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063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教育进展,2023,13(10),7877-788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e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223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柏玉.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J.教育进展,2023,13(10):7877-7883.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探微 柏柏 玉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务外国语学院,上海 收

2、稿日期:2023年9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4日 摘摘 要要 本研究分析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研究发现:本研究分析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研究发现:1)母语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并重,缺乏国际文化、母语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并重,缺乏国际文化、共有文化和跨文化呈现;共有文化和跨文化呈现;2)文化内容呈现具有多元性,内容呈现比重差异大;文化内容呈现具有多元性,内容呈现比重差异大;3)文化呈现方式以显性文化呈现方式以显性呈现为主,隐性呈现为辅,文化输出活动比重较低。据此建议,教材文化内容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其他呈现为主,隐性呈现为辅,文化输出活动比重

3、较低。据此建议,教材文化内容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其他各国文化兼容并包;以文化产品为抓手,其他文化内容有机融合;教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文化对各国文化兼容并包;以文化产品为抓手,其他文化内容有机融合;教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文化对比教学和输出活动。比教学和输出活动。关键词关键词 文化呈现,英语教材,义务教育文化呈现,英语教材,义务教育 A Case Study 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Textbooks Yu Bai School of Languages,Shanghai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t

4、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Received:Sep.16th,2023;accepted:Oct.17th,2023;published:Oct.24th,2023 Abstract A case study of the foreign cultures represented in English language textbooks used by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s was conducted.It finds that:1)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e of i

5、nner circle coun-tries are favoured but international culture,area-not specific culture and transnational culture are under-represented;2)The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 is in a diverse mann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each content;3)The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is ma

6、inly ex-plicit and only partially implicit.Based on these findings,it is suggested that culture materials from textbooks can center on Chinese cultural contents and present cultures from countries worldwide.Instead of cultural contents taking the lions share,other cultural contents should be equally

7、 inte-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78 教育进展 grated.Teachers can aim to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s and hold activities that can make them output what they know about cul-tures.Keyword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English Textbooks,Compulsory

8、 Education Copyright 2023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1.引言引言 中国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行稳力坚,与全球各国互融互通,向世界贡献了“一代一路”、“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智慧。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之重任

9、。2022 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响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新课标表明:“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材,承载着国家主流价值观,是课程的核心文本,也是主要的文化传承途径1。教材的文化站位至关重要,是教师从多模态文本中抽丝剥茧,厘清文化内容,助力学生文化习得,推动素养提升,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一步。因此研究教材的文化呈现是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的。然而,目前国内对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材的文化呈现研究不多,且较多关注文化地域和呈现形式,分析关注表层情况,

10、很少进一步研究文化呈现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鉴于此,本文将新课标单元主题与文化知识内容结合考量,分析译林初中教材的文化呈现内容、国别情况、单元文化主题分布,分析译林教材的文化呈现是否能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其推动核心素养落地。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究文化呈现情况,部分研究关注文化呈现的国别情况,如 Cortazzi&Jin 2 把教材文化分为源文化、目标与语文化和国际文化。Yamada 3运用内圈,外圈和拓展圈模型为工具,研究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六版教材的文化的国别呈现情况。Keles&Yazan 4对牛津小学阶段教材 New Headway

11、进行分析,发现教材文化以内圈文化为主,关注扩展圈中的欧洲文化,扩展圈中的非欧洲文化和外圈文化关注不足。此外,一些研究关注文化内容。美国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将文化分为文化产品、文化实践和文化观点,Moran 5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人物。Yuen 6用这四个维度作为研究框架,分析香港地区中学教科书中的文化呈现情况。Byram 7对英国教科书中的德国呈现和德国教科书中的英国呈现进行研究,将文化分为社会身份和社群、社会交往、信念与行为、社会和政府机构、社交和生活圈,国别历史、国家地理、刻板印象和国别身份等九个主题。王艳,张俊强8对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进行统计,剖析相关内容缺失的危害。张虹,

12、于睿9用构建的外语教材呈现分析框架分析通用语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文化呈现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大学通用英语教材、高中英Open AccessOpen Access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79 教育进展 语教材。综上所述,对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材的文化呈现缺乏系统性研究;国内缺乏对初中英语教材文化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拟对牛津译林教材进行系统性分析,以其厘清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情况。3.研究框架研究框架 笔者借鉴张宏、李晓楠10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和郭宝仙的文化内容分析框架,拟定了研究框架(见表 1),从文化地域、文化类型和文化呈现形式三方面,

