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篇一:XX市档案局重大活动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9197067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篇一:XX市档案局重大活动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篇一:XX市档案局重大活动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篇一:XX市档案局重大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机制规范管理 全力推进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再上新台阶—XX市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10年9月,为加强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以下简称重大活动)档案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重大活动档案,充分发挥重大活动档案服务社会的作用,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中共XX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XX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按照《办法》要求,积极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共整理接收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文件586件,照片37张,录像60分钟。主要情况如下: 一、主要做法 《办法》下发后,各级各部门都把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作为我市档案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启动和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全市档案部门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本单位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领导小组,并以两办名义印发了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将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纳入本年度目标考管理考核之中。此外,为保证重大活动档案的及时齐全完 整收集,全市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XX市档案局负责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业和大中院校,各人民团体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组织及宏观管理,统一制定工作标准、办法。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和档案部门负责自身和所属基层各单位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收集、整理及宏观管理。 2、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为了保证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对各单位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及重大活动涉及的地区、行业与活动开始前要报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由两办通知市档案局派人提前介入,指导和监督重大活动档案的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及重大活动涉及的地区、行业、单位负责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按照时间要求及时向市档案馆移交;三是各活动单位要将档案的管理工作纳入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前作出重大活动档案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档案工作与活动的开展同步进行;四是对在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重大活动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XX市档案局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规定收集、整理重大活动档案和未按规定时间向XX市档案馆移交重大活动档案的承办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XX省档案管理条例》的,依法追究责任;五是要求各重大活动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保证必要的经 费投入,确保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六是根据各重大活动的范围、规模、事项等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明确各方职责,保证在重大活动结束后,重大活动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每个环节自始至终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重大活动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3、主动服务,上门指导。 针对部分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对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着在重活动、轻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于活动开展,特别是重大活动中形成的许多珍贵的声像、图片资料,如活动通知、活动方案,开闭幕式领导讲话、祝贺词、主持词、领导视察情况、活动进展情况等重要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整,立卷归档未按规范化标准进行,案卷整理质量差等现象,我们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到重大活动承办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XX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XX县区档案馆通过上门指导,截止目前已接收了县卫生局2003年的非典档案63卷、县宗教局空相寺档案8卷;县委组织部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档案、“三学三爱”档案、“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档案、以及县“重大建设项目”、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XX县区承办的“黄河之旅.绿色甘山”第二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及“三门峡温泉度假旅游”高峰论坛活动档案、“2010年全国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及“XX县区(北京、上海)果品推介会”活动档案等共453卷及肆个专 题,也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归档,并在相应的机关档案室保存;县文化局的“崤函古道”申遗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已规范整理。 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由于重大活动单位均未设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人员参与重大活动档案的整理立卷工作。这些人员因没有经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档案专业知识,档案工作基础不扎实,对各种材料的收集心中没数,导致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达不到永久、定期保存的质量要求,影响了这部分档案进馆质量,造成了档案资源的流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和主动上门指导的方式,帮助这些从事重大活动档案人员多了解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未及时介入重大活动。《XX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参与重大活动的工作机制并将重大活动档案收集、整理和移交所需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然而、从我市重大活动的举办情况看开,均未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列入参与活动的成员单位,重大活动的承办单位与协办单位之间、主要经办人和档案收集管理人之间存在协调不够、衔接不够等问题,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缺乏统一标准。 二是个别单位存在重视重大活动的组织开展、轻视活动后期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思想偏差。部分单位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活动结束后资料就无人问津、乱堆放、分散保管,忽视了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活动主办单位缺乏收集整理重大活动档案主动性,怕麻烦、档案资料漏收、少收现象比较普遍,不能全面地反映重大活动整体的真实面貌,没有落实活动结束后2个月内向档案馆移交的规定,虽经档案部门多次催交,但重大活动档案资料至今仍不能按要求及时移交。 三是档案收集不完整、缺乏整理。档案移交给地方综合档案馆是《档案法》的规定,但对于新闻记者和一些单位来说他们对重大活动的至始而终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并不关心重视,存在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具体办事人拍的活动照片等就大量存在于单位内、个人手中,造成了交缴的不主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缺乏分类整理、去粗存精,显得杂乱无章。例如:XX县区宣传部、广电局等多家单位目前保存有较多县内重大活动的文字、音像资料,这类重大活动的音像档案,虽然收集范围广,但形成庞杂缺乏统一整理规范,未按音像档案的整理规则认真规范的整理。 