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对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0688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对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对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69 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对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立雪 肖维维 卓 睿 蔡天斌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针对心脏术后患者肺部功能异常以及与其呼吸异常症状的诊疗价值。方法 抽集 2018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与我院就心脏瓣膜异常进而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一共 6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结合术后诊断措施、术前患者意愿将患者通过人数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床边 X 线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CT 检查;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检查的方式

2、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临床指导。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肺通气评分变化、肺部氧合状况、肺部功能异常以及与其密切呼吸异常症状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略高,P0.05;且其肺通气状况、肺部氧合状况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更佳,但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所采用的诊断方式对于该组患者呼吸异常症状的诊断准确率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略低,P0.05。结论 床边 X 线、CT 检查诊断对于维护心脏术后患者的措施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疾病诊断上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在血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床旁肺部超声检查提供相同的指导,也可提高针对相关异常的诊断准确性,进而提高医生对于患者潜在风险事

3、件的早期干预力度,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干预措施对于心脏术后患者的干预有效率、安全性,因此具备一定应用价值。关键词:关键词:肺部超声;血气分析;术后;心脏手术;呼吸异常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73 随着手术安全性、有效性的不断改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之后,发生因为手术诱发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已经减少,在重症医学中,医生们逐渐将重点转移到患者在手术之后将会面临的下一个环节中-机械通气。在机械通气阶段,该阶段治疗引起的最常见并发症均属于呼吸异常的范畴,而这些呼吸异常的发生和肺部功能的异常也存在密切联系1-2。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未接受彻底治疗之前引起的严重呼吸异常也大多和肺部

4、功能的异常存在重要联 系,较 为 常 见 的 是 急 性 呼 吸 窘 迫 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RDS 在重症病房中十分常见,其中部分患者为是心脏瓣膜病术后;血气分析常被用于检测 ARDS 患者的 PaO2/FiO2 水平,进而为医生提供参考,但是在检测方法上,依旧存在着局限。在临床治疗中,床旁肺部超声检测肺部异常方式来为医生提供指导,该方式被认为具备一定潜力。据此,本文就肺部超声联合血气分析针对心脏术后患者肺部功能异常以及与其密切呼吸异常症状的诊疗价值进行探讨。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集 2018 年 1 月

5、到 2022 年 12 月与我院就心脏瓣膜异常进而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结合术后诊断措施,术前患者意愿将患者通过人数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 1。在上述指标的对比上,两组患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术后存在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状况异常;在使用机械通气状况下,患者的氧合指数小于 300mmhg。排除标准:患者无法同时进行肺部超声、X 线、CT影像学检查;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脑血管疾病、濒死状态。本对照研究的开展已经过患者家属、我院相关管理机构的知情、同意。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中文科

6、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70 表 1 一般资料对比状况 组别 观察组(n=30)对照组(n=20)男女性别比例 2:1 1713 患者平均年龄(岁)58.94.3 58.43.9 BMI(kg/m2)22.024.31 22.014.12 手术原因 主动脉瓣狭窄(人)10 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人)7 8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人)5 8 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 7 并发症 严重休克(人)4 4 脏器衰竭(人)4 2 干预前患者血氧状况 Ph 7.41 7.43 PaCO2(mmhg)36.124.91 38.014.81 PaCO2/FiO2(mmhg)274.3112.12

7、271.3111.83 Lae(mmol/L)2.45 2.42 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阶段性 X 线检查血气分析为医生预防风险状况发生提供指导。必要时使用 64 层扫描仪仰卧位胸部 CT 平扫检查,从顶点移动到肺底进行扫描。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于患者肺部实区变化、实变影响的肺叶进行评价。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活动的基础上采用床旁肺部超声手段为后续风险的预防提供指导意见。血气分析对患者动脉二氧化碳(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血流 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oxygen pre

