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周庄水韵》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48673 上传时间:2025-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周庄水韵》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周庄水韵》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游记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周庄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的意义就不仅在欣赏、旅游的价值,更应该是我们汲取民族历史文化营养的脐带。课文包含一种韵致,两相联系,三次游历,四个画面,四种方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初二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4)学会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感受。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4)增强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祖国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2)引导学生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出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2、难点: 走出文本,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五、教学策略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游记散文的基本知识。采用通读、讨论、交流见解、归纳总结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好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按照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心理规律教学。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揣摩,最后整体评价。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始终注意阅读探究的方向——文本,在平等的对话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周庄,走出文本,评价周庄。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阅读中能知人论世,对课文做出评价,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六、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为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周庄图片,突破想象难关,以期利用网络资源,制做多媒体课件,发挥网络信息量大创设情景生动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缩短了语言与联想的距离,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与学互动设计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多媒体应用分析 设计意图 课 前 准 备 全班同学分成六组布置他们搜索:周庄的自然景观资料(包括图片、照片、风光片等)和人文历史资料(包括周庄的历史风土人情、神奇传说等),以供课堂展示。 培养学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技能,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 前 激 趣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什么?我的身份是什么?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 融洽师生关系。 创 设 情 境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为世人所称道的奇山异水,它们犹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花团锦簇之中,今天,我们采摘了其中一朵,一起来领略它迷人的风采。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对比画面。 [播放课件] 播放中国丽江、周庄的几幅对比画面。以“高山流水”“泉水叮当”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谈感受。 [提问]:这段几幅对比画面描绘的是我国哪两个著名风景区的美丽风光? 明确:中国丽江、周庄 [导入解说]:李健吾作品中有一句话:“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那么,作为古色古香的古城遗址的旅游胜地,如果没有水,也是一种美中不足,似乎少了一种韵味。如果说中国云南的丽江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那么,江苏苏州的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则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三分水,一分桥,一半是旧城”,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演示]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今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走进《周庄水韵》[演示],一起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利用中国丽江与周庄风光片对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出示赞颂周庄文字说明 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将周庄与中国丽江的风光片对比,指导学生欣赏完图片后,作文字说明,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周庄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 整 体 感 知 走 进 文 本 [课件演示]出示教学目标 师引导:大海航行靠舵手,有了学习目标我们的学习就有了方向。 [讲授新课]:[走近周庄] 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介绍周庄。 启动课堂竞赛,给第一个回答问题的(男、女)同学加上一颗星。 师补充介绍周庄的相关资料 [播放课件]介绍周庄的视频及相关图片 [配乐朗读,课件播放周庄的图画] 学生“听读”课文时,教师同时布置“听读”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教师播放的“图画”及“听读”到的课文内容,在听完朗读后,完成下列初步感知的任务。 [课件演示] 第一板块 朗读 说思考的话 [出示问题]问题一:“听”完朗读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追问]:假如要我们打个比方,你觉得周庄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用不同类型的乐曲来模拟,周庄又像什么? 问题二:那么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小结]:[课件演示] 采用“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的方法。 师:古老而美丽的周庄,令人流连忘返,于是作者三次游历周庄,但每次游周庄的季节不同,自然感受也不同。第一次游周庄给作者的感受是:“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的感受是:“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第三次的感受是:“仿佛进入了梦境。” 幻灯片播放教学目标使其更加清楚直观,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大多数学生未去过周庄,播放介绍周庄的相关资料,给学生以形象认识。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件阅读问题并思考。 采用“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的方法。