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考点清单,广西三年中考,常考类型剖析,末页,目录,首页,课堂过关检测,备考试题精编,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分子和原子,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_,、,_,和,_,构成的。例如金刚石由原子(或碳原子)构成,水由分子(或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或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微观粒子的性质及应用(,高频考点,),微观粒子的性质,应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_,,且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桂花十里飘香,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闻香识茶等,很小,不断运动,微观粒子的性质,应用,分子、原子之间有,_,,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温度降低,间隔变小,气体液化,物体的热胀冷缩,将,a L,水与,b 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间隔,2.,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A,烧杯中滴入酚酞,A,烧杯中溶液,_,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到,A,烧杯溶液中,使溶液变红,将,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另一个大烧杯罩住,并放置一段时间,A,烧杯中溶液,_,不变色,变红,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如水受热蒸发时,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2,)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如:,(,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分子是由,_,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_,的最小粒子,,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性质,原子,想一想:,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吗?,不是,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还可再分。,考点二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高频考点,),原子,_,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_,电荷,原子核,_,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_,电荷,_,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负,质子,正,中子,质子数,想一想:,是否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不是,大部分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只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高频考点,),(,1,)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电子数,原子核,(2),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原子,一般,_ 4,个(,H,、,He,、,B,除外),_,不稳定,少于,失电子,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非金属原子,非稀有气体原子,一般,_ 4,个(,H,、,He,、,B,除外),_,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_,个(氦为,_,个),不易得失电子,稳定,多于,得电子,8,2,【,特别提醒,】,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若,n,4,,该原子容易得到,8-,n,个电子,化合价为,-(8-,n,),,可以根据此规律借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3.,离子,(,1,)定义:,_,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带,_,的原子,,如钠离子,_,(,填离子符号,下同,),阴离子:带,_,的原子,,如氯离子,_,带电,正电荷,Na,+,分类,负电荷,Cl,-,(,2,),表示:,_,表示:,_,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镁离子,(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构成微粒间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粒子符号表示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离子符号表示,如,Cl,-,5.,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核电荷数,考点三 元素,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特别提醒,】,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氧、硅、铝、铁,(,2,)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按由多到少的顺序),:_,。,(,3,)分类:目前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非稀有气体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两大类。,(,4,)元素符号的书写:由一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宏观表示,_,;微观表示,_,。,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能表示,_,;如,2O,表示,_,。,氧元素,一个氧原子,微观意义,2,个氧原子,核电荷数,7,2.,元素周期表简介,(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_,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2),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_,个周期。其特点为: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但电子层数相同。,一个族,18,16,(3),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_,,共有,_,个纵行,,_,个族,其中,_,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其特点为: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高频考点,),8,、,9,、,10,重难点突破,(,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命题点,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判断,命题解答:,元素,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石”字旁,液态非金属:“氵”字旁,气态非金属:“气”字旁,命题点,2,元素周期表中的数量关系,命题解答:,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多;,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由,1,逐渐递增至,8,;,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元素由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易错,),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是广西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纯文字或微观示意图的形式在选择题中呈现,也会结合图片在填空题中呈现。常考查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相关现象,,涉及的考查内容主要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最多);分子间有间隔及受热时分子间间隔的变化;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1.,(,12,桂林,)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易错分析,】,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温度高运动速率快,温度低运动速率慢。水结成冰时,分子间隔变小,分子运动速率变慢,但不会停止。,变式练习,1,(,14,海南,)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D,变式练习,2.,(,14,钦州,9,题,2,分,)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可得到汞和氧气。这说明了,(),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析,】,氧化汞粉末受热分解后生成汞和氧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由此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D,正确。,变式练习,2.,(,创新题推荐,,14,河北,)下列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C,类型二 微粒结构示意图,微粒结构示意图在广西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方式有: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判断所得信息的正误(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元素种类的判断(金属、非金属);粒子类型的判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例,2.,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阳离子,B.,阴离子,C.,原子,D.,分子,【,解析,】,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2+8+6=16,),所以该微粒表示的是原子。,C,变式练习,1.,(,14,临沂,)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3,B,8,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_,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填序号)。,(,3,),D,中,x,_,。,(,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MgCl,2,【,解析,】,(,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A,、,B,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A,、,B,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图中,A,、,B,、,C,、,D,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2,)由图可知:,B,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故,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3,)由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4,)由图可知,,A,与,C,分别为镁元素、氯元素,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变式练习,2.,(,14,梧州,19,题,2,分,)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和 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是,(),A.Na,2,O B.NaCl,C.Na,2,S D.CO,2,C,【,解析,】,中质子数为,11,,是第,11,号,元素为钠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合价显,+1,;,中质子数为,16,,是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合价显,-2,,故钠元素与硫元素化合时,需要,2,个钠原子和,1,个硫原子,其化学式为,Na,2,S,,故选,C,。,变式练习,3.,(,14,崇左,9,题,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信息示意图,由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 g,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解析,】,元素名称“氯”有“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B,错误;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C,正确;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错误。,变式练习,4.,(,15,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解析,】,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微粒,其核电荷数(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A,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B,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C,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D,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选,A,。,类型三 元素、元素周期表,(,易错,),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是中考的热点考查内容,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呈现。考查角度主要有:结合某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考查对元素种类及化学性质的理解;给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考查元素及元素周期表规律等相关知识。,例,3.,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镉的原子序数是,48,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C.,镉的元素符号是,Cd,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B,【,图解,】,【,易错分析,】,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比值,其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变式练习,1.,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9.00,10,非金属,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_,,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原子序数为,1,、,7,、,8,三种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它属于,_(,填“酸”、“碱”或“盐”,),。,HNO,3,酸,【,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得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9.00-9=10,,氟的偏旁部首为“气”,属于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1,、,7,、,8,的三种元素分别是,H,、,N,、,O,,所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属于酸。,变式练习,2.,(,14,玉林,23,题,5,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图回答相关问题:,7,失去,金属,(,1,)氮原子核电荷数是,_,。,(,2,),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由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4,)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Na,2,S,增大,【,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氮元素原子序数为,7,,则核电荷数为,7,。(,2,),11,号元素是钠元素,根据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根据钠元素的名称可知,其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3,)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由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S,。(,4,)观察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