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培训1.还原问题4.相遇问题2.植树问题3.方阵问题5.追及问题6.火车行程问题1.还原问题专题分析一个小孩子问一位老人有多少岁了,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用4除,再减去15后乘10,恰好是100岁。”这位 老人有多少岁呢?设老人有X岁,得(X+12)+415X10=100 X=88 00+10+15)X4-12=88(岁)1 还原问题专题分析有些问题先提出一个未知量,经过一系列的逡6 算,最后给出另一个已知量,要求求出原来的未知 数量。解题时,如顺着题目的条件叙述去寻找解法 时,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改变思考顺序,从最后一个已知量出发,一步步倒着思考,那么问
2、 题容易解决,这种解题的方法叫还原法或逆推法,用还原法解题的问题叫做还原问题。建议解题方法:1,直接列式一步步倒着推算;事M皤助列表和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1 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1甲、乙、丙三个人共有图书90本,乙 向甲借3本后,又送给丙5本,结果三个人 图书数相等。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 多少尢图书?1.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2植树节学校要栽102棵树苗,小强和、小明两人争着去栽,小强先拿了若干树苗,小明见小强拿得太多,就抢了 10棵,小强 不肯,又从小明那里抢回来6棵,这时小强 拿的棵数是小明的2倍。问:最初小强拿了 多少棵树苗?1.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3 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
3、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1.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4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还剩一 枚,取走三份又一枚。这样一共操作了5次。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1.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5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二 千克。先将甲桶油倒入乙、丙两桶,使它 们各增加原有油的一倍;再将乙桶油倒入 丙、甲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的一倍;最后按同样的方法将丙桶油倒入甲、乙两 桶。这时,各桶油都是16千克。问:各桶 原有油多少千克?1.还原问题例题分析例6兄弟三人分24个桔子,每人所得个?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
4、如果老 三先把所得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 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 老三与老大,最后老大把现有的桔子的一 半平分给老二与老三,这时每人的桔子数 恰好相同。问:兄弟三人的现年的年龄各 多少岁?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4 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2.如果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 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3.如果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 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一1。二、在封闭(圆形)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二段数。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共同点:任课教师
5、通常特别重视关于“植树问题”的三 种不同类型的区分,也即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就上述三个类型的区分而言,任课教师通常归 结为“规律的发现”,并普遍地采取了“学生 独立探定(惑分组探究)、反馈交流、教师总 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就相关的数学思想而言,有不少教师突出地强 调了所谓的“化归思愚”。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分析与思考“植树问题”事实上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汨q 动:、(1)以“植树问题”为原型引出普遍性的数学 模式,然后再利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如路灯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2)对于所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又都可以区 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这也就是所谓的
6、“两端都 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关键:究竟何者应当被看成这一教学活动的重点4 什么又是这一教学活动的真正难点?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分析与结论1.将“三种情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法则 看成是一种“规律”、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从而就能直接加以运用恐怕不很恰当;不如 说,在此真正重要的应是“一一对应”这样 一个数学思想就“植树问题”进行分析,这也就是指,在此真正重要的是在“间隔”与“树”之间所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分析与结论2.所谓的“加一”、“减一”等法则又只是 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一从而,在 此真正需要的就不是“规律的应用”;而是 思维的灵活性,也即如何能
7、够依据基本模式 并通过适当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2.植树问题专题分析教学建议:,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应当区分出这样两个不,同的教学要求或教学环节:(1)突出“分隔问 题”,即是如何能以“植树问题”为背景帮助学 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2)明确引出“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 对应”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求解各种变化了的 情况。对于“两端都种”等三种情况的区分不应过于强 调,更不应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重要的规律乃 至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从而就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2.植树问题例题分析例1在一段路的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共种了 100棵。这段路长多少米?2.植树问题例题
8、分析例2小明要到高层建筑的11楼,他走到5 楼用了 100秒,照此速度计算,他还需走多 少秒?2,植树问题例题分析例3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5小时做 一次记录,做第12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 向9。问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2,植树问题例题分析例4在一条公园小路旁放一排花,每两盆 花之间距离为4米,共放了25盆。现在要改 成每6米放一盆,问有几盆花不必搬动?2.植树问题例题分析例5一个湖泊周围长1800米,现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 树。问湖泊周围一共栽了多少棵柳树,多 少棵桃树?3.方阵问题专题分析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 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
9、正好排成一个 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 乘方问题)。方阵有实心和空心之分。3.方阵问题专题分析方阵的基本特点是:心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航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每层总册 就少8。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X4;每边人(或物)数二四周人(或物)数+4+1。实心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x每 边人(或物)数。空心方阵人数(或物)数=最外层每边人(或物)数2(最外层每边人(或物)数-层数义2)2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1某部队战士排成方阵进行队列训练,另一支队伍共17人加入他们的方阵,正
10、好 使横、竖各增加一排,现在共有多少名战 士?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2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做操,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这个方阵共有五 年级学生多少人?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3小华观看团体操表演,他看到的表 演队伍中的一个方阵变成一个正三角形实 心队伍,他估计队伍中的人数大约在30至 50人之间,你能告诉他到底有多少人吗?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4明明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 阵,如果最外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明明 摆这个三层空心方阵共用了多少个棋子?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5 120个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内层每边有多少个棋子?3.方阵问题例题分析例6 一个街心花园如右图所示。它由