13、由点及面、三维一体分析文化呈现。Table 1.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表表 1.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 文化地域文化地域 文化形式文化形式 文化呈现方式文化呈现方式 母语文化 文化产品 文化语篇 英语国家文化 文化实践 背景文化信息 国际文化 文化观念 练习 共有文化 文化人物 活动 跨文化 国情 引言 根据课标要求,单元主题包含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范畴,包含 29 个子主题内容。课标指出,主题能联结和统领语篇、语言知识

14、、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为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本文也根据课标对单元文化主题进行研究,分析教材单元主题,主题群和文化子主题。文化地域维度结合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大背景和我国文化强国背景,分为:1)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2)英语国家文化,即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文化;3)国际文化,即除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其他各国文化;4)共有文化,即不具备地域界限的全人类共有文化;5)跨文化,即涉及文化交流、跨问化交际的文化。文化形式有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人物和国情等五个统计维度。新课标中知识文化内容三级要求中的中外优秀艺术家代表作品、典型饮食等

15、属于文化产品范畴;不同国家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中外主要节日庆典习俗、典型活动等归于文化实践范畴;生命安全与健康态度、理财观念、劳动精神等归于文化观念范畴;世界主要国家名称、基本信息、旅游景点等属于国情范畴。文化呈现方式有 6 种:文化语篇,背景文化信息,练习,活动,图片/引言。其中,文化语篇指以介绍文化为主题的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剧本等内容。背景文化信息指单元各模块主体部分和不以文化介绍为主题内容的语篇之中,不以文化理解或输出为目标的活动中作为背景信息出现的文化知识。练习包括词汇练习,理解练习,语法练习、口头表达练习和写作练习;活动指以文化输出为目的的口语、书面活动。4.研究方法

16、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研究如下几个问题:a)所选教材文化地域、文化形式、文化呈现方式的分布状况如何?有何特点?b)所选教材的文化呈现是否能够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80 教育进展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共 6 册作为研究对象,7A 至 9A 每册六个单元,9B 四个单元,共计36 个单元,教材每单元包含:卡通漫画、导入、阅读、语法、综合技能、学习技巧/语音,中心任务和自我评估。从内容上看译林教材单元主题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自然,意义凝练深远,充分符合课标要求;从使用范围

17、看,覆盖江苏省 13 市,使用学生人数较大;从研究状况看,对译林初中教材文化呈现进行全面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因此本套教材具有研究价值。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对六册教材进行逐册分析和编码统计,研究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状况。首先,笔者按照 7A、7B、8A、9A、9B 的顺序,对每册教材逐页分析,筛选文化点,录入 Excel 中,对文化点进行编码。接着根据统计分析时对教材的把握,统计以文化为主题的单元,对文化子主题进行三级编码,对照课标主题群进行二级编码,最后按照三级主题范畴进行一级编码。最后统计录入 Excel的所有文化信息点的频次,得出文化地域、文化类型和文化呈现,单元

18、文化主题频次和占比,根据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文化呈现分析。5.研究发现研究发现 1)文化地域凸显母语文化,重视英语文化 研究显示,本套教材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呈现比重较大且比重相当,分别为 37.9%和 36.9%;国际文化,共有文化和跨文化分别占 13.6%,8.6%和 2.8%。涉及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等 19 个国家的文化,文化涉及面广。这与课标培育文化意识目标紧紧相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文化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对跨文化交流予以关注,能够发展学生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但是教材的文化呈现也出现了有侧重,不全面的问题,重视英语文化,忽视国际文化和共有文化。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

19、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在基础教育领域,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文化,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但是按照国家来看,译林教材中呈现的除了中国文化,主要为内圈国家文化,其他国家文化出现频次少且占比很低,如:日本、意大利文化分别出现四次,丹麦、德国、俄罗斯、瑞士、印度文化分别出现三次,南非和印度文化仅仅出现三次。按照文化地域来看,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共占 74.8%。多元的文化呈现不仅仅应该关注少数几个国家,而应该包含更多的外圈国家,呈现更多人类共有文化价值。2)文化内容具有多元性,呈现比重差异大 基于文化内容角度对六册教材分析后发现五种

