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064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KAOSHI YU PINGJIA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启新中学 修可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考试也从以往的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走向核心素养立意。如果说考试命题者已经在想方设法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试卷当中的话,那么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除了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之外,还要在考试指导当中进一步凸显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复习有效指向当下的考试。当然,强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作用,并不是忽视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知识教学,同样也不是忽视多年积淀下来且行之有效的英语考试指导方法,而是想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创新,要能够让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

2、既能够符合知识考查的需要,同时又能够满足核心素养考查的需要。笔者根据在实践当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发现要面向当下的初中英语考试,就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即既要有面向宏观的英语考试指导意识,同时又要能够面向学生的具体答题需要,而形成微观层面的考试实践指导思路。下面就结合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两个关键词,来谈谈笔者关于初中英语考试指导的一些初步观点。一、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之所以强调在进行考试指导的时候必须拥有宏观视角,很大程度上是笔者对自己教学尤其是考试指导的反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笔者以为指导学生进行考试就是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于是在考试指导的过程当中,总是将大多数精力放在试题的搜集上,希望

3、能够收集到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考题,然后让学生去进行训练甚至是重复训练,以达到有备无患的考试指导目标。应当说在最初的几年努力当中,这样的思路是有一定效果的,也帮笔者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成绩。但这样的努力很快就达到了一个瓶颈状态,年复一年的考试指导成为机械性很强的重复工作,且即使有新突破也显得有些无力。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重新审视已有的考试指导,发现问题就出现在缺乏宏观视角上。由于不能站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在考试指导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应有的广度,这种状态下的学生以及笔者自己,其实就是在考试分数与考题之间轮回,这严重制约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很难给学生的英语复习带来良好的体验。在意识到这一问题

4、之后,笔者尝试站在有效考试指导的角度去形成更加宏观的视角,结果发现:站在学生考试的角度去思考初中英语考试指导,那所做的努力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去思考初中英语考试指导,那所做的努力更能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对于初中英语考试指导的宏观视角,笔者是这样概括的:初中英语考试指导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要知道自己是学生考试的指导者,最终的目的是2023 11 月刊/服务于学生的考试需要与成长需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初中英语考试指导的宏观视角还应当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语用能力,二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尽管传统意义上教师会通过不同题型的总结以及相关的训练,来提升学

5、生的解题能力,但教师必须认识到所有能力的培养最终都应当指向语用能力英语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基本的交流能力、阅读能力等等,因此英语教学应当有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强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语言能力到文化意识,从思维品质到学习能力,应当成为英语考试指导的重要抓手。让学生在考前训练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内化已有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然后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走向核心素养的落地,同样应当成为初中英语考试指导的重要宏观视角。二、初中英语考试指导之微观实践有了上述认识之后,教师还需要防止一种倾向,那就是只研究宏观视角而忽视微观实践。不少教师在考试指

6、导研究的过程当中,因为选择了宏观视角而感觉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发展的空间,因此很容易停留在这个空间里,这会导致面向学生考试需要的微观指导实践失之于空。作为初中英语一线教师,包括考试指导在内的教学努力,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学习与考试。如果学生在考试当中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那教师再多的研究成果也很难说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认同上面所总结的考试指导之宏观视角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宏观层面的认识转化为微观层面的实践,要让学生在接受考试指导的过程当中有所收获。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总结出三个实践要点:一是借助于具体的考试试题,去发掘其中的语用元素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然后在考试指导的过程当中向学生渗透;二

7、是基于对学生考试情形的分析,判断学生知识运用的弱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是基于学生考试心理的分析,并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相应的指导。下面分别进行阐述:(一)充分发挥考题的功能考试试题是考试指导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师进行考试指导研究的第一分析素材。在研究试题的时候,既要关注其新颖性,同时也要关注其所具有的考试功能。例如有这样一篇完形填空题(节选):Dear Jenny,How蒺s it going?Are you busy with your study?I蒺ve been back at school1nearly four weeks.I蒺mvery glad to tell you

8、that great2have taken place inour school this term.First of all,we蒺re asked to“clean ourplates”when having our meals and say3to waste.Some of us used to order more than what we could eat.That was a big waste of food.Now we need to4thefood we order.We should also stop wasting in some otherways.For ex

9、ample,we should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we5the classroom.Yours,Wang Wei1.A.inB.forC.onD.at2.A.changesB.thingsC.interestsD.lessons3.A.yesB.helloC.noD.thanks4.A.cleanB.payC.cookD.finish5.A.leaveB.reachC.openD.build从英语知识的角度来看,这道完形填空题是以信件的形式阐述了与“反对浪费”有关的话题。这一话题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密切相关,且符合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在利用这道题目进行考试