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便于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和品味 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 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听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也为学生自己朗读做好示范。 学生带着问题听伴乐朗读更有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对作者写作思路及感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把握。 局 部 品 味 对 话 文 本 [课件演示]第二板块 选读 说积累的话 [课件出示问题]不管是水墨画、版画还是油画,它们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韵味。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并做简要的分析。 师适时鼓励:看看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诵读魅力。大家最想听谁朗读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喜欢的文段、文句,组内讨论交流感想,全体师生共同赏析。 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精彩作答鼓掌) 师引导: 走进节日的周庄,一步一景,步步生花,恍惚间,我们已然得到了最美的享受,最舒服的体验。 [方法小结] 师:在我们学校的墙体标语上有这样的两句话。[演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今天我再送给大家一句话,[演示] 方法比一切都重要 记住: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总结出 用词的准确、生动与丰富 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 语言的音韵美 描写手法的多种多样 多媒体出示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升华,共同进步。 多媒体展示, 帮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更引导学生体会涵咏清新优美的语言之下的古风新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感受。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民主的气氛。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出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运用赏识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形象的把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进一步突破。 合 作 探 究 演 读 文 本 [课件演示]第三版块 演读 说创造的话 [课件演示]结合我们课下搜集的有关周庄的资料、图片,结合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周庄图片,仔细演读文中描写周庄水韵的句子,假若你是周庄形象大使,你将如何把周庄介绍给游人,如何打动游人?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内经过评判,推荐一名学生作形象大使,对周庄进行介绍 要求:以周庄主人的身份进行介绍,表达通畅,感情丰富。 最后掌声鼓励,让同学们学会为自己喝彩。师生点评,成果交流,进行汇报,补充,评价总结最佳小组。 看同学们说的这样精彩,有人也忍不住想说说,可以吗?不过不是我,是他们[课件视频播放] [小结]蓬莱仙境,海市蜃楼,虽然虚无缥缈,却让人无限向往;周庄,也是人间的仙境,古色古香的建筑,粉墙花窗,造型别致的小桥,古老的石板小道,更有那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河,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迷离闪烁,那将是怎样的童话般的世界啊!于是有人畅想周庄的未来。 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播放下载的导游视频,既学习如何表达,又进一步加深周庄印象,激发学生对周庄的向往。 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同时无意识激发记忆。 学生激情演说,进一步体会周庄的神韵和魅力。 发展智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解决学习重点。 创设优美情境,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整 体 评 价 走 出 文 本 [课件演示]第四版块 研读 说辩论的话 [课件展示]两幅未来周庄图,一幅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木橹轻摇,一幅高楼大厦林立、马路宽阔、水星点点。让学生对比讨论,哪一幅更适合周庄的未来?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辩论,做出评价。 出示两幅未来周庄图,促使学生走出文本,思考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保护优秀古典人文景观的意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分析,对问题自由辩论,并以此了解更多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课堂小结 [课件演示]我的收获 提示:课文包含一种韵致,两相联系,三次游历,四个画面,四种方法。 现在请把你们的收获写在白纸上,希望大家把这个小礼物回馈给我,把你学习的收获,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写在上面,老师希望与你们交流,分享大家收获的快乐。 评出优胜,并对他们表示祝贺 [总结]这节课,我很希望带领大家随作者走进周庄,能够从中得到最美的享受,最舒服的体验,能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我很希望看到大家竞赛意识的高涨,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用我们的目光,我们的智慧去解读这篇文章。如果这节课能带给大家这样的感觉,我就满足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周庄占尽水乡之风流,我们也一定会占尽人才之风流。正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示提示,让学生有的放矢。 学习成果总结 教学目标反馈 总结全课,主要突出重点、难点 跟踪反馈 1、网上神游: 利用网络了解周庄、了解水乡古镇。 2、实地旅游: 有空去周庄、丽江……这些水乡古镇走一走,体会古镇“水韵”之美,沉浸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中仔细品味那种心境。 3、书中遨游: 到图书馆泡一泡,读读赵丽宏、冰心的散文让充满诗意的美好语言熏陶我们的心灵,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周庄水韵》这类很棒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课堂延伸 出示学习建议, 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建议,指导学生的课下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拓展思维,扩大视野。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堂课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学的进程先后出示了周庄的画面投影,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并恰当地播放了配乐朗诵,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亲自上网搜集整理有关周庄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在Internet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始终沉浸在周庄美好的意境中。整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始至终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不断地“动口”朗读和讨论,特别是积极地“动脑”思考和领悟,四种关系(师生关系、讲练关系、知能关系以及主次详略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整堂课的组织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都体现得比较好,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融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