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28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研究1972023.16_一、研究缘起近年来,随着汉语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海外华文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其中,以华语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的华文教学,是海外华文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华文教学主要面向海外华裔儿童开展母语教学,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结合国内语文教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优秀经验,探索出适合的发展路径。汉字及其汉语书面语的教学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在过去,文字界囿于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侧重汉字形体学的研究,把汉字作为单纯的工具与符号,强调书写、笔顺、认读的教学,忽略汉字构形规律、汉字职能、汉字文化等,这让“汉字难学”成为汉语教学界一直以来的难题。近三十年来

2、,随着汉字本体与教学研究的发展,学界越发注重汉字自身特点和规律,尊重汉字造字理据,将汉字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面对海外华裔儿童、以汉语为传承语的海外华文教育中,汉字在中文书面语教育、汉语字词教学、汉语文化传承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海外华文教育不应只重视语言的交际工具功能,更要承担起助力中华文化的纵向传承与横向传播的重任。但是,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汉语言文字教学,文化教学是伴随式的、潜移默化的,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此,汉语教学应该依照语文教学的发展路径,探究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在华文教学中不断加强汉字的文化阐释,在汉语书面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优秀内容。当下华文

3、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材编写仍须进一步改进。陆俭明认为,汉语教学所伴随的文化教育,其内容必须浸润在汉语教学之中,尤其是要浸润在汉语教材之中。1同时,当今教学强调本土化、国别化,还需要一本普适性汉语教材作为开展教学的前提。李宇明等指出,汉语教学在“当地化”的同时,教学内容仍应该以“中国故事”为主,分享中华文明智慧与中国发展的优势。2编好能够实现科学语言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合海外各地华裔儿童学习、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教材,是海外华文教育当下最迫切的需求。二、研究基础国际中文教育中,汉字及汉语书面语的教学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以汉语作为传承语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汉字在中文书面语教育,汉语字词教学,汉

4、语文化传承教育中作用更加重要。如何有效解决华裔儿童汉语教育中的汉字教学瓶颈,利用汉字结构中的理据性加强汉字用字组词的教学,借鉴传统韵文识字、邵梦溪(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10)摘 要:本研究以蒙学千字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语文教育吟诵、书写、讲解的宝贵经验,对千字文经典原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构,以期通过吟诵语音帮助儿童感知记忆汉字字音;利用汉字三平面理论对重点字进行字形、字构、字用三个维度的分析,将汉字字理的分析与汉字字用中的意义有效对应,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系统思维、字理思维、字用思维,达到识字学词的目的;有效利用蒙学文化性、知识性、故事性的特点编写现代汉语阅读语料,将语言教学

5、和文化教育有机融合,为华裔儿童中文教育探索新的方向。关键词:识字教育传统童蒙教育海外华文教育 千字文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教学研究198_集中识字经验来处理克服蒙童早期快速识字的困难,这些问题都能从传统蒙学教育中找到可以学习借鉴 之处。中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张志公将传统语文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以初期识字写字为主,第二阶段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第三、四阶段以读写训练为主。3传统语文教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教学体系、阅读教学体系、写作教学体系,三个教育体系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彼此激发的。从古代教育的分

6、期阶段看,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分为家学、蒙学、学馆、官学、交游五大阶段。古代的村族十分重视蒙学时期的教育,这些族学、村塾、家教、女馆就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教育单位。因为学习大多数是免费的,或者只收取较低的费用,所以蒙学教育的对象不只有精英阶层,也包括许多普通民众,具有实践证明了的普适性。识字教育是童蒙教育的开端。童蒙教育的对象为 38 岁的儿童,在三四年的学习中,儿童需要掌握三四千个汉字,识字数量要能达到自由阅读线。蒙学教育孕育了丰富的课本,丰富的蒙学教材是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集中展示,为当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提供了灵感。汉字的语音是有意义的,传统吟诵是利用语音吟诵刺激汉字记忆、培养学生语感的

7、有效手段。陆俭明认为,掌握书面语的具体做法是要“大量阅读、大声朗读甚至需要背诵,而这也正是我国传统私塾教学的特点之一”4。古代儿童自入学便开始吟诵,吟诵伴随学生语文教育的全程。识字教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识字经验,如集中识字、韵语偏旁联系识字、读写分流识字与语文教育生活教育结合、字理讲解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李运富的汉字“三维属性”理论认为应该从形体、结构、职能三个角度,以汉字为核心展开汉语教学。5结合这一最新的汉字理论与古代童蒙识字的教育经验,可以探索出适合当下汉语教学现状的教学方式。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是经典蒙学读本与识字教材。在编成之后,千字文很快成为了流行各地的通俗识字课本,自唐

