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84144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背诵全诗。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 三、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第一节:回溯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第二节:叙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度解读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中表现哪些情感? 明确: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4.“飞天”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5.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明确: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6.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明确: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7.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8.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第三步,背诵课文,个性解读 1.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了本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固趣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诗歌先抑后扬,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布置作业: 预习《外国诗两首》,要求基本理解,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料。 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     舒婷简介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2008年,获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荣誉。 舒婷的故事 笔名的由来 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她哥哥是“书”字辈。《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舒婷与顾城 她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来怀念顾城和谢烨,记录不少小事。其中有一件事——他们一起在北京吃饭,舒婷请他们吃饭,还请了一帮北京的诗人,但只有顾城抢着付钱,尽管他那时连木耳都养不起。他还帮着过去端盘子,而那帮北京诗人只在一般坐着隐隐地看着。 舒婷与谢烨 当时顾城他们过得不好,她拿了些不穿的时髦衣服送过去,谢烨很喜欢,穿着也总念着。 对舒婷的评价与舒婷的写作风格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况军 舒婷的散文叙述轻灵而富有诗意,语言风格机敏、俏皮。——蔡强,张盛爱 舒婷最初一批散文作品是知青时代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如《洁白的祝福》、《梦入何乡》、《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等。不同的是,写那些诗时,舒婷面对紧迫、焦灼的现实压力,而经过时间沉淀,能够比较从容地从往事追怀中提摄更超越具体人事的情思和哲蕴。——蔡强,张盛爱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经典语录   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流金岁月》   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胭脂》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经典语录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舒婷经典语录   无论多豪华的婚礼都不代表幸福婚姻,两个人终生相处和睦与否和筵开几席多少首饰全无关联。――《小紫荆》 已去之事不可留,已逝之情不可恋,能留能恋,就没有今天。――《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不是天使》 我简单,所以我快乐;我平凡,所以我丰富。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的忍耐,已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变形记》 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没有资格走的人最好不要走,否则要回头这个位置已经被人占去,再也没有空隙,闲时闹意气,一点用处也没有,――《曾经深爱过》 生命从来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个多少做到最好,努力的生活下去。――《我们不是天使》 凡事想别人感激,那是必然要失望的。――《故园》 穷是一种心态,你若一辈子坚持自己是穷人,拥有大量金钱也救不了你。――《邻室的音乐》 “你大概误会大学文凭是世界之匙,开启顺风顺水之门,这并不正确。读书目的是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阿修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之一 蔡其矫 这首诗,在句法上借鉴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痛苦。我是战争的声音。……我是饥饿!……我是……被吊死的女人的喉咙。……我是戈雅。”沃兹涅先斯基写的是我和战争的关系,用圆周句式强化对战争的悲伤和愤怒。舒婷写的是我和祖国的关系,也用了这种句式,增加痛苦和挚爱的深度,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 反复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而圆周句式则是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接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两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它可分双成分,三成分,四成分和多成分。这首诗用的便是多成分。 诗一开始就进入高潮,这是舒婷的一贯手法。第一节头两个副句是平衡句,寓有音响和色彩的描绘。三、四句则缩短,不描绘;五句却伸长,行短意紧,强度超过前面四个副句,于是主词(祖国)出现。 第二节开始一反前节方式,直叙,连形容词都不用;三、四句是总结前面,然后主词出现。期盼未来美好的生活的希望。其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指的是祖祖辈辈美好希望的一再落空。 第三节又是一个变化。五个副句分列七行,节奏松紧交错。