8、ssure)进行测量。根据 ICU 的标准超声检查(USG)方案,作为重症床边检查的一部分,可获得以下视图:为了获取肺声像图,采用合适频率的凸阵探头对于患者肺部进行扫查;采用 BLUE 方案扫查,评价患者上 BLUE 点、下 BLUE 点和 PLAPS 点;基本超声体征被认为是多条 B 线、胸膜下实变、支气管充气征和肺滑动。1.3 观察指标 1.3.1 肺部功能异常以及与其密切呼吸异常症状诊断准确率对比 以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中,发生肺部功能异常以及与其呼吸异常症状的人数占比。1.3.2 风险发生率对比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阶段风险发生率;即统计在干预阶段发生呼吸系统异常事

9、件及相关事件的患者人数占比。1.3.3 肺部通气对比 统计、对比干预阶段两组患者左肺、右肺、总通气整体上的通气状况;参数越低,则代表患者肺部通气状况越好。1.3.4 机体氧合状况对比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浅快呼吸指数(Mpid Shullow Breathing Index RSBI)、氧合指数(Oxygention Index OI)指数。OI 指数越高、RSBI 指数越低,则代表患者肺部氧合状况更好。1.3.5 统计学方法 针对患者数据的统计采用 SPSS20,00 进行统计和处理;针对两组患者在组间数据表现出来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 t 检验;若 P0

10、.05 则代表组间数据差异为非常显著。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一共有25例患者存在肺部功能异常及相关异常;而对照组患者一共存在 23 例患者有一样的情况;对照组所采用的营养学的诊断结果正确率较之于观察组略高,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阶段总共发生了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实变共三种状况。(表 2)2.2 肺部通气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氧合状况总体上和对照组处于同一水平,一些指标略高于对照组,P0.05。(表 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71 表 2 诊断准确率对比(n)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胸腔积液 肺实变 准确率()观察组 25 8 10 9 96

11、.00 对照组 23 5 12 4 91.30 2 0.451 P 0.508 表 3 通气状况对比(分)组别 例数 左肺 右肺 总通气 观察组 30 9.321.23 9.271.32 17.123.21 对照组 30 9.291.19 9.251.28 16.983.18 t 0.106 0.060 0.170 P 0.924 0.953 0.867 表 4 肺部氧合状况对比()组别 例数 RSBI(分)OI(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30 128.2110.21 80.21 5.84 22.352 0.000 137.21 11.23 231.21 18

12、.23 24.015 0.000 对照组 30 127.919.98 79.91 5.29 23.423 0.000 136.81 10.93 233.01 17.65 25.401 0.000 t 0.115 0.209 0.140 0.389 P 0.909 0.836 0.890 0.700 2.3 肺部氧合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其肺部氧合状况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更健康,但差异不大,P0.05。(表 5)3 讨论 机械通气阶段为干预手段提供准确指导的检测方法是影像学检查;评估 CT 成像的潜在适应症很重要,这包括评估CT成像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急性与亚急性和慢性疾病的特定

13、环境中。使用基于典型和非典型发现的共识表的标准化胸部 CT 扫描报告系统已被证明有助于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异常、肺部异常症状的识别;在急性情况下,胸部 CT 成像也可用于对肺部受累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胸部 CT 成像也可用于持续性或恶化缺氧的患者,在适当的临床环境中,CT 扫描血管造影对诊断肺栓塞也很有价值。在亚急性和慢性情况下,CT 扫描可能有助于预测哪些患者可能有残留肺部受累,包括肺纤维化样异常的发展。但是这种检查手段的成本很高,此外,间接风险,较为典型的状况是患者需要频繁进行院内转运,这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会增大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对于本身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而言,该情况风险很大,因

14、此减少这些行为,同时提供一种准确性较高的无创的检测方式为医生干预措施的设定提供临床指导,非常重要,而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这些检测措施得到了发展,床旁肺部超声发生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到4-6。在一些涉及 X 射线、胸部 CT、肺部超声的对照研究中,相关学者认为肺部超声对每种诊断(即实变、间质综合征和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高得多,并且重复性很强、安全性很高;肺部超声发挥的临床价值也越来越大。3.1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联合血气分析的诊断准确性、干预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检测手段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诊断肺部异常及呼吸异常事件的准确率处于同一水平;表明床旁肺超声联合血气分析的实