8、宋以下,一直是全国流行的启蒙教材,也是国外学习者学习汉文使用的读本。从句式和字数上看,千字文效仿诗经四四句式,共 250 句,将 1000 个基本不重复的汉字组织成通顺且能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文本编排并非枯燥的文字堆砌,它囊括了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历史、名物、伦理等知识,在识字中结合思想与生活教育,前后连贯,具有条理性;从语言上看,韵文编排与对仗对偶句式通顺可读,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高低错落的旋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便于儿童朗读背诵,让海外汉语学子产生语言感情,身临其境地感知传统文化之美。三、传统童蒙识字经验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千字文为

9、例千字文是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蒙学识字教材之一。作为海外华文教育中汉字教学的一次有益探索,本部分内容旨在将儿童蒙学教育的经验与汉字教学结合,利用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对千字文经典原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构,从而为母语识字教学带来启发,为海外华裔儿童汉语学习、国际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考。(一)吟诵与书写价值的再利用儿童在学习汉字时大多是靠整齐押韵的语音刺激来记忆的。据统计,千字文共出现 294 个不重复的音节(包括多音字在内,不区分声调),占汉语音节总数的 72.06%。掌握千字文汉字的读音教学,能为汉语的语音语言教学做好铺垫。吟诵是古人读书的常用方式:依字行腔、依义定调,吟诵时字正腔圆,融感性与艺

10、术性于一体。利用传统吟诵韵文识字的宝贵经验,通过吟诵语音刺激可帮助儿童感知记忆汉字字音,累积语感,将汉字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词汇。吟诵鼓励学生依据内容自己创造,这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千字文是周兴嗣在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的1000 个不重复汉字。历代书法家的临摹让千字文具有书写临摹范本的功能,使其具有其他蒙学教材所不具备的书法价值。虽然学界强调识字与书写分流,但作为童蒙的养成教育,传统软笔书法书写也非常重要,观赏千字文碑帖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代书法家书写的线条美,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育教学研究1992023.16_(二)语言教学价值的再开发1.讲解汉字王宁先生认为,讲解汉字字理是

11、小学识字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6国际中文教育与海外华文教育同样适用于此经验,但目前诸如“新说文解字派”的讲解脱离了汉字构件的系统性,虽然短期内有所收效,长远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汉字构造的规律,科学地阐释汉字,授课方式还要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讲解不宜艰涩。千字文所选字都是古书中常见的汉字,没有生僻艰涩的汉字。教师在选择要为海外华裔儿童讲解的汉字时,既要考虑到汉字的六书构造,又要尽量选择教学大纲中的常用字。运用“汉字学三平面理论”对重点字进行字形、字理、字用三个维度的分析,将汉字字理的分析与汉字字用中的意义有效对应,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系统思维,字理思维,字用思维,达到识

12、字学词的目的。千字文只有 1000 个字,事实上是不够的,由于千文字几乎没有重复的汉字,学生也得不到复习巩固。字形部分的讲解重点不在笔顺、书写、形近字,而要以该汉字或该汉字部件为核心,利用字族识字。字理是汉字阐释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以集中识字、韵文识字为主,缺少对汉字构造规律的介绍。汉字阐释需要遵循汉字构形规律,在训诂解字的基础上突出识字目的,省略现代汉语中不存在的含义以及艰涩难懂的义项。字用部分围绕汉字的义项挑选词语或成语,判断的标准不是频率的多少,而是语素义的覆盖面及代表性,兼顾汉字的常用性、文化性、语义完整性(见 表 1)。表 1汉字阐释案例汉字原文古字字形字

