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油田井下作业管杆同步固定装置论文
摘要: 管杆同步固定装置和管杆同步提捞装置在处理抽油杆在井
口位置断脱、 油管连同抽油杆在井内同时断脱的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
用,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目前,在常规抽油机井检泵作业维护时,经常会遇到抽油杆在井
口位置单独断脱、 或抽油杆连同油管在井内某一位置同时断脱的问题。
运用常规的作业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需要由常规处理
方式向技术革新处理方式进行技术工艺性的改进, 使其对安全作业施
工提供安全有效、省时省力的技术支撑。
一、常规处理方式及存在危害
1.1、遇到抽油杆在井口起出位置断脱,油管起到抽油杆断脱部
位时,经常由于受到井架高度问题的限制,油管总是无法上提至井内
露出抽油杆断头位置的高度。 目前现有的常规处理方法是先将抽油杆
在相应水平位置锯断一道横向豁口,游动滑车上提油管至一定高度,
用麻绳牵引油管公扣至抽油杆锯口的相应位置, 用油管下放时的自 利
身重量使抽油杆杆体压断,然后在井内抽油杆体上打牢方卡子,用吊
卡将抽油杆提拉至下一个抽油杆接箍的位置, 打好插板才可进行常规
的起抽油杆操作。该操作时间较长,费时费力,锯抽油杆时产生的火
星容易和井内散发的可燃气体发生燃烧反应, 牵引抽油杆时产生的反
弹力量容易造成物体打击,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被下压断
裂的原可再用抽油杆,由于杆体受压弯曲变形,无法进行修复使用,
还会造成下井材料成本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有待于使用技术革新
的方法加以解决。
1.2、遇到油管连同抽油杆在井内同时断脱,且鱼顶为抽油杆断
头的问题。一般常规采用先打捞上部的抽油杆,再打捞下部的油管的
方式进行打捞,至少需要两次打捞工序才能完成作业施工,施工效率
较低,施工周期较长。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打捞过程中经常发现抽油
杆上端露出油管的部分弯曲变形, 使用现有的打捞工具无法进行有效
打捞,给作业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影响下步施工工序的有序进行。
针对这一问题,也急待于使用技术革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工具的理论分析
2.1、处理抽油杆在井口起出位置断脱的问题,可以利用技术革
新制作相应的管杆同步固定装置。 起出的油管和井内的抽油杆进行 将
同步固定连接,使得上提起出油管的同时,可以将井内抽油杆同步固
定并提出井筒,直至抽油杆下部的接箍露出,就可进行打叉板、卸掉
连接丝扣、起出抽油杆的常规操作。
2.2、处理油管连同抽油杆在井内同时断脱,且鱼顶为抽油杆断
头的问题。 可以用井内油管和抽油杆之间的月牙形空间作为打捞作业
的插入点,利用技术革新制作相应的管杆同步提捞装置,可以插入月
牙形的目标打捞空间,将油管和抽油杆一次性进行打捞,实现简化、
有效的打捞作业。
三、工具的结构组成
3.1、管杆同步固定装置,主要结构是由油管卡箍头和抽油杆方
卡子组合而成。油管卡箍头内部是设有内螺纹的油管母扣,可以与油
管端头油管公扣外螺纹相互配合, 卡箍头侧面位置设有一道能够容纳
抽油杆本体通过的纵向豁口结构,豁口的宽度大于抽油杆本体直径 2
毫米至 4 毫米。抽油杆方卡子是相对的左半卡和右半卡所构成的,左
半卡和右半卡之间设有与抽油杆本体适配的圆形卡孔, 卡孔中心与卡
箍头中心必须保持同轴,左半卡焊接固定在卡箍头大端端面上,左半
卡上的半个卡孔的开口朝向与卡箍头侧面的纵向豁口朝向保持一致,
右半卡与左半卡可以用两条连接螺栓进行连接, 用于固定插入卡箍头
侧面的纵向豁口的抽油杆本体。
3.2、管杆同步提捞装置,主要结构是由上接头、矛杆、卡瓦牙
和限位筋组合而成。 上接头上部为普通钻杆母扣螺纹或普通油管母扣
螺纹,下部连接在竖直的矛杆的上端;矛杆本体左右各设有一个上下
错开的周向呈 180 度相位的卡瓦牙, 矛杆前后各设有一个竖向的径向
向外突出的限位筋;两个限位筋周向呈 180 度相位,整体为一轴线竖
直的上大下小的椎体形状。
四、工具的现场使用方法和可观效益
4.1、 在油管起到抽油杆断脱部位时, 油管卸扣看到抽油杆后, 将
将抽油杆由纵向豁口穿入卡箍头, 卡箍头油管内螺纹与卸下的油管 将
外螺纹进行连接, 后将左、
然 右卡子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抽油杆本体,
实现管杆固定连接、同步提升,提至抽油杆接箍的位置。过程中一次
提不到杆接箍位置,可固定抽油杆,松开左右卡子并下放油管,再紧
固左右卡子整体提拉,直至提到抽油杆接箍的位置,进行卸开抽油杆
连接螺栓, 同步起出油管和抽油杆。 该操作过操作时间短, 省时省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