修作业流程
开始下发批复---天窗日计---签发工作票---审核工作票---填写分工单---填写外挂工作票和作业---列队点名---宣读工作票并解疑答惑---按规定穿戴列
准备工具与轨道车司机共同确认车---出乘作业---座台人员联系出与轨道车司机共同确认人员就乘、上下---座台人员办理封锁手---要令人员申请停电命---验电、接地行车防护---天窗作业---消令并收工---发布停电作业命---登记完成情况及资料整理。
2.4 接触网巡视规定与巡视内容
巡视流程:点名、分工、派发分工单、巡视前学习、调查原始记录、图纸及注意事项 、巡视前准备、个人着装、检查工具袋、巡视上道前报调度、按巡视项目及内容进行巡视、发现影响供电行车故障问题、立即进行应急处理、通知值班长确认和留守、现场登记、整理巡视记录并纳入问题库、消号 。
2.5 接触网检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2.5.1 手板葫芦的使用方法
手扳葫芦将葫芦的吊钩与固定物可靠地固定,将链条吊钩与被吊重物可靠地挂在一起。将旋钮扳至位置牌的“上” ,然后往复扳动手柄,随着手柄的往复扳动,重物便平稳地上升。将旋钮至指示牌上“下”的位置,然后往复扳动手柄,重物便随着手柄的扳动而平稳的下降。手扳葫芦吊钩位置的调整。空载时把旋钮扳至指示上的“0”为,然后转动手轮,即可调整链条吊钩的上,下位置。是棘爪脱开棘轮,这样是可用手拉动 链条方便而迅速地调整链条吊钩的位置。
2.5.2 激光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将支架拉出,使两挡板紧靠钢轨内侧,锁紧旋钮使其伸长固定。将数显激光测量仪安放在支架上,使数显激光测量仪沟槽在支架上滑动。移动数显激光测量仪,使导线在目镜中的成像与十字交叉线竖线重合。读出数显激光测量仪左侧支架上的刻度,即为导线的拉出值。
2.6 接触网检修中常备的零件与材料
2.6.1 接触网常备零件
悬吊零件 钩头鞍子、吊弦线夹、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零件 定位线夹、支持器、定位器 、旋转腕臂底座、旋转腕臂拉杆底座、腕臂、连接零件 双耳连接器、套管铰环、连接板、接头线夹、补偿零件 补偿滑轮、定滑轮装置及坠砣杆、锚固零件 楔形线夹、终端锚固线夹、承锚及线锚角钢、电连接零件 电连接线、接地零件 接地线夹、地线卡、钢轨卡子、火花间隙和接地线连接线夹、抱箍零件 钢套管铰环、铜套管铰环、铜套管双耳。
2.6.2 接触网常备材料
接触线、承力索 镁铜合金承力索(JTMH-95、JTMH-120) 、锡铜合金接触线(CTSH-85、 CTSH-120、CTSH-150)、供电线电缆(27.5KV) 、正馈线、保护线、回流线、接触网设备 单极电动隔离开关、带接地刀闸的电动隔离开关、双极电动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分段绝缘器、 腕臂瓷绝缘子、悬式复合绝缘子、腕臂结构及定位装置、腕臂管帽、防风拉线、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线岔、隧道下锚补偿装置、 坠砣、滑轮、 H 型钢柱、软横跨支柱、硬横跨(、混凝土横腹杆、隧道吊柱。
2.7 接触网运行检修基本制度
接触网运行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铁道部《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规程》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及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安全等级、工作票、作业防护监护和卡线制度;认真落实天窗、集中修、V 停作业等相关和标准。提前4天做好集中修的修前调查工作,检查设备状态、作业的环境、线路封锁条件、停电条件,并要有真实的修前数据。
3 对接触网检修工艺的研究
3.1 关于接触网检修的基本认识
接触网检修分维修和大修两种修程。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的实际状态与安全运行状态之间出现不允许的误差或发生事故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的必要修复,以重新建立接触网系统的正常功能。
大修系恢复性的彻底修理。主要是整锚段的更换接触,并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增强供电能力,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3.1.1 接触网检修的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进行接触网作业的书面依据,填写时要字迹清楚、正确,需填写的内容不得涂改和用铅笔书写。工作票填写1式2份,1份由发票人保管,1份交给工作领导人。事故抢修和遇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作业时可以不开工作票,但必须有供电调度命令。
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工作票分为三种:1.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用于停电作业。2.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用于间接带电作业。3.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用于远离作业即距带电部分1m及其以外的高空作业、较复杂的地面作业(如安装或更换火花间隙和地线、补偿装置、开挖和爆破支柱基坑等)。
第一、三种工作票有效期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第二种工作票有效期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作业结束后,工作领导人要将工作票和相应命令票交工区统一保管。在工作票有效期内没有执行的工作票,须在右上角盖“作废”印记交回工区保管。所有工作票保存时间不少于12个月。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领导人安全等级不低于四级。同一张工作票的签发人和工作领导人必须由两人分别担当。每次作业一名工作领导人同时只能接受一张工作票。一张工作票只能发给一名工作领导人。 要求发票人应提前将将工作票交给工作领导人,使之对作业内容、停电范围、作业组员、安全措施等一系列内容有一个审阅和熟悉的过程,对人员进行分工及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工作票中规定的作业组成员一般不应更换。若必须更换时,应由发票人签认;若发票人不在可由工作领导人签认。工作领导人更换时,必须由发票人签认。当变更作业方式、内容、地点时,必须废除原工作票,签发新的工作票。对接触网的巡视、较简单的地面作业(如支柱培土、清扫基础帽等)可以不开工作票,由工区负责人向工作领导人布置任务和安全防护措施,说明作业的时间、地点、内容,并记入值班日志中。
3.1.2 接触网检修计划
接触网检修计划分年度监测计划;检测、检查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三部分。年度监测计划和检测、检查计划由设备管理单位于前一年的11月底以前下达到车间和班组。月度维修计划下达方式由铁路局确定,日维修计划与月度维修计划不符时,须经铁路局审核批准。