15、用性相对于 X 线、CT 检查而言,并不存在明显劣势,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好。被检测出肺部异常以及相关呼吸异常症状的患者,其肺部均存在肺水肿,肺功能异常是呼吸功能异常的关键环节,但是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并且差异很大,而即便是肺部异常,异常症状之间的差异也不能被忽视,这些异常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肺实质疾病、通气障碍、肺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规方法是在 ICU 干预中,立刻针对所有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通过该分析,评估患者的呼吸和代谢参数,这一项行为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重症患者,但是血气分析作为一种生化指标,反映患者全身情况,并不能确定呼吸困难的病因,其提供的依据较为模糊,难以为医生制定

16、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指导。血气分析、肺部超声 B 线积分显示患者存在 B 线且 CO 升高的情况,研究更倾向考虑是因为肺实变导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72 致患者发生呼吸功能异常;这种倾向并非本实验首创,以往多项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存在这种行为,例如国外的学者 Xirouchaki 等人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评估了肺部超声对危重患者临床决策的影响;他们认为,如果患者有动脉血气恶化或疑似病理实体,即肺实变、气胸、肺不张和肺水肿的情况,优先考虑肺部超声的诊断结果。总体上,对于接受心脏外科的患者的干预前,本研究借助肺部超声、血气分析的特点,若 B 线提高,则显示患者可能是因为肺间质综合征导致呼吸

17、异常,这些间质综合征可见于肺泡疾病、肺实变-肺水肿和通气伴肺泡疾病;B 线的存在提示肺泡疾病、肺水增多,高碳酸血症提示通气问题;两者共存(伴高碳酸血症的 B 线)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肺泡疾病通气问题;而最终的结果也提示研究中,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观察组患者被准确识别病情的概率较之于CT 诊断而言,不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后续的病情干预上,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的概率为 6.67,较之于对照组仅多出一位,在总体上,绝大部分患者的安全情况较为理想;在肺部通气、肺部氧合的对比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也处于同一水平,上述结果显示,血气分析联合肺部超声可以准确识别、区分肺部异常和代谢等异常所导致呼吸异常的

18、原因,并且这些结果还可以为医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肺部超声的可重复性强。3.2 研究设计的局限性 这是一次样本较小的对照研究,其适用范围不大;此外,在其中对于患者合并症等病史资料的采集可能存在信息偏差;虽然大多数患者的信息可以从 ICU 图表中获得,但有些信息很可能不是在入院时严格收集的,病史对于呼吸异常的影响并不能被忽视。其次,在引用肺部超声结果进行分析并反省肺部超声的作用时,本研究是根据入院时可获得的常规临床信息进行解释;该测试的性能不受其他可用临床变量的影响,也不独立于其他可用的临床变量。综上所述,肺部超声在识别气胸、实变/肺不张、间质综合征(即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和胸腔

19、积液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相对于动脉血气分析),结合血气分析,对于维护心脏术后患者的措施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疾病诊断上、应对措施处理上发挥着接近于 CT的作用;保持医生对于患者潜在风险事件的有效干预力度,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干预措施对于心脏术后患者诊疗具备一定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孙聪,钟毅,王玲等.肺呼吸功能监测在围术期机械通 气 中 的 应 用 进 展 J.赣 南 医 学 院 学报,2023,43(01):94-99.2卢惠茹,丁登峰.肺部超声引导下肺复张在围术期的 应 用 进 展 J.临 床 医 学 研 究 与 实践,2023,8(01):176-180.3赵运海,刘心甜.床旁肺部超声辅助诊断急性肺栓塞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2,24(04):318-319.4李霞,赖军华,马华怡.心肺联合超声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在 ICU 心脏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01):59-63.5薛寒,陈小枫,缪小莉等.床旁肺部超声用于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物理治疗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2,26(01):29-34.6代元大,洪秀云,.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03):247-252.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802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