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以赫哲族鱼皮画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5375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以赫哲族鱼皮画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以赫哲族鱼皮画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以赫哲族鱼皮画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1赫哲族鱼皮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赫哲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赫哲族人口仅为5373人,主要聚居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其人口主要分布于“三乡两村”,即佳木斯市的同江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的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的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三乡两村”均分布于农村地区。赫哲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大多数已经通用汉语。赫哲族生活的东北三江流域处于高纬地区,冬季极为漫长,不适宜棉麻桑等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其服饰也未曾如农

2、耕民族的布匹麻衣和绫罗绸缎组成,取而代之的是鱼皮和兽皮。历史上的东北三江流域水网密集,江河遍布,森林繁茂,渔业资源丰腴的江河滋养了勤劳智慧的赫哲族先民,曾有俗语形容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赫哲族人的信仰普遍比较多元,普遍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灵物、图腾、鬼神、祖先等原始信仰。古代赫哲族人民的渔猎生活方式较为原始落后,只能依靠自然才能完成种族的生存,严峻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变幻莫测的自然不免怀有敬畏之心,希望万物皆能庇护他们。不仅山江日月、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物像是他们的神,如天神恩都力、月神毕哈恩都里、风神和敦、蛙神窝鲁哈达等,而且一些物体会被认为是神物,有驱邪避凶之效。如果说赫哲族人

3、民的精神信仰是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核,那么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的外化表现则为鱼皮制作技艺。鱼皮制作技艺曾因其他用品取代鱼皮用品而濒临失传,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皮制作技艺得【作者简介】闻敏,汉族,江西宜春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文化研究。梁硕,汉族,山东滨州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徐蔚,汉族,黑龙江鹤岗人,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鱼皮画研究。邵麟琳,满族,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刘志立,

4、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鱼皮画研究。【通讯作者】宫立明,汉族,吉林松原人,硕士,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广告系主任,研究方向:公益传播。【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意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研究以抚远市、万载县为例(项目编号:202210225009);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图为媒”:表情包文化中的对话、博弈与融合(项目编号:S202210225004);校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宿度e电通基于深度学习的物联网节电智慧民宿管理方案(项目编号:202210225431)。创意设计赋能非遗工艺美术策略研究以赫哲族鱼皮画为例摘要:赫哲族是我

5、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东北三江流域的农村地区。赫哲族鱼皮画工艺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意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设计主张,已广泛应用于现代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中。文章首先介绍了赫哲族鱼皮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再根据实地调研分析了赫哲族鱼皮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意设计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创意设计;非遗;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鱼皮画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8.037闻敏1宫立明2梁硕2徐蔚2邵麟琳2刘志立2(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福建厦门3

6、61005;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1612023.9(下)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以抢救和传承。传统的鱼皮制作技艺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选材、剥皮、干燥、熟软、染色、拼接、剪裁、缝合等。鱼皮多选自东北特有的冷水鱼,不同种类的鱼在加工时其用途各不相同,赫哲族鱼皮服饰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最佳。鱼皮剥离之前要先将鱼皮晾晒至表皮略微干燥,然后将鱼皮和鱼肉分离,剥离后的鱼皮再进行脱水阴干。熟制鱼皮是一个技术活和体力活,其过程为用木槌不断槌打干燥的鱼皮,鱼鳞随着木槌的槌打慢慢从鱼皮中脱离,在槌打过程

7、中还可加入玉米面进行揉搓,这不仅有利于鱼皮去腥去油,还可使鱼皮变得更加柔软。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受自然景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反映他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心理。赫哲族人民根据鱼皮的自然纹样缝制了各种云纹、浪花纹、二方连续纹样、回形纹、花草鸟兽纹和各种几何图案,自然鱼纹与丰富造型和谐统一,极具艺术性。赫哲族鱼皮画图案艺术美观大方,雅致精细,生动逼真,极具民族特色。花纹图案大都以古朴、素雅、大方为特征,极少有大红大绿,色彩以黑、灰、黄、白为主,接近北方的自然景观色彩。赫哲族鱼皮图案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语言,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方式,而且汇集了一代又一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