三、加强重大活动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对策 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开展我市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我们的对策如下: 篇二:档案馆汇报材料 xxx档案馆创建 国家二级馆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x委员会xxx人民政府 (2009年10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正当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xxx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打好维护社会稳定这场硬仗,有力有效推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积极努力实现年度各项奋斗目标之际,××局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xxx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自治区档案局对xxx档案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此,谨代表中共xxx委、xxx人民政府及全县22万各族干部群众对童副局长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就xxx档案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一、xxx基本概况 ××× 二、xxx档案局(馆)和档案事业发展概况 xxx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4月,2003年10月晋升为自治区一级档案馆,档案局成立于1989年10月。档案局与档案馆实行局、馆(政、事)合一,事业机构,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参照公务员管理。经过50年的变迁发 展,档案局(馆)人员编制由最初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9名,实有工作人员8人,均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5人,本科学历3人;维吾尔族2人,满族1人,汉族5人;局长(兼馆长)、副局长各1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x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县档案事业也蒸蒸日上、迅速发展,档案工作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程,步入了全新的发展轨道。档案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档案事业经费逐年递增,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档案局(馆)干部职工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2003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先后在xxx地区获得。‘十五’期间档案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2007年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度档案工作优秀县(市)。等荣誉。 三、xxx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情况 县档案馆自2003年10月通过自治区一级档案馆验收以来,我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县委(政府)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力促档案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今年,我县将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作为年度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议研究档案工作事宜,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亲临档案馆就新馆建设、设备购臵、档案经费等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加强指挥协调,周密安排部署,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合力推进档案馆创建工作。值得强调的是地委委员、秘书长韩树森曾两次来我县视察指导档案馆创建工作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地区档案局加强对我县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为我县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严格工作要求,提高创建质量。档案局(馆)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按照《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和《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的要求,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创建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加班加点、连续工作,先后对创建工作进行了3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提高。同时,还派出人员前往自治区、地区及兄弟县(市)档案馆观摩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 (三)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进步。我县紧紧围绕。两个基地。(安全保管县委和政府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个中心。(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阅览中心)的目标,切实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和资源建设,积极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作用。 1、档案馆舍建设。县档案馆原馆库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16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及地震的影响,馆库存在安全隐患,被列入了拆迁范围,于2005年11月搬至原镇政府办公大楼内。但由于档案库房为临时用房,楼层荷载承受力达不到规定的指标,无法安装密集架,致使几万卷(册)档案资料只能堆放在地面,查找利 用极不方便,影响了档案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多次到档案馆实地查看,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县委、政府将档案馆建设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档案馆建设要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适用、适度超前,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xxx档案馆新馆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5599.93㎡,包括档案库房、办公用房、业务用房、陈列大厅、对外服务用房等,馆库面积1068㎡,框架结构4层,可以满足全县今后50年档案馆藏和利用的需要。 2、档案馆经费与设备。xxx档案局(馆)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档案事业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保证了档案馆各项工作的正常了开展。2007年经费46.12万元,2008年经费58.33万元,2009年1-10月各项经费为79.49万元,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配套资金也足额到位。档案馆设施完备,有档案密集架470余组、底图柜2套、资料柜24套、档案柜20套、报纸柜10套,配有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音像消磁、现代化办公设备,馆库内安装有气体灭火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具备了。十防。要求。 3、档案资源建设。自2002年以来,我馆进一步规范档案接收标准,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档案接收力度,使馆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截止2009年10月,我馆馆藏全宗已经达到130个,案卷47840卷7835件,资料17131册(本)。其中:清代档案全宗1个,案卷1卷;民国xxx政府全宗1个,案卷716卷;建国后档案全宗128个,案卷47123卷7835件,底图1043张,照片档案 278卷,录音档案306盘,不同时期印章276枚。档案门类已由文书档案增加到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馆藏结构更趋合理。 4、档案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馆开放档案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我馆分别于2002年5月、2009年6月向社会开放建国前和建国后保管满三十年的档案7779卷。2006-2009年上半年,我馆共接待利用者1326人次,查阅档案8797卷次、资料78册次,提供知青登记表、招工录用表、转正定级表、工资表、调动介绍信存根、干部任免文件、婚姻登记材料等内容的复印件3053份,为利用者在办理退休、交纳养老统筹金、核实工龄、工作调动、婚姻情况证明、干部身份认定、编史修志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档案工作在为我县领导决策、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馆每年都对馆藏档案资料利用情况进行梳理,编写档案资料利用效果汇编,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扩大了档案局(馆)知名度。 5、档案资料编研。近年来,县档案馆一直注重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先后编写了xxx及xxx委、政府大事记;xxx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简介;工会、共青团、妇联历次大会简介、xxx建国后领导人名录、xxx机构设臵及印章启用、干部任免专题文件汇编等一系列编研资料,为领导科学决策、部门工作查考,为服务广大群众提供了便利。特别是2008年以来,档案馆立足馆藏,以现实需要为主,充实完善了《xxx一至十届党代会简介》、《xxx一至十三届人代会简介》、《建国以来xxx主要领导名录》,整理编 篇三:关于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思考 --------读高占祥《文化力》心得体会 XX市档案局余涛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新时期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给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档案是文化的产物,是凝固形态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石,档案工作肩负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任,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进,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正确认识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是面向社会的公益文化事业机构,档案工作担负着积聚和保存历史文化财富,延续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档案真实记录了人类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历史、传说、文学、思想及一切文明成就通过档案以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数据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流传后世,延续了人类文明。