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区工贸企业现状与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凸显。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几年内,全国各地事故频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惨痛的教训,作为一名基层的安监人员,现就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谈谈我的看法:
一、当前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
(一)安全生产基础形势较为薄弱。在今年8月份的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我区共排查出大小企业近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家左右。在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虽然今年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持平稳定态势,但大多企业仍处在一个加速转型发展的时期,企业数量大、行业种类丰富,涉及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还有待提高。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区人员流动量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呈现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也给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新《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责不旁贷。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一味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重经济、轻安全”,常存侥幸心理,明明知道自己操作行为不规范,却常常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态度,干起活来马虎、忙起来凑乎、出了事还满不在乎。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减少了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也极大程度上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成效仍存难点。危化品领域:我区除30家化工企业外,还有不少为大量使用危化品的企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企业没有独立的危化品仓库、危化品仓库管理人员知识缺乏、操作使用不规范、电器设备不防爆等现象普遍存在。职业危害领域:工业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随之而来的是员工职业病危害逐渐的进入爆发期,职业危害体检出现异常的人员大幅增多,特别是噪音危害,很难有效的控制。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不正确佩戴、职业病健康体检的不及时落实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工贸领域:我区现有大小企业近3000家,存在行业多、规模小、流动性大等特点。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该类企业大多处在转型升级期间,且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大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对安全成本的投入,安全管理技术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未健全。
一是安全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我区现仅有安监人员 15人,而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就有近3000家,涉及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各类工贸企业等行业,按照80:1的比例,我区安全监管力量仍然不足。且由于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主要表现在涉及的行业多,所需的专业知识面广,基础安监人员由于到岗时间较短,相关的企业信息和安全知识等都暂时缺乏,都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安全监管责任未明确。现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不断的原因表现在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能力不高,执法不严等方面。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等行为处罚力度不到位,起不到警示作用。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机构不够健全,队伍不够整齐,无法真正做到安全监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三是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未能对上级文件要求和精神做到及时的上传下达;同时企业员工特别是岗位一线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覆盖不全面,作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安全知识缺乏、存在“三违”作业等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狠抓思想认识落实
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政府部门要努力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对本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真正使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作为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始终长抓不懈。
二是要强化危机意识。1至8月份我区共发生亡人事故9起,死亡人数9人,死亡人数比例居全市第一。在如此高压的监管态势下,事故比例却反而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保持这种危机意识,即事故并没有远离我们,坚决不能思想松懈、麻痹大意,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三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政府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采取科学化的监管模式,将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中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强安全生产动力,最大限度地为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增添活力。
(二)、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责任的主体,作为第一责任人就要端正安全生产态度,充分认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意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服务、强化执法等手段,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持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切实负起责任,强化管理,真抓实干,实现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协调有序发展。
(三)、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力度
一是加大危化品领域的监管力度,规范危化品使用企业化学品的日常安全管理、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等。二是深入开展对职业危害领域的监管,大力推进职业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扩大职业健康监护、危害检测、员工体检的覆盖面,全面有效遏制职业病的发病率。三是持续开展对工贸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大力推行规上企业以及小微企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工作。
(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设。
一是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督促企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安全资格培训,加强企业员工,尤其是新晋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通过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不断消除企业各类隐患。三是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通过引进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确保安全设备设施的正常投入,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水平,从源头上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2015年9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