如果一、二节是写过去(“‘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地面的花朵”),用现在式;这第三节则是写未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也用现在式,这就更富具体性和现实性,承上启下,痛苦上升为希望,于是主词又再次出现。象征着中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写祖国正在走向美好未来。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潮,强烈的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的誓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节头两行,十亿分之一是小,九百六十万平方是大,大和小统一在一起,是对比中的强化,意即“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接下去,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和从我的血肉之躯取去,又是一种对照,从中突出我同祖国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在句法上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便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这才是主题所在。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主词的双重呼句中结束全篇(前三段末的主词都是单一呼句),达到最高潮。描写了作者与祖国命运相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血肉相连,荣辱与共。 诗只有三十四行,却用了十个分号。这些分号内的副句,时长时短,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也是一个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漂亮,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之二 李霆鸣 一提起祖国,人们往往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四大发明、地大物博……以一种貌似豪放实则空洞的虚假,去歌颂祖国的强盛伟大。舒婷反其道而为之,独辟蹊径,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缓深沉的节奏,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在诗人的心中,祖国不再是大而空的抽象,而是饱经沧桑的过去、贫穷凋敝的现实与绯红黎明希望的交织体。作为抒情主体,诗人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诗人既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 这首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同时,表达出经历挫折的一代青年,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心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之三 印文权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一批新人在诗坛崛起。他们在十年动乱中耗费了青春,经历了天真单纯、信仰破灭、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迎来了黑暗与光明交替的历史变革时期;他们不满足于旧的诗歌程式,寻求新的诗美原则,以期表达复杂的感情与独特的个性;他们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诗艺,掀起新诗潮,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审美特征的诗,女诗人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舒婷的《致橡树》为当代爱情诗中人们喜爱的佳作,而其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则以情真意切及构思立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新颖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一、构思新颖,立意深刻。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反过去某些诗歌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赞美祖国母亲的歌,表现经过十年浩劫后人们对于祖国的认识、思考和情感。这首诗写于1979年,一场浩劫刚刚过去,苦难尚记忆犹新,废墟上又升腾着希望,痛苦与欢乐,失望与信仰交织于人的内心。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诗人没有正面铺陈,直接抒情,而是敏锐地捕捉并艺术地表现了祖国人民的这种感受,并别具匠心地把对祖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属于意念性的感受转化成意象的“我”,而后又把“我”转化成鲜明的形象,超越着特定的时空,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复杂的心态迸发出悲怆、激昂的祖国恋歌。这种直接把意念转化为形象的方法,使人耳目一新。 二、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开始,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抒发出诗人为之悲哀痛苦的心情:“我是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然后诗人以拳拳的儿女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诗人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不惜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几多痛苦,几多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造成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三、想象奇特,比喻新颖。   诗中没有直接的议论,而是用了意象化的方法,选择一系列象征性的形象表明“我”和祖国水乳交融的关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形象虽然显得互不连贯,但在总体上却不仅构成了内在统一的美,而且也给读者以更大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写到祖国的历史时,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一系列大胆的想象,概括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则象征了祖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只是世世代代的憧憬千百年来未曾实现,显得新奇准确。在写到祖国的新生时,诗人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作比喻,把生机勃勃的祖国新貌生动地描绘出来。