13、理字用露露结为霜小篆路璐鹭形声字,从雨路声。水汽遇冷凝结为露,露珠和雨滴形状相同,都可润泽万物。露本指自然形成的露水,后来也表示古人把花、叶、果子等加工制成的饮料。露在道路上尤为明显,因此“露”还表示显现、没有遮蔽的的意思雨露白露玫瑰露流露崭露头角咸海咸河淡甲骨文小篆鹹减喊感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的右边部分是古代一种长柄斧头类的武器,左下角表示人。当发生战争时,人们在会在听到口令后全都集合到插着斧头的台前。因此“咸”本义为全部,全都。今天,用来表示与淡相对的“咸”是繁体字“鹹”简化后的。“鹹”是形声字,从鹵咸声,形旁“鹵”像盐粒洒在盘子上的样子,表示有盐味的或盐分多的含义老少咸宜咸味不咸不淡龙龙师

14、火帝甲骨文笼拢垄象形字,龙是传说中身长、有麟爪、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古人认为龙是动物之首,是皇权与尊贵的象征。龙呈长条状,因此常用来比喻成串状、长条形的事物。龙多才能,经常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卓越超群的人。此外,龙还用来比喻书法或文章写得气势雄健。总之,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画龙点睛车水马龙望子成龙笔走龙蛇有有虞陶唐甲骨文金文胖脸背会意兼形声字,“又”作声旁。甲骨文的“有”字像一只手,金文像人用手持肉,因此本义为拥有、占有、存在,与“无”相对,作动词使用时表示产生、发生。“有”在古代还表示丰收、粮食充足的含义,因此可以引申为数量多、富裕的含义。此外,“有”用在“人

15、、时候、地方”前面时,表示一部分无中生有井井有条应有尽有有说有笑发周发殷汤甲骨文發小篆髪拨废泼多音字。“发”读作一声f时的繁体字为“發”。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像发射弓箭时弓弦颤动的样子,因此“发”本义为发射,也可作量词。物体被发射时是向外面的,因此“发”又引申为离开、送出、表达出、显露出等含义;同时,“发”还引申为出发,后进一步引申为开展、散开、揭示、起程等含义。“发”读作四声f时的繁体字是“髪”,表示头发或毛发 f:百发百中一言不发意气风发先发制人 f:间不容发千钧一发2.编写故事张志公认为,“韵语读物”是古人设计的一座跨越口语和书面语之间那条鸿沟的桥梁。7传统语文教育中,学生需要在完成集中

16、识字后进行随文识字,将识字教育与思想文化和知识积累结合,以实现识字向书面语的读写的过渡。教育教学研究200_从内容看,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典故、名物故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课本内容大多与儿童生活日常相隔太远,学生难以理解,也无法学以致用;部分内容宣扬的封建礼教观念,已不再适用于当代中国社会。加之其高度凝练的文本,很多故事以三言两语简单概括,如果没有丰厚的古文素养,教师难以理解与传授文本背后的故事与价值指向,因此要选择、整理、改编蒙学教材读本的故事,使其符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传承并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从语体看,传统语文教材大多是为文言文、书面语学习服务的

17、,对海外华裔儿童来说,语言教学还需要与现代汉语接轨,处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同时不应忽视口语训练。因此当代华文教育要以千字文为蓝本,筛选改编相关的神话、历史、传说故事,有效利用千字文的文化性、知识性、故事性特点编写现代汉语阅读语料,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内容上与当代中国生活相贴合,为华裔儿童中文教育探索新的方向。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文字故事与视听素材相结合,打造融合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电子读本。四、结语明代学者吕坤的社学要略中提出:“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8在以蒙学教材为蓝本的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始终贯穿全程。取哪些文本作为蒙学教

18、育课本内容,在文本中选取哪些汉字,如何编好课文、传播中华好故事,如何将字理用于汉字阐释,如何发挥汉字的核心作用,如何创新练习形式这些都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在系列推文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们需要及时跟进学生与教师反映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让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真正作用于汉语教学的实践。当代华文教育要进一步挖掘传统蒙学教育资源,梳理古代童蒙教育的经验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在经典材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内容,为应用传统语文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除千字文外,中国其他的童蒙教育也值得研究,如何使传统蒙学教材与当代中国相适应,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是海外华文识字教育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 陆俭明.

19、对汉语教学要有这样的认识 J.语言战略研究,2016(2):77-82.2 李宇明,施春宏.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 J.中国语文,2017(2):245-252,256.3 7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 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70-71.4 陆俭明.关涉国家安全的语言战略实施中语言文字基础性建设问题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7-64.5 李运富.汉字学新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17.6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54-263.8 陈宏谋.五种遗规 M.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48-50.(责任编辑:向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