20、文化类型均有涉及,体现了教材文化内容呈现具有多元性,但是呈现比重差异较大,具体如下:文化产品、国情、文化人物、文化观念、文化实践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 55.1%、16.4%、12.5%、8.9%和 6.8%。统计表明教材文化内容以文化产品、国情和文化人物为主,以文化观念和实践为辅。第一,文化产品、国情和文化人物较为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感情,唤起学生想象,三者占比大符合初中生的认识特点。文化产品是文化教学最直接的内容,也是最容易认知的文化物质形态,比如围棋、剪纸等传统文化产品,伦敦塔桥、迪士尼乐园等文化地标建筑,都能直观激发学生文化感知和理解。国情呈现出国家的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和世界范

21、围内的国际组织机构,能够增进学生对自然历史和国家情况的了解,拓宽国际视野。而钱学森、袁隆平等中国名人和霍金、奥黛丽赫本等文化人物,能使得学生感悟个体对于整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概念性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属于隐性文化,在教材中占比较低,不利于学生文化思维拓展。文化观念反应着一国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实践是文化积累的现实生活中的反应。如果了解文化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81 教育进展 只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忽视观念和实践,就可能无法了解各国人民的交往礼仪,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不利于欣赏多元文化的本质,也不利于跨文化交际。3)文化呈现方

22、式显性为主,文化呈现深度不足 译林初中教材文化呈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显性呈现为主,隐性呈现为辅。2)练习和文化语篇占比较大,分别占比 34.5%和 26.4%,使学生在语言习得中感悟,在练习中理解和吸收文化知识。3)图片和背景文化信息得到一定的关注,占比分别为 19.3%和 15.9%。4)文化表达活动比重最低,仅占 3.7%。文化呈现方式凸显了文化学习深度不足的问题。语篇是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知识获取的首要途径,而显性文化语篇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其次,教材以呈现文化作为知识理解为主,欠缺文化表达和讨论以及跨文化交流,具体表现在背景文化信息多以单独的词语形式出现,宛如文化背景板。文化呈现练习多是

23、简单的词义匹配、内容填空、排序、判断正误等,流于内容表面,很难帮助学生切身体会文化内涵,难以形成文化共鸣。比如 7B 第一单元的 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虽然多模态呈现了富士山、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等极具文化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但是练习内容为将其与所属国家匹配,缺少相关背景和语言输入内容。6.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实践路径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实践路径 1)译林初中英语教材建设实践路径译林初中英语教材建设实践路径 a)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其他各国文化兼容并包 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和表达中国文化,因此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中华文化占比可进一步增加,

24、而且应该全方位、多主题的展现文化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打好文化基础。同时,教材可以有意识的增加多元文化,而不是仅着重英语文化,忽视其他地区的文化。核心素养国际理解意思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说明英语教材可以加强国际文化、共有文化,尤其是跨文化的比例,切实增加学生与文化相遇的机会。比如,中国与中亚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非洲国家的历史文化、文明遗产等等,都可以纳入教材。在国际组织和绿色生活方式等教学中,甚至是节日庆祝语篇教学,可以呈现不同

25、国家的文化观念化人文化实践。b)以文化产品为抓手,其他文化内容有机融合 文化产品的呈现较为直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直观文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是学生对文化的认识还应该来源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之中。因为文化观念的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背后的深层机制,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1。教材可以融入互助观、价值观、交友观等国际共有的文化观念。比如在教学 9A Unit 2 Great people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言单元文化语篇和练习呈现的知识语篇中的人物有阿姆斯特朗、居里夫人和袁隆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知人物影响,总结出三人共有的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c)以语篇为中心

26、,其他呈现形式合理运用 中国文化内容如果以语篇形式出现,可以帮助渗透中国文化,同时可以呈现更多的文化对比和跨问化交际方面的语篇,避免英语文化内容系统呈现,中国文化零散分布的现象。教材中的文化练习内容可以更加注意提供文化输出,使得学生在练习时也有所收获,习得语言和文化知识。教材应该适当增加文化输出活动,创设有机语境,将语言能力和习得的文化知识有机融合。2)教师文化教学建设路径教师文化教学建设路径 a)开发课程资源,挖掘文化元素 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82 教育进展 教师可以针对文化呈现重视英美文化,忽视国际文化和共有文化;内容缺乏文化输出;文化实践