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列车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垂直检修“天窗”,每次时间不少于240分钟。各单位都需要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各工区各工种在同一停电范围内的作业,应尽量创造条件同时进行,以免重复停电。
3.2 接触网检修的技术标准
3.2.1 接触线的检修技术标准
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或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20%),则应更换。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标准值:设计值。安全值:设计值±30mm。限界值:同安全值。
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两个相邻悬挂点和吊弦的最大高度差为10mm。标准值:设计值。安全值:标准值±30mm。限界值:同安全值。
接触线坡度的标准:速度在250km/h以下时,坡度为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0.5‰;速度在250km/h以上时,坡度为0。安全值:同标准值。限界值:同安全值。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接触线偏角的标准值:≤4°。安全值:≤6°。
3.2.2 承力索检修的技术标准
承力索位置标准值: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限界值:标准值±200mm。
当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损伤则应更换,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损伤则应更换。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和断股补强的总数量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时接头数量2个,锚段长度800m以上时接头数量4个。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3.2.3 吊弦的检修技术标准
整体吊弦维护技术标准: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吊弦在任何情况下均垂直,其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垂直。安全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20mm。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伤不得超过20%。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弦线夹螺栓的外侧,载流环应朝向列车前进方向,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30°。吊弦间距的标准值:设计值。安全值:≤10m。限界值:≤12m。相邻吊弦高差的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安全值:同标准值。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弹性吊弦维护技术标准: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悬挂点两端长度相等,允许偏差为±20mm。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20mm,允许偏差为±5mm。弹性吊索工作张力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0N。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10mm。弹性吊弦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相等。
3.2.4 软、硬横跨的检修技术标准
1.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固定绳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板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线夹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处于拉紧状态。上、下部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的不超过200mm。上、下部固定绳弹簧补偿器处于受力状态,张力符合设计规定。
2.吊弦
软横跨直吊弦应保持铅垂状态,吊弦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弦处距离为400-600mm。
3.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4.螺栓等连接器件
软横跨应垂直于正线,各部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50mm至螺纹全长的1/2。
5.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同一垂直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股道中间。横向承力索两端绝缘子串外侧钢帽距支柱内缘应不小于400mm,上、下部固定绳两端绝缘子串的瓷裙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00mm,带电侧绝缘子裙边距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200mm。各部件应齐全完好,连接牢固,支柱上角钢底座应水平,各斜吊弦完好无松驰,并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硬横跨的检修技术标准:
(1)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100mm。
(2)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向上微拱,铰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0.5%,刚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1/360。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
(3)硬横梁锈蚀面积不超过20%。
(4)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 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5)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
(6)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3.2.5 中心锚结的检修技术标准
1.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结。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与邻点吊弦处导高相等,允许抬高为0-10mm,中心锚结线夹锚结绳两边张力相等,不得松弛或高度低于接触线。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导线高度。
