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249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3 年 7 月知 与 行Jul.,2023总第 63 期 第 4 期 Cognition and Practice Serial No.63 No.4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收稿日期2023-06-2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党的二十大专项研究重点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JE1422124);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Y2021-04)作者简介李春燕(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

2、究。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李 春 燕,孙 文 祥,康 硕(黑龙江工程学院 昆仑旅游学院,哈尔滨 150400)摘 要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家范、家训等家庭典籍为特征,历史文化悠久,特色鲜明。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道德教化功能,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立志教育、修身教育、处世教育等诸多方面。高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性教育的殿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依旧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整合家训文化资源,实现与高校思

3、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加强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讲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本领,有助于将传统家训文化思想精髓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做人准则、优化育人管理,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词传统家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方法;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4-0005-072023 年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

4、们在新时5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1中华民族素来有守祖训以正家风的文化传统,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强调“重德修身”是中华民族的特有之处。家训,是古代族权与父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统宗法社会,父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其表现形式较为丰富,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的,也有祭祀用品、饰物、建筑等具体实物的,用以处理家庭事务、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族矛盾的一种言行准则。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德育方法。习近平总书

5、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关键。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道德教化功能。新时代,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一、传统家训文化的基本内核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德育,北宋时期司马光曾用一段精辟的论断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表达。“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资治通鉴周纪一)重视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至帝王将相、大哲圣贤,下至文化名人、黎民百姓均为社会教化作出了相应贡献。传统家训

6、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存有大量种类繁多、脍炙人口的家书家训,体现着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传统家训文化借助于帝王家族、官宦名臣、商界翘楚乃至庶族百姓的家训、家学、家诫等,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宏大叙事之中,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特质。我们可以从承袭下来的经典典籍中梳理出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脉络。(一一)传传统统家家训训德德育育思思想想的的立立志志教教育育传统家训十分重视“立志”教育,“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司马徽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人无志,非人也”(嵇康家诫)。可见,古人注重树立远大的志向、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家训中也详细地记载了贫困不

7、失志向、勤奋向学的故事。今日,我们时常谈及目标教育、理想教育,传统家训中的“立志”大体与之相当。传统家训认为君子须先立志,唯有先立志才可朝着目标勇往直前。在家训的多部经典著作中都阐明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在学而优则仕的中国古代社会,成学亦被作为衡量人生的重要标准之一,成学往往与立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立志可为约束自身提供方向、为建功立业提供精神滋养。传统家训中将立志作为人的精神指南,要先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迈进。立志往往与有恒结合在一起,突出立志有恒对于成就学业的重要性。二程有言:“学者必志于大道,以圣人自期,而尤有不至者焉。”这里“大道”指经世治国之道,学者应有学习经世治国之道的志向

8、,用圣人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做到这般,还有不能够达到、不能够实现的吗?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理想和方向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曾引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来加以说明。新一代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唯其如此,国家才能有前途、民族才能有希望。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理想信念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立志”与理想信念融通,以期丰富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6(二二)传传统统家家训训德德育育思思想想的的修修身身教教育育传统家训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心目标是为了宣传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思想。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9、,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于治国而言,“修身”“齐家”起到基础性作用。中国古代家训通过修身养德、修身养性方式注重对子女道德品格的塑造及理想人格的养成。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修身”几乎居于首要位置,旨在通过修身培育子嗣的道德品格,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愿望。传统家训中关于修身的条目涉及较多,包括勤勉好学、自强不息、宽以待人等诸多方面。儒家思想认为,德乃立身之本,若要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君子无愧天地,务须修身立德。古语有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3传统家训中两件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即为修业和进德,这是两项基本的道德准则要求,修身教育始终是传统家训最重要的内容。管子权修中说:“

10、家者,人之本也。”在古代家庭教育中,修身方面的日常行为要求在不同家训中也多有记载,如,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曾国藩家训中的八字诀,“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的“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上述家训内容意在劝诫家庭成员要克己修身,仁爱为善。传统家训中所表达的道德品质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光辉,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提供了可依据的参考范本。(三三)传传统统家家训训德德育育思思想想的的处处世世教教育育所谓处世就是如何与所生存的外部环境共处,在平日交往中如何与他人相处。传统家训同样重视处世之道,强调要结交

11、君子、远离小人,交友须慎、宽容大度。明人杨继盛、清人张履祥在杨忠愍公遗笔训子语中曾对交友标准作了重点强调,与之肝胆相交者应是喜读书、为人忠厚老成、肯学好的人,与这样品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自然也会成为一个好人。张履祥在教导子嗣时强调至于师友,要择之又择,慎之又慎。传统家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交友对于整个人生的重要意义,蕴藏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如今,人生在世都不可能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势必要与人相处、待人接物,如何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处世准则和处世技巧。传统家训往往都是长辈结合自己的体验与亲身经历向子孙后代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

12、。谦恭也是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更被运用在处世哲学之中。古人时常告诫子女,如若他人超越了你,不要有嫉妒之心,要加以敬重;如果他人不如你,也不可轻贱待人,要谦让之。中国自古便重礼,当发生利益矛盾冲突的时候,礼让、谦让无疑是化解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亦是处世之要,传统家训在处世方面更是秉承了中华民族积淀于血脉深处的“和合”理念。“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大道”(尚书虞书大禹谟),唯有懂得谦让、懂得包容才能实现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才能实现共同进步。传统家训文化富含着处世良方,凝结着祖辈的人生智慧,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内在契合性。基于此,

13、使得传统家训文化具备了可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二、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5于一个民族7而言,文化是“根”、文化是“魂”。传统家训文化包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历经岁月沉淀越来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可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启示。(一一)继继承承和和弘弘扬扬中中华华优优秀秀传传统统文文化化的的现现实实需需要要每个国家和民族

