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诗歌、小说、杂文、书信等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用各种体裁的作品阐释了他的生活教育思想 ,因此 ,研究陶行知的作品及其蕴含的文艺美学思想不仅具有文学价值 ,也有利于全面把握他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文艺美学思想与他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联系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哲学观来研究他的文艺美学观。自1936年萧三发表《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至今,陶行知诗歌研究时断时续70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旨趣,由政治和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到文学世界的还原,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动态做一分析述评,力求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作为重要诗人的历史地位。上世纪30、40年代,陶行知的诗歌经常发表于《申报》、《生活教育》、《救国时报》、《新华日报》等报刊上,1933起,上海儿童书局先后为他结集出版了四部诗集:《知行诗歌集》(1933)、《知行诗歌续集》(1935)、《知行诗歌别集》(又名《清风明月集》,1935)、《知行诗歌三集》(1936) 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在陶行知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寄托着诗人开启民智的伟大理想,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通过对陶行知诗歌的归纳和分析,明确了陶行知秉持教育性、战斗性、大众性的诗歌创作理论;同时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揭示了陶行知诗歌语言的原生性和艺术性的特质。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优秀的大众诗人。“与其说他是教育家,不如说他是诗人更好了,因为,他的生活,他的做人,都可使他是一位伟大而真实的诗人。”[1]1918年—1946年间,陶行知共创作诗歌近千首,是个高产的诗人。他的诗歌大都收录在1991年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
冯军. 陶行知的诗歌理论和诗歌语言实践[J]毕节学院学报, 2011, (02) 潘清河. 走进行知诗歌世界——读陶行知诗歌有感[J]. 生活教育, 2008, (12) . 凌瑛. 浅谈陶行知诗歌特色[J]. 生活教育, 2008, (09)
[1] 张敏生. 陶行知诗歌浅议[J]. 运城高专学报, 1993, (01) .
[2] 潘清河. 走进行知诗歌世界——读陶行知诗歌有感[J]. 生活教育, 2008, (12) .
[3] 张正元,唐皖宁. 论陶行知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3) .
[4] 李刚. 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上)[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 (02) .
[5] 凌瑛. 浅谈陶行知诗歌特色[J]. 生活教育, 2008, (09) .
[6] 王文岭. 陶行知诗歌的历史解读[J]. 生活教育, 2006, (06) .
[7] 许向峰. 苍凉时代的“人民经”——浅谈陶行知诗歌的“教育气韵”[J]. 生活教育, 2006, (03) .
[8] 邓星明 ,罗龙炎. 陶行知诗歌创作初探[J]. 九江师专学报, 1985, (Z1) .
[9] 张鸣年. 陶行知诗歌理论之理性思索[J]. 黄山学院学报, 2002, (04) .
[10] 王晓龙. 弥散在陶行知诗歌中的教育[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1] 王文岭. 陶行知诗歌的历史解读[J]. 生活教育, 2006, (06)
[2] 周晓平. 陶行知立木牌[J]. 人民教育, 1988, (02)
[3] 王培. 陶行知诗歌的教育魅力[J]. 生活教育, 2006, (03)
[4] 卢勤. 四块糖果[J]. 童话世界(A版), 2006, (12)
[5] 潘清河. 走进行知诗歌世界——读陶行知诗歌有感[J]. 生活教育, 2008, (12) [1] 王文岭. 陶行知诗歌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 (02) .
[2] 张正元,唐皖宁. 论陶行知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3) .
[3] 王文岭. 陶行知诗歌的历史解读[J]. 生活教育, 2006, (06) .
[4] 俞润生. 从陶行知诗歌看他的教育思想[J]. 江苏教育, 1981, (10) .
[5] 张鸣年. 陶行知诗歌理论之理性思索[J]. 黄山学院学报, 2002, (04) .
[6] 吴奕宽. 陶行知儿童诗歌管窥[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89, (01) .
[7] 韩富叶. 陶行知诗歌得失谈[J]. 现代语文, 2004, (06) .
[8] 周洪宇. 陶行知的教育诗[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4, (01) .
[9] 凌瑛. 浅谈陶行知诗歌特色[J]. 生活教育, 2008, (09) .
[10] 许向峰. 苍凉时代的“人民经”——浅谈陶行知诗歌的“教育气韵”[J]. 生活教育, 2006, (03) . [1] 胡晓风. 圆陶行知诗歌全集之梦[J]. 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会讯, 1996, (Z3)
[2] 韩富叶. 陶行知诗歌得失谈[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004, (06)
[3] 王培. 陶行知诗歌的教育魅力[J]. 生活教育, 2006, (03)
[4] 许向峰. 苍凉时代的“人民经”——浅谈陶行知诗歌的“教育气韵”[J]. 生活教育, 2006, (03)
[5] 杨月明. 唱给大人听的小儿歌——陶行知教育诗歌浅赏[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0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