11、四 个大小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已知从每 个小三角形的顶点开始,到下一个顶点均 匀栽有9棵花。整个花园中共栽多少棵花?4.相遇问题专题分析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小张从乙地到甲地,两 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小王和小张一起走了甲、乙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路程=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甲的速度X时间+乙的速度X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义时间即:相遇路程=速度和义相遇时间。4.相遇问题例题分析例1 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轿车每 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90 千米?4.相遇问题例题分析例2 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
12、36 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 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 人相遇?4.相遇问题例题分析例3 小明回家,距家门540米,妹妹 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小明每分钟行50 米,妹妹每分钟行40米,小狗每分钟行 200米,小狗遇到小明后用同样的速度 不停地往返于小明和妹妹之间。当小明 与妹妹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4.相遇问题例题分析例4 一列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一列客车从乙地 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迟发2小时,中午12时 两车同时经过途中某站,然后仍继续前 进,问: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离乙 地还有多少千米?4.相遇问题
13、例题分析例5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 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 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 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5 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路程。4.相遇问题例题分析例6 小张、小明两人同时从甲、乙两 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离甲地40米处 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仍以原速继续 行驶,并且在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 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人在距乙地15米 处第二次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5.追及问题专题分析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西 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 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
14、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 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那么:追及路程=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甲的速度义时间-乙的速度X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义时间 即:追及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1姐姐放学回家,以每分钟60米的 速度步行回家,12分钟后妹妹骑车以每 分钟240米的速度从学校往家中骑,经 过几分钟妹妹可以追上姐姐?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2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 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 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 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 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
15、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3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 钟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 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 到公园多远?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4 上午8点零8分,小明骑自行 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 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 上了他.然后爸爸又立即回家,到家 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 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 是几点几分?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5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 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 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 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 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5.追及问题例题分析例
16、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旅行,出发时约好到某地集合。甲、乙两人 早上6时一起从家中出发,甲每小时 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丙 因早上有事,至附时才从家里出发,下午6时,甲、丙同时到达某地。问:丙在何时追上乙?6.火车过桥问题专题分析在简单的行程问题以及稍复杂的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中,是把运动的人或 物体都看作是一个质点的运动,人或物体本身 的长度不再考虑。如果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的 过程中,既考虑由于运动而涉及路程、速度和 时间的关系,又涉及运动物体本身的长度,那 么就出现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火车过桥问 题。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1 一座大桥长640米。一列火车车身长260米
17、,以每秒20米的速度行驶,从 火车上桥到离桥共需要多少秒?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1 一座大桥长640米。一列火车车身长260米,以每秒20米的速度行驶,从 火车上桥到离桥共需要多少秒?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2 列客车通过840米长的大桥需要 52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640米长的隧道 需要44秒。求这列客车的速度及车身长 度各是多少?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3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 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 秒,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 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3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 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
18、过的时间是15 秒,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 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4甲乙两列火车,甲车每秒行22米,乙车每秒行16米,若两车齐头并进,则 甲车行30秒超过乙车;若两车齐尾并进,则甲车行26秒超过乙车。求两车各长多 少米?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5 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 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 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 过的时间是多少秒?6,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分析例6 铁路旁边有一条公路与铁路平行,一列长16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54千 米的速度向东驶去。上午7时10分迎面 遇上向西行走了一位工人,10秒后离开 这位工人;7时20分又迎面遇上向西行 驶的摩托车,5秒后离开摩托车。问摩 托车将在什么时间追上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