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745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0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8-9713.2023.03.005闫妍.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2023-05,25(3):282-286.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闫妍(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大类招生赋予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提高大学生兴趣和专业的契合度,“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一专多能的本领,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

2、才奠定基础。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思想引领功能突出、贴近大学生成长实际、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和注重柔性管理等特点。但当前大类招生也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存在差异、入党延续性受影响、党员融入党组织需要加强、党务工作者力量薄弱和党建信息化滞后等挑战。对此,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前移入党工作重心,实行横纵两阶段党员管理模式,培育党建品牌活动,发挥辅导员作用,加强信息化管理,从而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关键词:高校;大类招生;大学生;党建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23)03-0282-05自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3、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颁布以来,很多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改革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先统一招生再专业分流有利于大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但专业分流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为做好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学者进行有益探索,卢飞霞提出衔接党员发展流程、做好院系基层党组织的顶层设计、有效扩大入党积极分子基数及加强培养效果、探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培训班的机制模式等1;刘楠建议开展新生系列党建活动、外聘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讲师和抽调优秀高年级党员支援新生党支部2;雷凯认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行体系、强化推进模式和提

4、升内在动力等方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3。这些研究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流程和党员活动等方面提出积极建议,但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重视程度、党员管理模式、党支部建设对策操作性、辅导员作用发挥与党建信息化方面有待探索。面对新的情况,大学生党建工作要积极适应大类招生带来的变化,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培育品牌活动,发挥辅导员作用,加强党建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和党建工作互相促进,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大学生党建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思想引领和动力保障,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一)加强大学生党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

5、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的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4。高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加强大学生党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收稿日期:2023-03-06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开放课题(Ymu2020yb07)第一作者:闫妍(1977-),女,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栏目闫妍: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第期3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有关培养目的的总体表述,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把高校的人才和理论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当前,大学生呈现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个性化、利

7、益诉求多样化和发展愿景务实化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加强大学生党建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高校中的党支部的重点任务为“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6。高校党支部是联系党中央和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承担重要使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创新的阵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

8、战斗堡垒作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建设角度而言,其发展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二、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大类招生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指高校按照学科门类将同院系的专业合并作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大学生经过12年的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类。大类招生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选择专业,赋予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提高兴趣和专业的契合度。前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有利大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一专多能的本领,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7。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

9、势。这一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独立于高校一系列教育安排,而是需要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党建工作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相应联动,协同推进大类招生改革。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紧跟大类招生改革的步伐,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发展诉求,呈现以下特点。(一)思想引领功能突出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专业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大学生党建工作主动融入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举办讲座、专业教育和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把专业兴趣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投身国家发展建设最需要的行业。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下,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有效衔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党建

10、工作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二)贴近大学生成长实际大类招生背景下,党建工作不仅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积极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专业分流环节,多数高校根据大学生第一年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很多大学生面对考试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部分大学生未能进入理想的专业而情绪低落。党建工作深入大学生实际,把握大学生诉求,通过辅导员和大学生党员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和专业分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党务工作者可指导分流后的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提高班级凝聚力,关注有困难的重点大学生,为大类招生提供组织保障。(三)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为做好大类招

11、生与专业分流,高校教学与管理增加工作环节,大学生党建也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较以往按专业招生,大学生党建工作重心前移。专业分流前后的专业思想教育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软着陆”。随着大学生步入高年级,优秀大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稳步推进至毕业前夕。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伴随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四)注重柔性管理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仅体现在大类招生赋予大学生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也体现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管理柔性化。大学生专业分流以后,党组织及时调整支部设置,将大学生党员按专业编入相应支部,使大学生党员在新

12、支部获得归属感。党支部在支部调整以后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使大学生党员融入党支部,提高支部凝聚力。党建工作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组织建设和支部活283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卷25动中,与大类招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相呼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三、大类招生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大类招生改革给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开创新局面的机会,也带来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专业人数冷热不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存在差异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一般在大二进行专业分流,二级学院在尊重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专业。专业分流的结果导致各专业学生人数和素

