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291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1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民族文化20235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刘礼晟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传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风采,需加强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研究。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唱词内在联系、唱词特征、加强传统文化唱词创作路径探究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为推进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融合,激起新时代人们文化认同感。【关键词】传统文化;唱词创作;创作路径【中图分类号】J6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96X(2023)05-0111-03唱词是构成戏曲与歌曲的主要部分,与音乐旋律、音乐器材通过有规律且形式多样的

2、排列,演唱出不同曲调,进而形成戏曲艺术或者是歌曲艺术。唱词最早兴起于我国宋代时期,与文人墨客创作诗词搭配形成一种别有风味的唱作文化。后经文化大家苏轼、辛弃疾等诗人将诗词文化不断丰富,逐渐与器乐搭配形成了一种唱词文化。如今,唱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与戏曲、歌曲有了更多融合,并逐渐延伸成了一种古风词曲艺术。本文立足新时期,着重探究了唱词文化将如何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将怎样与之融合。1文化与唱词内在联系1.1文化提升唱词艺术美苏轼、辛弃疾等文人墨客创作诗词,后经演变成为唱词艺术,可以说唱词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延伸形式。文化包含唱词,唱词凸显文化形式美以及情感美。“词”是一种有别于诗的文学体,萌芽于南朝,兴盛

3、于隋唐时期,到了宋代经过不断演化,逐渐有词发展为了“曲词”或者是“唱词”。其主要分为曲词、乐章、诗余等,是为配合宴乐而填写歌诗,是一种相对于古诗体而言的一种新诗歌形式。也即是说,词的形式不断丰富,助推了“曲词”与“唱词”发展。反言之,“唱词”是建立了诗词文化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艺术。诗词创作时期不同,创作形式多样,在经不同宴乐氛围使用之后,逐渐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如今,我国诗词文化已经有了上千年发展,从言志抒情到抨击现实,再到赞扬美善,唱词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唱词不仅仅泛指对诗词体进行演唱,而是与歌曲、戏曲等诸多唱作艺术进行融合,加之服装上的装扮,刻画描述出了诗词文学艺术价值美、情感美、文

4、字美。1.2文化拓宽唱词意境美唱词演唱是配合曲调变化演唱出平仄曲调,通过抑扬顿挫形式实现氛围渲染,并将观众带入歌词情感故事中。在唱词演唱中也会借助唱词讲解,通过说、唱结合的形式,体现唱词基调,并通过舞台、服饰装扮以及肢体动作变化,使观众置身其中。此外,也会借助乐器、其他演员等展现故事起伏变化、人物你争我夺,这种拟构的表现形式增加唱词生动性,由此提高了人们想象力。加之,文化艺术底蕴的补充,利于观众深切体会出唱词所言之情、所描之景。因而可以说,文化为唱词意境美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1.3唱词彰显文化内涵现在随着文化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排斥和抵触戏剧艺术等,主要原因在于戏剧艺术唱作形式拖拉、词汇难懂。在

5、快节奏生活环境下,人们追求实效感,享受快节奏生活,难以静心品味词曲,更难以读懂歌词情感。倘若加强传统文化与唱词创作研究,就会逐渐增进人们与文学艺术的距离,就会让人们领会到戏剧艺术魅力。与此同时,更会促使人们读懂歌词、唱词与歌曲、戏曲创作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由此,利于促进人们艺术涵养提升,对陶冶人们情操也十分有益1。1.4唱词推进文化传承唱词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诗词文化到词曲文化、再到词曲演唱,可以说反映了时代发展,展现了每个时代独有的文化特点。不管是从诗词文化角度,还是从唱词形式出现角度而言,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述,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例如 赵氏孤儿 曲目,既抨击心狠手

6、辣的奸臣,又赞扬心地善良、舍生取义的忠臣,唱作中通过一正一反的表演,加上更强有力的演唱形式,让人们领会到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筑牢了人们真善美信念,并推进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又比如,现代唱词创作人周广兵推出的 国色天香 家风代代传 等曲目,在创作过程中融合戏曲元素,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弘扬了“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2。家风代代传 歌词大意:门前大路上,千年古牌坊,仁爱门内走,诚信立世上,112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民族文化20235德敬老祠堂,孝悌挂中央,忠厚传家久,慈爱永流芳。2唱词特征2.1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我国唱词艺术有着悠久发展历史,题材内容相当广泛。在唱词