这一组组形象,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与客观事物,与对祖国历史、现实、未来的哲理性认识互相渗透而凝成的意象,这种“意象迭加”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也更广阔,更具有立体感。   正因为如此,《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于1981年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巧用意象,思沉情深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鉴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不论褒扬、还是贬抑诗人的读者,都击节称赞的名篇。郭沫若在《炉中煤》里把祖国美化为年轻的女郎,舒婷则把祖国比拟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以赤子之情向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诗歌的艺术力量不仅在于诗人用新奇意象来关照内心的情感记忆,出格而入理地描绘了祖国深重的灾难与贫困,以及新生的希望,光明的前程;而且还在于诗人把自己摆进历史与未来相交错的现实的中,寓己于形象,对祖国的过去和将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深挚的热爱和献身的决心。全诗四节自然地显示出诗歌思想层次和感情段落的分明。 第一节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诗人在意象的创造和运用上,独辟溪径,首先把“贫穷”“停滞”等这些较为抽象的意念拟人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然后又把这个意象的“我”物化为具体的客观物象,造成意象的“否定式升华”,这就大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那疲惫的歌”“蜗行摸索”又给我们袭来了悲凉的寒意。这是诗人忧患意识的一种表现。“我是干瘪的稻惠,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又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那“深深勒进你的肩膀”“纤绳”形象地勾画出了祖国负重前行的情景。新奇的意象,耐人玩味,层层折射,穷情尽意。这种艺术手法与诗人所要抒写的情思协调一致,尤其是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所造成的通感效果,不仅揭示了诗人心灵世界复杂微妙感触,而且使读者得到了强烈的审美感受,我们的艺术感受潜力,就被这种通感艺术手法充分调动起来,便看到祖国母亲痛苦疲惫的身影,看到了祖国母亲在黑暗潮湿的隧道里潜行爬行的身影,还触摸到了祖国被沉重的纤绳所勒成的伤痕。所以,这一节末尾的一声呼唤“祖国啊”(朗读时要满怀伤痛)就使我们的心灵震慑,声泪俱下。 第二节写祖国与人民的痛苦和希望。诗人将意象的我,还原成贫困、悲哀和希望等这些抽象的意念。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故然是贫困的,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更是悲哀的,但唯其贫困,唯其悲哀,才产生了痛苦的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说“穷则思变”,“要革命就要斗争”,“斗争就有了希望”。“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他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过极盛的世纪,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那实现痛苦希望的途径与答案。节末这句“祖国啊”(朗读时要充满期待)重复的呼喊,含意有了新的变化,既象是渴望从祖国母亲那儿获得安抚和爱护,又象是乞求东方巨龙腾飞的新生。 第三节写祖国的苏醒和崛起,以及我的激情之情。优秀的诗人总是能够熟炼地、恰当地用色彩的笔来表现自己在特定的境界中感情和意绪的变化。列宾说“色彩既是思想”,柯罗说“色彩的运用一定要服从你的感情”。这首诗的一二节写的是祖国的历史重负和巨大痛苦,诗人的感情是悲郁的,沉痛的,诗的色调显得阴冷,暗淡。从第三节起写祖国的希望和新生,诗人的感情变得激动起来,诗的色调也鲜艳起来。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国家又有了新的变化,宗教式的个人崇拜遭到批判,封建余毒被肃清,改革开放的热潮已成汹涌澎湃之势,所有这些无不使诗人感到欣慰和振奋。所以诗歌的格调陡然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给人以清新愉悦的兴奋之感。“簇新的理想”,既是指中华儿女要求迅速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美好愿望,又是指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宏伟目标。“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腐意识,不挣脱“神话的蛛网”就不可能诞生“簇新的理想”,因而这两个意象构成因果条件的关系,“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时空大幅度跳跃,构成了立体交叉的一组喻意。这就全方位地书写了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百废俱兴、气象万千、生机无限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勾画出了新一代的勃勃英姿。他们曾经迷惘过,如今治愈好了心里的创伤,正在思索,正在探求,而且已经跃起在雪白的起跑线上。一声“祖国啊”,在这里流泻出对旧貌换新颜的伟大祖国的惊喜、赞叹、眷恋和爱恋的激情。 最后一节,写诗人忠贞不渝、献身祖国的心愿。“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总和”这两个意象,从人口和国土的角度抒写了“我”与祖国的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诗中的我,不再是小草,也不再是青松的幼苗。而是时代的主人,历史的主人,命运的主人了。正如“凤凰更生歌”中所欢唱的那样“我们更生了”,很自然地将诗中的情绪急遽推向高潮。“你以伤痕……沸腾的我”这一复合意象内涵丰富,概括力极强。它形象地描绘了祖国悲惨的遭遇,又简约地表现了我那种曲折复杂的心灵历程,着重地表达了患难中祖国母亲所赐予自己的养育深恩。于是,诗人以如椽的巨笔将“我”的霹雳炸响的誓言横抹在祖国的蓝天:“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自由,你的荣光!”诗人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才智,甚至肉体和热血;这是赤胆忠心、慷慨悲壮、浩然正气的形象表现。末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复踏中有变化,不仅造成了诗情的回荡,而且有力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使诗歌在高潮中嗄然收束,收下了经久难息的余韵。 总之,这首诗精选一组组意象,回忆祖国过去的贫穷,思索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描述祖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