10、指导的时候,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填空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基于全文的阅读,去掌握通过信件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与格式,并在文章阅读的过程当中形成与“反对浪费”有关的认识。由于教师所进行的是考试指导,那么学生在接受指导的时候,其实还可以突破原有的题型限制,从语用能力培养的角度让学生去仿写信件或者进行必要的延伸,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英语语言运用的空间,并在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当中获得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的考试指导就是对考试要求的回应,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考前训练体验。(二)对学生的考情进行准确判断初中英语考试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多种题型的解答,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

11、言知识,以及隐藏在语言知识背后的逻辑进行判断与应答。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学生的考试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考场发挥。良好发挥的前提是学生拥有较强的语用能力,而初中学生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尤其是反思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考试指导的过程当中给予学生一些方法性的指导。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目:The smell in the room is really terrible.You said it.Let蒺s keep all the windows.A.closedB.openC.openingD.to open从学生的答题情况

12、来看,每一个选项都有学生作出考试与教学KAOSHI YU PINGJIA选择,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分析的时候,除去不能明确说出自己判断依据的学生之外,对其他学生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之所以选错,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固定的搭配理解不够深刻。如“keep+宾语+形容词”通常是表示“使保持某状态”,而“keep+宾语+动词 ing”的形式,通常也用来表示“使保持某状态”。如此结合具体的题目就可以发现,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发出者,如:keep youwaiting。这个时候根据题意就可以分析出,是因为“房间里的味道不对”,所以“要把窗户打开”(而不是关上)。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推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选项是 B。

13、通过对考情的分析,准确判断出学生出错的原因,然后再正确进行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如果这样的思路能够在考试指导的过程当中加以坚持,并且在学生可接受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一定的重复,那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答题认识,且可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那么在试卷上遇到类似于此的题目时就能做到得心应手。(三)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进行准确分析考试心理是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但从学生考试得分的角度来看,这一要素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么多年来,笔者与不同层次的很多学生进行过交流,他们都愿意跟笔者说出心里话。其中好多同学都反映了一点,那就是考试的分数不仅取决于自己日常的训练,也取决于在考场上的

14、心理调节。学生这样的认识,比笔者在考试指导时所强调的“考试时要有适当紧张的心理”更加深刻,因为这样的认识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他们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心理调节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很多时候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能够有一个好的考试心理,于是考试过程就会比较顺利,结果自然也比较理想。同样,有时候考试也会莫名其妙地难以进入好的心理状态,所以成绩就非常不理想。更让学生烦恼的是,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考试心理状态,很多时候只能听天由命。笔者对这种现象同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之所以对自己的考试心理不自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面对考题的时候,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科学的判断恰恰是良好考试心理调节的关键因素。所以笔者在

15、考试指导研究的过程当中,曾经尝试做过一定的量化研究,初步的发现是:当学生在考试的前半个小时里,遇到没有把握的题目超过五题时,学生的心理就容易发生波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自我调节,如通过心理暗示我难别人也难,通过放低心理预期分数考低点问题也不大等,学生反而容易进入良好的考试状态,得到的分数也会超过预期。当然这样的研究结果可能还比较粗糙,面对不同学生时效果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的考试指导思路,如果学生能够接受这一方法,那确实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在考场上调节自己。三、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有机结合当教师建立了关于初中英语考试的宏观视角之后,更容易为自己确定明确的考试方向。宏观视角的正确性,决定

16、了考试指导的正确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需要研究课程标准,需要研究课程方案,需要研究本地区的英语考试特点(中考与基础年级的考试特点还不尽相同),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考试指导的宏观视角更科学且更有生命力。建立了宏观视角之后必须有相应的微观实践与之配合,一线教师进行考试指导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在这一方面。譬如上面所提到的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那在考试指导的时候就要分析自己提供给学生训练的载体是否具有这样的功能;又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那就要看自己提供的素材是否蕴含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通常都是从正确答题的角度切入的,但是在解决了学生“

17、怎样做对”的基本需要之后,其实教师都可以适当地进行延伸与拓展。上面的阐释实际上就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笔者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思路,也在指导学生如何答题的过程当中渗透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让学生知道了英语能力是重要的,良好的英语能力来自于自身的思维水平,良好的写作能力既与语言训练有关,也与自己的文化意识有关等等。事实证明这样的引导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获得好的考试分数的同时,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顺利落地。作为初中英语教学重要环节的考试指导,不能完全局限在帮助学生获取考分的窠臼当中,应当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考试指导过程中有一席之地。这就是笔者想强调的宏观与微观相融合时,必须有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教师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养成的角度来认识考试指导的作用,要认识到考试指导的功能既在于帮助学生深化已经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在于让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过程当中,获得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的滋养。教师要借助于教育理论以及学科教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认知,从而保证宏观视角是准确的;要借助于对学生的研究来拓展自己的认知,从而保证微观实践是有针对性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一定能够面向学生做出符合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考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