13、质差异较大,入党名额和党员质量出现不均衡。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2022年专业分流前,六个班一共279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30名。专业分流以后,金融学专业三个班共131人,财政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各50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8人。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选择金融学专业,少数大学生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分流以后,入党积极分子重新分到六个班,金融学专业入党积极分子最多,其次为财政学专业,再次为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党积极分子占比远低于年级平均水平,出现严重不均衡。成绩高、表现好的大学生集中于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党员比例也高于其他专业,党员素质

14、相对较高。(二)专业分流影响入党延续性,党员发展工作受影响根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要求,年满18岁才可以申请入党。高校新生一般没有党员,大一的党员发展工作主要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专业分流前,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与高年级党支部对接,开展学习和培养工作。专业分流后,入党积极分子按照分流的专业重新编入所在专业党支部,培养联系人相应调整为所在专业的党员。专业分流使多数入党积极分子更换培养联系人,入党考察工作重新开始,可能出现一些培养联系人、支部委员对入党积极分子不熟悉的情况,党员发展流程暂时陷入停滞,党员发展工作受到影响。(三)预备党员融入党组织需加强,党建辐射

15、作用需提升随着专业分流,党员发展工作由新的支部接手,很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新的支部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以往按专业招生时,大学生从一入学就在同一个支部参加学习和活动,他们与培养联系人和支部委员逐渐熟悉,加入党组织后很快融入支部。专业分流以后,党组织进行支部调整,多数预备党员调到新的党支部,他们融入支部需要一定时间。辅导员和支部委员了解预备党员也需要比以往更长的时间,转正考察工作难度加大。同时,随着党支部调整,团支部也重新组建,党支部带动班团一体化建设渠道亟需畅通。党建带团建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党建辐射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团支部的建设效果,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四)党务工作者力量薄弱,未有效满

16、足大类招生精准高效要求大类招生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增加支部调整、档案移交等新的工作内容,对党建工作质量提出更加精准化的要求。但是,大类招生没有增加专职党务工作者数量,党务工作人手少、任务重,党建工作精准化和高效率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专业分流后大学生调整到新的班级,原来的入党材料需要按照专业重新归档,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有的人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材料丢失的现象。另外,有的高校多校区办学,专业分流前后大学生分属不同校区,党务工作者奔波于不同校区,工作难度加大,工作质量有待提高。(五)党建信息化比较滞后,跟不上分流大学生信息变化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党员不仅经历班级调整,而且调整到不同支部。党建工作信息化

17、是应对大学生变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一些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和党员信息库不够健全,党支部信息平台建设亟需完善,有些信息平台跟不上大学生班级重组和支部变动的实际需要。一些高校人工统计专业分流后的大学生党员信息,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滞后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和时代发展。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议高校要针对入党积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遇到的问题,探索有效路径,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提高大学生284闫妍:大类招生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第期3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入党工作重心前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大类招生背景下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要将发展党员工作的

18、重心前移,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一是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对于大一新生的培训,要抢占入学教育先机,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作为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抓好。二是将专业思想教育纳入培训内容。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专业,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主义。建立教工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的联系机制,各专业教师党员介绍专业发展与就业去向,引导大学生志存高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三是重视实践培训环节。做好参观学习、实践报告等培训设计,通过实践育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培训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四是提升理论工作水平。聘请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以大学生喜

19、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二)实行横纵两阶段管理模式,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根据党员发展工作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才能被列为发展对象。因此,大类招生背景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发展对象培养分别处于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两个阶段。为了更好地衔接党员发展工作,专业分流前,建议打破支部界限,各支部选派支部委员和党员代表组成党员发展工作组,对大一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横向管理。每个支部都有党员参与工作组,通过学习和活动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和表现。专业分流以后,入党积极分子按专业纳入所在支部,延续以往的纵向模式。由于横向管理阶段工作组涵盖各支部代表,纵向管理阶段使每个支部都有党员了解入党积