14、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的精神基因,这种特有的文化基因蕴含在该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从而形成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不曾断裂的文化存在,更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我们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源于我们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而倍加重视。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丰富的哲学思想,描述了古今通用的

15、德育范式,是中华民族的先辈在培育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在持家育人的具体实践中所总结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在此背景之下,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碰撞所产生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亦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多元激荡的文化中,中华文化何以站住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传统家训德育思想蕴含着“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修己安人”的处世哲学通过千百年来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依据,传统家训作为其重要组成

16、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传统家训德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目标高度契合,将传统家训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育人功能,可以开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良好局面,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二二)提提升升高高校校思思想想政政治治教教育育有有效效性性的的现现实实需需要要文化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 年 9 月 1 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

17、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6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铸魂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的教学实践过程,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采取点、线、面的教学策略,是典型的直接、在场、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高效、便捷,是心灵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

18、利于让学生感知其亲和力,不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诚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包含很多层面,其影响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包含师资、教材、教8学资源等。若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一味枯燥灌输恐怕收效甚微,必须将其融入到生活之中,融入到实践之中。家校协同育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传统家训起源于家庭,家训首先重视的便是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积谷防饥,积德防老”(琵琶记谏父)其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思想内容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润物细无声地涵养大学生道德修养,可以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有

19、效性。(三三)涵涵养养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核核心心价价值值观观的的现现实实需需要要如前文所述,传统家训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内容及蕴藏的思想理念可以真实地反映中华文化前进的方向,其中不乏对于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对于家国情怀的不懈探索、对于高尚品德的孜孜追求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精神源泉,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三个不同层面即个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取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练地表达出来,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纽带提供基本遵循,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和准则。新时

20、代新征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应被积极且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泉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而其中许多传统美德又来自家庭或者家族的道德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形成了重家风、齐家规、严家训的家庭道德教育体系。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教育并不是十分地发达,每个人的教育均离不开家庭,家庭抑或是家族便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道德教育。古代社会许多家庭、家族的道德教育基本都遵循儒家核心价值观,并且将儒家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职志,内含着爱国爱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廉洁正直、勤学简朴、耕读传家等思想,上述内容内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由此可见,传统家训

21、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同质同根的伦理契合性,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进一步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引领性,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精神品质、文化素养的提升,引领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三、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本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原则推陈出新。传统家训文化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鲜

22、活的素材,整合传统家训文化资源,发挥其当代功用。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领域,提升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均可促进传统家训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一一)整整合合传传统统家家训训文文化化资资源源,实实现现与与高高校校思思想想政政治治教教育育的的有有效效融融合合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方面,要在传统家训文化中选择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相匹配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范本的基础上增加传统家训文化资源,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9富。传统家训文化博大精深,关于传统家训的研究成果数量

23、之多,蔚为壮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古代家训类著作多达 117 部,呈现形式各异。传统家训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几个时期,从秦前期到清末,不同时期的家训各有其特点,我们应挑选有效典例,汲取文化之大成,在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家训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不限制其具体表现形式,不可破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教育环境,避免文化内容以“单刀直入”的方式融入,遵循融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领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政治立场和“守诚信,崇仁爱,求大同,恭谨自律”等思想主张,增加政治文化思想元素,增强教材的政治思想性。另一方面,应基于多重维度和视角来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家

24、训文化的内在关联,依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目标,将传统家训文化更好地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教学中亦可引入名人事迹、古训名言、成语、典故等。如,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相结合;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相融合,增强课程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传统家训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传统家训文化资源,将其有选择性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高尚道德品质。(二二)发发挥挥网网络络新新媒媒体体优优势势,拓拓展展高高校校思思想想政政治治教教育育有有

25、效效载载体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7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于当代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讯的首要选择。可以合理使用网络数据工具统计大学生对于传统家训文化的了解程度、认知程度、把握程度,以此分析出学生所喜爱的传统家训文化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这样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使其成为承续传统家训文化的一条新途径。建立视频公共网站等,通过喜闻乐见的多种方法,向大学生展示传统家训文化,激发同学们

26、的兴趣和爱好。网络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便捷性和开放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视传统的教育方式,更要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智慧平台传统家训文化资料库,借助图文、音频等形式,运用 APP、公众号等方式推送给学生,同样也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良策。此外,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关于传统家训文化的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以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传统家训文化的热爱之情。(三三)加加强强思思政政师师资资队队伍伍建建设设,提提升升讲讲好好高高校校思思想想政政治治理理论论课课的的本本领领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7、,弘扬传统家训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倡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传承传统家训文化的实践活动之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做到“信道”进而“明道”,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前,自己首先成为先受教者,然后再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引路。高校思政教师是教材话语体系的传授者,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8。“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如前文所述,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01天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

28、“学”的水平,而后,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高校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拓宽知识视野,掌握传统家训文化相关知识,将先人的理念智慧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授业过程中熟练运用在传统家训文化中汲取的知识养分、生动案例,讲好、讲活思政课,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在传统家训文化的学习中领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了中华民族一张亮丽的名片,传统家训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步入新时代,用现代的表达方式赋予传统家训文化新

29、的时代内涵、激活传统家训文化优良基因,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方面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当代大学生血脉深处,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践行和弘扬传统家训文化的实践活动相互补充,使学生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参 考 文 献1 习近平.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7(02).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3 刘欢欢,鲁杰.传统家训文化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86.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6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6.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8.8 蔺庆春.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N.人民日报,2022-08-08(05).责任编辑:杜 娟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