27、和文化观念占比少的问题,在相应的单元主题观念下,寻找符合的文化材料,比如新闻报道、视频、图片等,在课堂热身环节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在语篇教学时进行拓展,深化理解,或是在活动和练习环节补充语言素材,帮助学生拓展语言表达的语料,在教学各个阶段,切实促进文化知识和语言意识培养的一体化。b)对比多元文化,加深文化理解 教材 Reading 部分以阅读语篇形式呈现文化时,教师可以将其他文化的相关内容整理出来,进行文化素材补充。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化活动,从发现文化特点到比较文化内容,再到输出表达自我观点,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比如,在介绍英国礼仪的单元,请学生先整理中国礼仪和英国礼仪的文化产品,对比中英两国

28、礼仪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再设计文化介绍活动,请学生介绍中英文化差异,发表对中英文化的看法,最后通过习作,汇报或者宣讲等形式讲讲中英人民在接触时可以注重哪些文化差异。c)呈现文化异同,了解文化差异 在 8B Unit 3 Online tours 的 Reading 教学板块,语篇主题为旅行,语篇内容为介绍纽约旅行。在热身环节可以请学生中国哪座城市和纽约的国际功能类似,并且呈现上海著名地标比如东方明珠、外滩、城隍庙、豫园等,学生可以对比纽约与上海两座国际大都市的异同,感受文化自信。此外,也可以阐明文化联系。比如在练习背景文化信息“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Pul

29、l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对应的表达“众人拾柴火焰高”、“别在一棵树上吊死”、“祸不单行”、“这山望着那山高”、“患难见真情”等等,体现文化背后承载着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感知,是人们生产生活和认识世界的结晶。d)创办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体验 教师要根据学情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1)开展文化知识竞赛、和文化手抄报等以语言和文化为依托的展示性比赛,

30、让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丰富文化储备。2)举行文化读写节,开展英语文化故事讲演、英语文化写作竞赛等输出型活动。3)创办模拟联合国、探析各国传统节日文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围绕一系列主题进行探究,用语言思考、建构、交流和表达,在学用一体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形成文化交流实践能力。7.结语结语 英语教学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译林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并重,但是缺乏国际文化、共有文化和跨文化呈现。文化内容呈现具有多元性,但是呈现比重差异较大,缺乏文化实践和文化观念等深层次文化的问题。文化呈现方式以显性

31、呈现为主,隐性呈现为辅,但文化输出活动有待加强。然而,本研究未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无法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对学生文化理解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厘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切实推动文化呈现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郭宝仙.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容的分析框架兼谈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英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9):15-19.2 Cortazzi,M.and Jin,L.X.(1999)Cultural Mirrors: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e EFL Cl

32、assroom.In:Heinkel,E.(Ed.),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6-219.3 Yamada,M.(2010)English as a Multicultural Language:Implications from a Study of Japans Junior High Schools 柏玉 DOI:10.12677/ae.2023.13101223 7883 教育进展 English Language Textbooks.Journal of Mu

33、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5,491-506.https:/doi.org/10.1080/01434632.2010.502967 4 Keles,U.and Yazan,B.(2020)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ELT Textbook:A Diachronic Content Analysis.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7,1-22.https:/doi.org/10.1177/1362168820976922 5 Mo

34、ran,P.R.(2001)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Heinle&Heinle,Boston.6 Yuen,K.M.(2011)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in English Textbooks.ELT Journal,65,458-466.https:/doi.org/10.1093/elt/ccq089 7 Byram,M.(1993)Introduction.In:Byram,M.(Ed.).Germany:Its Representation in Textbooks for Teaching German in Great Britain,Verlag Moritz Diesterweg,Frankfurt,9-12.8 张俊强,王艳.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海外英语,2019(14):9-10.9 张虹,于睿.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42-48+91.10 张虹,李晓楠.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研制J.中国外语,2022(2):78-84.11 牛新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8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