如果没有档案,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就会被阻隔,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明的延续就不可能实现。档案工作者保存档案、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和人民,发挥了承载历史、传播文明的作用,因此,档案是一种智力产品,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被 誉为“历史文化之母”,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不可忽视。二是档案是开展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必须通过文化传播活动来实现,文化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文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但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其参考凭证价值、权威性和感染力,其它媒介则无可替代,档案必然成为承载文化的主要载体。三是档案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档案真实记录和展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财富,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艺术创作等社会活动的宝贵资料和生动素材。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的文化事业管理、文化历史研究,还是微观层面上的繁荣文化市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乃至从事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宗教旅游、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编史修志、图书情报等“大文化”事业的许多具体工作都离不开档案。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善于利用现有的文化档案资源必将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工作必须为文化建设延续脉落、打造声势,强基固本。 二、努力开发档案工作的文化功能 档案是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借助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建设的过去,把握文化建设的现行客观规律,预见文化建设的发展未来。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具有文化存贮、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知识生产、资政决策等特殊功能,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发档案工作的文化功能,更好地为文化建设服务。第一,开发档案工作文化功能,要强化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档案的文化知识属性 决定了档案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档案馆是国家法定的科技文化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明城市、爱国卫生城市、科技先进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魅力城镇评选等都必须依托档案来佐证,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正视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时有“缺位”的现状,从思想上摒弃档案部门参与文化建设“无用论”、“无为论”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档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事业,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措施,使档案事业在文化强市中发挥更大、更直接、更具体的作用。第二,开发档案工作文化功能,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的政治性、保密性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对档案的利用,档案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档案工作对公众尚缺乏吸引力。因此,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职能,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要建立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协调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文化建设。要立足青铜文化底蕴,彰显青铜文化特色,广泛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馆藏。要加大档案资源的整合、开放、利用力度,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从而淡化档案馆的机关色彩,增强文化氛围,重塑档案人、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在社会和公众中的良好文化形象。第三,开发档案工作文化功能,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 确方向。要将档案事业列入全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使铜陵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明发展史不断得以保存和延续。要借助档案文化资源的垄断性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的独占性,在增强城市人文信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中,发挥档案文化的独特作用。在开展社会教育提供档案利用、举办档案展览、编研档案史料、拍摄档案专题资料片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时要面向基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铸造品牌,争创名牌,多出精品,使档案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三、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的途径 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是各级各类档案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事业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业务优势,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市,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客观要求。为此,要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建设的途径。第一,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培育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档案干部队伍。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档案干部的头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档案干部高尚的人格魅力,高水准的文化素养,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建立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档案干部队伍,以人的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努力为文化建设服务。第二,要按照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建设现代公共档案馆和特色档案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档案馆的文化平台。加强档案馆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文化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 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建设开放性、文化性、多功能性、时代性和标志性的地方国家综合档案馆。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在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加强档案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档案馆保管档案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中心、现行文件资料利用中心“四位一体”功能上狠下功夫,使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休闲场所,营造档案馆的文化和“亲民”氛围,提升档案馆文化品位,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第三,要按照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要求,推进档案业务建设,将档案信息服务纳入文化传播体系,提供优质高效档案服务。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文化能增减民心士气、左右发展走向、影响国家安全。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的“原生态”记录,可以正听、纠误、传真、资政,因此必须拓展档案业务领域,加强档案业务建设,大力推进档案资源结构多元化、档案管理法制化、档案工作信息化和档案利用社会化,通过科学管理,强化档案数字化进程,运用互联网、计算机、触摸屏等设施,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确保档案网络安全运行,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规范电子文件管理,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实现网上档案查询,举办网上档案展览,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18页 共18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