20、极分子的情况,可以对他们继续进行考察和培养,发展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横纵衔接的两阶段管理模式能够持续、深入地掌握入党积极分子表现,推动党员发展工作有效衔接。(三)培育党建品牌活动,提高党支部凝聚力针对预备党员融入支部需要加强的问题,支部要在班级调整最初的黄金期积极开展活动,依托支部活动建立党员联系,加深党员之间的了解。支部活动要树立品牌活动意识,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打造品牌活动。支部借助品牌活动提升支部号召力,调动党员积极性,增强党建工作实效8。高年级大学生党员要发挥积极作用,带动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加强沟通与了解。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将党支部建到“科技小院”,在服务“

21、三农”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探索党建创新和服务社会新模式,成为支部培育品牌活动的有益探索。支部依托创新活动既发挥专业优势,也增进党员之间的联系,切实提升支部组织力9。又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新生党建系列活动之“党的传承日”主题活动,邀请包括院长、知名教授和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候选人等优秀党员代表,给入党积极分子和低年级党员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组织上引导、身边人鼓励和优秀前辈现身说法等一系列新生党建活动,让新生充分近距离接触党组织2。另外,支部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增强党建合力。大类招生背景下,党支部比以往更迫切要了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之间也因班级调整更加熟悉。

22、大学生党建要利用新变化带来的机会,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各支部之间的联系,拓宽工作面,探索新活动,如举办支部经验交流会、理论学习研讨会等,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发挥辅导员作用,壮大党务工作者力量大学生党建不仅是党务工作者的任务,更需要辅导员发挥积极作用。辅导员是衔接专业分流和大学生党建两项工作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有序分流才能使新班级在成立黄金期有效加强班级建设,进一步做好班团一体化工作。良好的班建与团建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能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这条工作链上最关键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按照真实意愿选择专业,实现专业分流

23、工作平稳有序,另一方面要针对大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性做好班建和团建,促进专业认同,提高班级凝聚力。可以让专职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把专业分流和大学生党建两项工作有效衔接起来,促进党建与专业建设相融合,加强党支部对班团工作的指导。在班级建设中,辅导员要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大学生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就医。285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卷25(五)加强信息化管理,发挥新媒体作用信息化给党员发展与管理带来便利,要不断完善动态考察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党员发展工作组将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培训经历、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等

24、录入信息库,大学生专业分流后根据新的专业及时调整设置。二是实行动态考察评价。党员发展工作组定期将评价填入电子档案,支委和入党联系人随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保证考察工作的连续性,为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建立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管理库。分流衔接的支部管理模式需要支部掌握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的信息,目前一些高校的党员库无法满足各支部同时看到党员信息,需要支部在专业分流前建立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管理库,共享党员信息。四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训、支部活动展示和党务信息公开等,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优势。通过APP和公众号对收缴党费、转

25、接组织关系等工作进行智能化改进,积极为大学生党员服务,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同时,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力量,实行线上线下联动,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立体化发展10。参考文献1 卢飞霞,陶甄.高校大类招生“1+3”本科生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议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2):100-104.2 刘楠,项晓慧,凌晨.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应对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13-16.3 雷凯,丁金凤,周轶峰,等.大类招生模式下加强本科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7(5):88-90.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

26、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5).6 中共中央印发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N.光明日报,2018-11-26(1).7 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3):81-89.8 王春来,赵子明.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34-36.9 姜沛民.探索创新“科技小院”模式 促进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J.北京教育

27、(高教版),2021(12):14-16.10 刘楠,项晓慧,凌晨.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应对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13-16.Study on Strengthening Undergraduate Party Building Work under theBackground of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YAN Yan(School of Economic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 grant

28、s students the right to make independent choices.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fitness betweeninterests and majors.Thick foundation and wide caliber cultivation helps students to master a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broad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 professional skill with multiple abilities and expert

29、ise.This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versatile talent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the party building work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highlight the thoughtleadership function,close to the reality of student growth,go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tudent educ

30、a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flexible management.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 brings a series of challenges to undergraduate party building work as follows.There are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activists who join the party,professional diversion affects the continuity of joining the party,difficult t

31、o prepareparty members to integrate into party organizations,party affairs workers are weak and party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s delayed.Undergraduate party building work could improve its eff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shifting the focus of joining the party forward,implementing a two-stage management model,cultivating party building brand activities,full play the role of a counselor an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colleges students;party building责任编辑聂颖2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