7、唱作过程中,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王权贵士,甚至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写进唱词,进而演绎出现实生活景象。就比如,在 白蛇传 唱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在 宝莲灯 唱词中可以听取到舍身救母的真情故事;抑或者在 赵氏孤儿 中可以窥探到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唱词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唱词是多样的,这为创新唱词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2情感真切,注重内在唱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诗词艺术与曲艺艺术的一种高度融合,是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细致刻画,注重“求实、求真”。唱词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基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真情流露,用细腻、真实的情感将自己认知的美、感受

8、的善、领悟的情集中展现在一个词语中,一个曲调中,并借助不同的演唱形式将其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就如同 白蛇传平安歌词中“我表的是蛾嵋山白蛇下界,在这苍天怒恼了张玉皇,气汹汹差法海就临了凡世,在这金山寺内把这住持来当,这天许华文烧香还愿,老法海拦住了前进的路线;有语开了腔我打定你的妻是多了年的怪蟒,围绕纠缠你连续理是偷取真阳,有许仙闻此言六神无”唱词不仅阐明了故事起因,还刻画了人物情感变化,还将许仙与白蛇恩怨纠缠的情感故事真实刻画了出来,加上哭腔式的演唱形式,让观众体会到了白蛇对许仙的一片痴情。唱词的真情流露成为了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3。2.3合辙押韵,层次分明唱词除了以唱形式演绎之外,其创作体裁

9、也十分灵活,不讲究诗的对仗工整,也不注重歌词的简洁明了。唱词将诗与歌的特征有效融合,有押韵但不对账,如 白蛇传 平安歌词中“我表的是蛾嵋山白蛇下界,在这苍天怒恼了张玉皇”,读之上口,却不存在明显对账与押韵;有歌词叙述之形,但无歌词简洁之美,如“这天许华文烧香还愿,老法海拦住了前进的路线”与“竭力去拥有之后,只剩过火的淤青”(刘昊霖 淤青)、“每个人为不同的理由戴着面具说谎,动机也只有一种名字那叫做欲望”(夜的第七章)等。唱词贵在包容性强且形式多样,能够让观众更好地品味出其中情感,感受到其中意境。如越剧唱词 玉蜻蜓-前游庵“笑的是,你瞒我、我瞒你,错过青春无处寻”;昆曲 玉簪记-秦挑“看这花阴月

10、影,凄凄冷冷,照他孤零,照奴孤零”;京剧 春闺梦“去时陌上花似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奴仔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唱词中每一句可以为独立的一段,可是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段内容,加上不同形式的排列形式,从而形成了分明的层次感。每个唱词、每个分句都在唱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加强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路径探究3.1新旧融合,把握传统文化内涵,展现文化特色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在于文化保护、文化传承,而应将优秀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使之与文学、设计、创作、音乐等多种形式进行融合,成为一种新艺术体,从而得以更好传承与发扬。对于唱词创作而言,首先需要将传统诗词文化从冰冷的文学艺术中解脱出来,加强复古、

11、传统唱词研究创作的同时,用古典、现代等多种音乐曲风进行创作,构建“新唱词”体,形成一种“新唱作”形式。例如,在文字创作过程中突破文字解说形式,大胆运用网络新词、热词,通过“拟古创新”构建“中国风”唱词;唱腔一环,大胆运用西方乐器确定曲调,摒弃二胡等传统单一乐器演绎形式。不得不说,传统唱词经过艺术大家创作,为我们展现了诸多经典唱词,并让我们感受到了京剧、越剧、昆曲等艺术魅力。每种艺术都经历了与时代融合的过程,都贴合人们受众方式展现艺术魅力。如 霸王别姬 壮别 锁麟囊,几部经典京剧作品唱词不仅写尽了古风古韵,而且不论在唱词还是在唱腔形式上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突显时代特点,为整个作品演绎起到了锦上添花

12、作用。当前是中国文化进军世界文化领域的关键时期,以“拟古+创新”形式创作唱词,一方面可凸显中国诗词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可推进中国音乐文化、戏剧文化以及器乐文化发展。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从时代窥探文化价值,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唱词唱作灵感,立足时代进行创新,敢于突破,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艺术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才能推进文化与艺术齐头并进,将中国故事讲述给全世界。3.2恢复传统唱词曲库,体味唱词魅力要创作出更好的唱词,就需要深入研究传统唱词特点,切实领会文字美、律动美以及意境美。“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

