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52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ttp:/2023年8月 第14卷 第15期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文敏福建省地质遥感与地理信息服务中心,福建福州350000摘要:为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深入、系统化实施,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以福建省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项目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建前规划选址、加强建中管理、落实建后管护责任等方面总结大田县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为其他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大田县中图分类号:F32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5-147-40引言近年来,我

2、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未来农田建设标准、整体要求、建设任务与分区等,要求集中所有力量组织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在这种背景下,福建省大田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建设成果。但整体来看,大田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时间还短,在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为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笔者分析研究大田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为其他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3、提供参考依据。1高标准农田建设定义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集中连片、平整、设施齐全、生态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抗灾能力优异,与现代农业经营与生产模式相适应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被正式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从这一层面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通过开展集中连片田块平整、土壤改良、现代农田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耕地质量降低、农田碎片化及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的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效能,为生态环保目标落实提供良好支撑。2大田县概况大田县又称“岩城”,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东靠“中国瓷都”德化县,西邻永安市,南连漳平市、永春县等地,县域总面积约

4、2 294 km2,辖12个镇、6个乡。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大田县耕地总面积为16 187.15 hm2。大田县地形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点,属十分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山峦密布、沟渠纵横;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温度适宜,雨水资源充足,年降水量为1 491.71 809.6 mm,年日照时间为1 723.8 h,年无霜期297 d,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现阶段,大田县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茶叶、大豆、甘蔗、花生,林业作物为松、杉。3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3.1建设现状20112020年,大田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水利局、烟草

5、专卖局等部门共同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持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县共投资2.2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 686.67 hm2,覆盖水稻生产功能区近80%1。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太华、桃源、广平、均溪 4 个乡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大田县耕地总面积 16 187.15 hm2,其中坡度在2以下的耕地面积为1 920.80 hm2(占该县耕地的作者简介:吴文敏(1990),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管理。147http:/2023年8月 第14卷 第15期11.87%),坡度在225的坡耕地面积为11 782.22 hm2(占该县耕地总面

6、积的72.79%),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面积为2 484.13 hm2(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 15.34%)。从乡镇分布来看,太华、桃源、广平、梅山4个乡镇耕地总面积占大田县耕地总面积的38%,济阳、前坪2个乡镇耕地总面积较少,占比不到6%。3.2存在问题3.2.1建耕地难度高,立项选址困难大经分析可知,大田县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耕地面积约9 333.33 hm2。此部分耕地大多立地条件较差,山垄田多,集中连片农田较少,导致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如何从中选择较优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目前大田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高标准农田立项选址标准之一就是首选永久基本农田,需要规避粮食生产功能

7、区及生态红线、河道红蓝线等。而大田县耕地有关数据散存于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等不同部门,信息资源不足,导致高标准农田立项选址难度较高 1。3.2.2现场监管不到位,建中管理难度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监理单位需要按规定开展监理,尤其是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隐蔽工程施工、单项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理,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进度、安全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和复查,以保证项目建设如期保质保量开展。由于没有明确的任务指派及材料归档的空间,项目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周期中对于监理是否到现场、现场采集的照片及监理记录资料是否齐全等问题监管不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工程质量欠佳、工程延期、验收审计材料缺失等问

8、题2。3.2.3管护权责不明晰,后续管护压力大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的管护是影响高标准农田使用寿命、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目前,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护不到位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工程设施产权不明、管护权责不清、管护资金缺乏、管护责任难落实等原因,再加上后续缺少长期监测评价和跟踪督导,因而导致大田县高标准农田日常管护不到位,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常年带病运行,工程使用年限明显缩短。同时,大田县时常受到水灾侵袭,加剧了设施损坏。现阶段,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部门、业主单位的管护工作较为单一,局限于确保施工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拟定管护制度等,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管护体系。4大

