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评测练习.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98235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评测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评测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评测练习题 太湖县新仓初中 胡艳文 一、200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二、2005年芜湖市中考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委而去之 委: (2)亲戚畔之 畔: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 B、必有/得天时/者矣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