13、帐坐。”“劝君”劝的哪位君,为什么要“劝君”;“成败兴亡一刹那”“自古”有什么典故对照。我们应从词到文化深入探究,仔细研究,梳理唱词文化底蕴,把握唱词创作特点,以将文化更好融入创作中。另外,要积极探究唱腔艺术。对于喜欢京剧、喜欢戏113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民族文化20235曲甚至是喜欢网络歌曲的人而言,唱词与歌词不仅仅是有着意境美、情感美,更在于恰当的演绎形式使观看者与创作者达到了情感共鸣,使观众感同身受,进而加强了观众对此形式下作品的喜爱。针对此,创作唱词要基于自然的、真实的唱腔演唱形式,先确定曲调,进而再从众多文化中汲取灵感,加以古风古韵创作,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美感。例如

14、,加大对 锁麟囊 壮别 等经典京剧曲目探究,并加大对相关艺术进行探索,更好挖掘唱词魅力,使之与中国文化更好融合。3.3加强形式创新,拓宽创作方式文化是创作唱词的基础,进行唱词创作研究主要目的既是为推进文化传承,更是为了助推我国京剧文化、戏剧艺术发展。京剧与戏曲是我国最古老曲艺艺术之一,有着一定受众人群,但以上世纪 70 年代人群为主,且少有现代新群体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新群体作为新时代力量,是传承文化以及推进艺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在创作唱词过程中要迎合新群体喜好,进行全面创新。第一,保留经典唱词的创作。加强传统诗词探索,从水调歌头 满江红 等诗词中发掘唱腔形式,加以现代歌词形式融合,创作出

15、“新古风”唱词。第二,古诗词转化为白话文。坚持用简洁明了的形式将“诗词”翻译成白话文,减少苦涩难懂,咬文嚼字4。如弘一法师作词的 送别、周杰伦作曲、方文山作词的许多歌曲都采用了将“古诗文体”创作成白话文体形式。这种创作形式的优势在能够与时代更好融合,能够吸引新群体受众,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唱词内容。但这种唱作形式的劣势在于,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古唱词”创作,不具备古风古韵,难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第三,把古诗文打散之后融入白话歌词创作中。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有的古诗词内容与现代歌词唱作形式等进行融合,并用一种古今结合的演绎形式进行演唱,实现与时代、与观众的有效契合。如,张杰演唱的 蜀道难、盛一

16、伦演唱的 梦西湖,以及尚雯婕演唱的 白雪歌 等,都是在古诗词基础上加以现代形式创作,根据现代歌曲演唱特点,将其分解成主歌、副歌等模块,再加以现代曲调演绎。第四,古诗文与现代歌词形式衔接。从文化与艺术角度打通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界限。不得不说,从古诗词发展为诗词唱词,这个过程就是将艺术与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5。从几十年前邓丽君演唱的 明月几时有 纯古风唱词,到如今张杰演唱的 蜀道难 诗文+白话文歌词,无疑不是文化与时代、文化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现如今,传统文化唱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唱腔叠加,而是从填词、到演绎、到呈现的全部创新,形成一种“新古风古韵”,展现时代与文化魅力。4结束语总之,如今的唱词不是传统

17、意义上的京剧唱词、戏曲唱词,是一种曲艺形式下的文字展现形式,是以推进艺术与文化发展的力量。将文化与唱词进行融合,重在发现传统文化艺术美,用艺术美的形式创新文化美,进而使文化与艺术得以有效融合,创作出独具中国特色古风古韵的唱词,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推进艺术发展。参考文献1 韩双黛.传统文化对戏剧创作的影响分析 J.戏剧之家,2022(22):18-20.2 郑昌运,谢海涛.传统文化对戏剧创作的影响分析 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1(7):62-63.3 周向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文艺创作J.艺术品鉴,2020(32):85-86.4 陈翠媚.中华传统文化在戏曲戏剧创作中的渗透及影响分析

18、 J.艺术品鉴,2020(14):183-184.5 王焰.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群众文艺创作研究以一条叫做“小康”的鱼为例 J.大众文艺,2017(21):7-8.(上接第 110 页)参考文献1 杨 晓 波.音 乐 欣 赏 教 学 设 计 谈 音 乐 欣赏 教 学 设 计 之“规 范 版”与“个 性 版”J.艺 术 评鉴,2019(6):118-119.2韩若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J.中国音乐教育,2021(8):36-40.3郭玲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12):9-13.4缪雨.新课改“127”高效课堂在中学音乐课中的实践探究 J.亚太教育,2022(17):155-157.5陈上伙.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 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10-211.6王月英.初中音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策略A.2023 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2023:916-919.7 张青青.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研究 A.20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2023:146-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