9、田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的措施为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优质耕地资源少、建中管理难度大、建后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加强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管理势在必行。大田县建立了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系统,建立了包含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耕地质量等别、河道红蓝线等数据的农田资源数据库,可全面、快速准确地掌握已建高标准农田、可建耕地资源、各类管制红线的数量和空间布局,能准确记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前、建中、建后各阶段信息,做到农田建设状况“一览无余”,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现代化、全面化管理。笔者对大田县采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措施进行总结。4.1建前规划选址4.1.1借助数字平台

10、,辅助建前规划大田县农业农村局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借助数据库收集的“十二五”以来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果,评估县域农田质量等级及耕地质量;结合建设标准,建立农田建设能力、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县域具备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的农田面积、区域;组织编制本级农田建设规划,科学确定不同建设方向、建设时序、建设布局,按流域或连片区域规划项目;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库,确保建设任务深入落实到具体地块;在项目论证期间,可邀请水利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参与项目建设论证3。4.1.2建设数字化平台,辅助项目选址项目选定的建设范围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与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项目选址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决定着项目建设

11、质量。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基于农田资源空间数据(包括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基础数据),建设数字化平台,细化、量化、规则化高标准农田立项审查的要点,并定制一键式分析功能(对比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核查地块数据等),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勘察设计、申报评审等多项工作开展。大田县建立的该数字化平台具备建前规划模块,可实现一键式空间智能分析。该平台支持手动绘制项目选址范围或导入项目拟建区域,并可进行立项分析,从重复建设、非耕地建设、占用生态红线、识别耕地质量等多个方面提供默认分析方案,确保优先安排“两区”“永久”等优质耕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该平台可辅助项目规划选址、

12、上图入库4。4.2加强建中管理县级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前期规划,不仅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和单项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而且将项目信息、相关指标数据信息、建设148http:/资源相互关联,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管。4.2.1利用数字平台,辅助项目建设实现闭环管理大田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及内容下达、建设批复、验收等拆分为多个不同环节,并纳入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全流程、全过程线上处理,可实现查询追踪。在每一个环节中,上级管理部门借助项目台账与监管任务台账下发监督进度、上报任务,通过限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时间和接收监理人员上报的当前施工进度与经费投入情况等报告

13、,自动展开监督管理及建设施工期资料整合搜集。采用这一措施极大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使其按照步骤即可规范合理完成项目建设时期手续办理及工作处理,有效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专业人员较少、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4.2.2借助数字技术,辅助项目建设实现远程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监理方可借助数字技术,在线填写报送农田施工日志、周报、月报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部门可通过在规定时间、区域内对项目实际建设进度、施工场地、农田建设关键环节进行摄像、拍照,记录项目建设路线及工作时间等各类信息,帮助主管部门远程动态监管各项目的实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此外,施工人员应根据监督管理反馈要

14、求,制订整改方案与计划5。4.2.3借助数字技术,辅助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大田县农业农村局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企业大力合作,引入遥感技术及无人机技术,借助计算机智能算法,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田间道路、灌排沟渠、泵站等核心项目内容展开智能化识别,构建可视化模型。大田县通过实时更新工程可视化模型,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建设中期及建设后期等多时间段高清影像资料对比,来分析预测田间工程进度、工程变化、工程效率,从而系统化评估与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及建设实际情况。同时,该模型可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能为后续精细化、系统化组织开展农田项目建设进程评价提供数据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的数据

15、信息较为敏感,对数据安全性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大田县农业农村局与相关建设企业应将核心、重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做好数据登记、存储,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者被窃取问题。4.3落实建后管护责任大田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遵循“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制定工程管护标准及制度,明确管护主体职责,形成了“县级主管、乡镇监管、村级配合、社会参与”的建后管护格局和体系6。为保证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效果,大田县构建数字化管护平台,县级主管部门利用平台发布任务,各级责任主体落实自身管护职责,对田间灌溉渠道、田间道路、拦水坝等进行全面、实时的管理与维护。一是县级主管部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束后,重新制订了沟渠