3. 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长度不小于50mm。
4.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5.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结距离不得小于2m。
6.承力索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绳两端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300mm以上。
3.2.6 轮补偿装置的检修技术标准
1.补偿滑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补偿滑轮,应按产品规定的期限加注润滑油,没有规定者至少3年一次。
2.定滑轮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偏转角度不得大于45度。
3.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500mm。
4.补偿绳不得有松股、断股和接头,不得与其它部件、线索相摩擦。
5. a、b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允许a、b值误差不超过安装曲线值±200mm。但a、b值在极限温度时不得小于200mm。
6.各框架安装正确,满足坠砣升降变化要求,限制坠砣的摆动,不妨碍升降。且受力良好,螺栓紧固有油,铁件无锈蚀。
7. 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150mm。
8.坠砣应完整,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坠砣串的重量允许误差不超过2%。坠砣块自上而下按块编号,并标明重量。
棘轮补偿装置维护技术标准:
1.a、b值及补偿绳缠绕圈数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a、b值不得大于安装曲线值±200mm。但a、b值在极限温度时不得小于300mm。
2.大、小轮缠绕时最少缠绕半圈,最多缠绕三圈半,小轮缠绕时必须两边对称。
3. 棘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没有卡滞现象。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补偿棘轮,应按产品规定的期限加注润滑油。
4. 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150mm。下锚补偿装置平衡轮应水平,偏斜不超过20°。
5.坠砣应完整,坠砣块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坠砣串的重量允许误差不超过2%。坠砣块自上而下按块编号,并标明重量。
6.补偿绳不得有散股、断股和接头,不得与其它部件、线索相摩擦。
3.2.7 其它元件的检修技术标准
1. 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漏距离≥1400mm。
2.绝缘子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脏污、完整无破损、无破碎性裂纹,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300mm2。
3.绝缘子瓷质部分与铁件间密贴良好,无缝隙和开裂显现。
4.绝缘子连接铁件与浇注部分间密贴良好、连接紧固。
5.各悬式绝缘子间连接良好,弹簧销、开口销齐全。
6.绝缘子本体线性良好,弯曲度不超过1%。
7.绝缘子表面无明显放电痕迹、无环状或贯通性裂纹。
隔离(负荷)开关应动作可靠、转动灵活,合闸时触头接触良好,引线和连接线的截面与开关的额定电流及所连接的接触网当量截面相适应,引线不得有接头。隔离开关的触头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无损伤,并涂以电力复合脂。隔离开关的分闸角度及合闸状态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应完好无损并加锁,转动部分注润滑油,操作时平稳正确无阻和冲击。引线及连接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破损和烧伤。引线的长度应保证当接触悬挂受温度变化偏移时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并不得侵入限界,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50mm。支持绝缘子应清洁无破损和放电痕迹,瓷釉剥落面积不超过300mm2
新安装的隔离(负荷)开关在投入运行前应做交流耐压试验,运行中每年用2500V的兆欧表测量一次绝缘电阻,与前一次测量结果相比不应有显著降低。电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应良好无损并加锁。传动杆与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紧密配合,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密封良好。驱动装置的电机转向正确,机械系统润滑良好,分、合闸指示器与开关实际位置相符合。驱动装置的电机和传动器的滑动离合器应符合技术要求。
避雷器的检修标准:
1.避雷器安装牢固、无损伤,绝缘护套无严重放电,动作计数器完好。
2. 瓷套管应光洁、无裂纹、无破损等,铁件无锈蚀。封口处的橡皮胶垫应良好、严密。
3.避雷器绝缘子应呈竖直状态,倾斜角度不超过2°。
4.避雷器至高压侧的引线张力应适宜。极限条件下,高压侧引线对接地体之间距离大于350mm。
5.避雷器需要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6.脱离器的安装应保证脱离后不影响供电、不侵入受电弓的工作范围。
3.3 接触网设备的实际检修工艺
3.3.1 H型钢柱的攀爬
攀登支柱前要检查支柱状态,观察支柱上有无其它设备,选好攀登方向和条件。在地面对脚扣和安全带进行检查,在支柱上进行受力实验。先将安全带绕过H支柱并系好,使用脚扣依次向上攀登,双手紧握支柱边缘并拖住安全带,配合脚扣逐步向上攀登。
工艺标准:地面对安全带、脚扣进行检查和实验。攀登支柱前对支柱状态进行检查,选好方向。攀登支柱时要手把牢靠,脚踏稳准,尽量避开设备并与带电设备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用脚扣和踏板攀登时,要卡牢和系紧,严防滑落。
3.3.2 腕臂地面组装
工具材料准备:上腕臂底座、水平绝缘子、水平腕臂管、U型螺栓、下腕臂底座、斜腕臂绝缘子、斜腕臂管、套管绞环、铜铝衬垫、管帽、定位环线夹、勾头连接器、 支持器、定位环线夹、环头定位环、斜拉线、定位器.
工具材料:个人工具、抹布、断线剪、斜拉线压接钳、钢鸡心环、钢皱纹连接器、25m㎡多股软钢绞线、3.0钢线、铜铝衬垫、电力脂、5m钢卷尺、1m水平尺、坡度尺、塞棒)
将上、下底座放置在地面绘制支柱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水平腕臂棒瓷,将腕臂管带孔端插入棒瓷管口并将棒瓷,使用螺栓固定。安装旋转线夹。安装斜棒瓷,将斜腕臂与水平腕臂进行连接固定。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