16、、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维护流程,精准划分管护任务,并及时收录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与优化,明确高标准农田管护要求及方向,下发给乡镇主管部门,确保其能高质量落实;二是乡镇主管部门人员可通过平台建后管护模块,明确企业及乡村责任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责任,并定时对农田工程设施管护情况进行巡查,促使管护人员落实农田管护工作;三是管护人员(即村级负责人)通过平台建后管护模块了解自身职责,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高标准农田进行巡查,借助数字化管护平台记录巡查工作轨迹、现场照片和相关说明等,及时上报农田巡查信息。例如,管护人员对出现损坏的沟渠、泵站或者道路等借助数字平台上报保修,与相应负责人配合

17、展开处理,将处理后的图片与视频上传至数字平台,再由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监督,以此来完成闭环管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水平,保证农田管护的及时性、有效性7。为保证管护效率与质量,有关部门还可组织引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监督管理。县级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创设高标准农田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将小程序二维码张贴于泵房、墒情监测站、高标准农田公示牌等个比较显眼区域,一旦出现破坏与威胁农田设施的情况,群众可以通过扫码拍照的方式上传信息,并自动整理随手拍资料形成群众监督台账,以便后期督办。农田随手拍系统的应用,可以让群众监督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便于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并及时整改与处理相关隐患,避免

18、相关设备设施带病运行,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科学化8。4.4探索灾损保险受洪涝、山体滑坡、塌方等破坏性灾害影响,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在建设结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损毁,单纯依靠政府部门难以满足管护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大田县根据其建后管护需求,在现有建后管护机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委托第三方代管的管护新模式,引入保险机制参与农田管护修复,提升管护的全面性、合理性。大田县借助数字化平台建立灾损保险模块,构建灾损保险台账,利用移动端App接收管护人员上报的吴文敏.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9http:/2023年8月 第14卷 第15期灾损照片、受灾面积和

19、相关说明信息;通过数字平台中预留的对接保险公司的接口推送报损信息、接收定损和理赔信息等。灾损理赔、修复后,有关部门通过该平台再次接收管护人员上报的现场验收结果,确认管护人员处理核实巡查结果,实现在线监管灾损定损、理赔和维修9。5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分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田县全面抛弃过往常规的建设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管理,引入新型智能设备、现代技术,打造数字平台,极大地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一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智能化、可视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主管部门可对农田建设进程等进行实时监管,避免出现农田建设不合理

20、或者与规定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为后续高标准农田投入应用提供极大的支撑。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不到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束后,各方主体职责任务更加明确,可以相互配合落实职责与任务,极大地改变了过往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的情况。6结束语大田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积极参考国内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探索构建全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模式。一方面基于对数据的深度挖掘,统筹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布局,强化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实现上图入库预审等专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高标准农田规划的合理性;并且在后续可对接相关农田智联设备,收集土壤墒情、病虫害监测数据,可辅助开展农田节水灌溉

21、和病虫害防治等操作,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根据建中管理要求,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台账,可在线监管项目进展,动态监测关键指标和变化趋势,有助于监督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未来,大田县还可继续对其进行完善,接入卫星遥感监测、高低位视频监控等多源数据,构建“天空地”立体监测系统,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的在线管理,为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 叶聿野.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J.福建茶叶,2021(8):43-46.2 陈星宇,苏姣,邓余良,等.资阳市开展规范

2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经验 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4):65.3 刘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农田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管理 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3):41-42.4 刘利平,谢弟炳,黄雪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探析:以会昌县项目建设为例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20):53-57.5 占金荣.坚持数字引领突出变革重塑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 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2):29-31.6 张良.桂林市深耕细作严格把关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质量 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1(12):52-54.7 杨晓静.贫困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承德市为例 J.农村实用技术,2021(3):28-29.8 李凤荣.河北尚义智能灌溉系统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集成应用 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6):36-37.9 李建华,郝炘,牛明雷.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初探:以天津市大钟庄农场为例 J.山西农业科学,2020(1):106-109.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