8、族人民在从渔猎到定居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鱼皮服饰的图案纹样和制作工艺中结合桦树皮画的运用实践又创作出了鱼皮画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下,赫哲族人民的鱼皮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衍生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工艺品和收藏品。新世纪以来,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陆续出台了非遗保护政策,鱼皮画被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重视,投身于鱼皮画保护和传承的人也越来越多,鱼皮工艺品的挖掘与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鱼皮画的传承有了基础性的“保护长城”。自改革开放以来,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鱼皮上的图案在新一代的赫哲手艺人的继承发展下,从原本依附于鱼皮服饰上的装饰纹样变成了一

9、幅幅具有独立审美功能的鱼皮画。赫哲族鱼皮画的主题中不乏表现赫哲族图腾神谱的,也有反映赫哲风情浓厚的习俗风貌的,还有体现民族融合精神的吉祥内涵的。赫哲族先民认为万物有灵,寻求崇拜对象的支持或希冀于拥有崇拜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生存能力,以适应恶劣生存环境、满足生活需要来保证自身繁衍生息,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种类多样的图腾神谱。这类图腾神谱可通过天然鱼皮经过剪裁、拼接组合而成,是一种平面工艺美术。在这些图腾鱼皮画的造型艺术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来自远古时期的神秘诡异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鱼皮画与现代美学融合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造型质朴的鱼皮画的构图与色彩别具一格,侧面反映了赫哲族人民淳朴豪爽的民

10、族性格。鱼皮画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鱼皮的镂刻、粘贴、缝锈,辅以装裱后的鱼皮画便可成为具有特殊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工艺品。鱼皮画作为鱼皮艺术的典型,是赫哲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标志,承载着记录赫哲族历史文化的重任。2鱼皮画非遗工艺品发展现存的不足2.1传播方式较为落后,传播效果不佳赫哲族聚集地主要位于中国东北边境农村地区,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原生限制,鱼皮画非遗工艺品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赫哲族鱼皮画由于自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较为传统的展示方式,其非遗文化之美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调研发现,赫哲族鱼皮画的传播方式较为落后,传播范围有限,传播受众覆

11、盖面狭窄,具体来看其覆盖受众大多限于相邻市县地区的部分当地群众及从事民族研究和非遗保护的相关人士,而很多研究者对鱼皮画的认识很多也才停留于相关的文献和报道中。本地的居民虽然听说过鱼皮画,但很多人只了解鱼皮画作为一种市场商品的形式存在,对其制作工艺和其巨大的非遗价值并不了解。从赫哲族鱼皮画的知名度来看,鱼皮画的线上和线下宣传力度仍有待提高。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除了官方媒体的报道外,主要推广鱼皮画相关内容的个人账号只有鱼皮画传承人解永亮一人。在互联网新媒体上,报道或记录鱼皮画的内容大多具有非遗文化的严肃性,所获得的阅览量并不高,赫哲族鱼皮画非遗工艺的推广没有获得更多社会公众的关注

12、。创新鱼皮画宣传推广的传播手段,提高其传播内容的质量,进而获得高质量的传播效果仍然是赫哲族鱼皮画亟须解决的难题。162Vol.261【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2.2难以融入现代生活,市场活力不强鱼皮艺术的诞生离不开赫哲族人民的渔猎生产生活。在过去,赫哲族人民除了将鱼作为食材饱腹之外,还利用鱼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如鱼皮画、鱼皮衣、鱼骨雕等),以满足衣物服饰、房屋装饰等实用需求。鱼皮画是赫哲族独有的技艺,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但作为房屋装饰很难与当下大多数房屋的装修风格有很好的融合。在与汉族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鱼皮画虽然融合了汉族文化的元素,但鱼皮画的题材和内容总体较为单一陈

13、旧。通过走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市八岔赫哲族村三地发现,公众基于装饰实用需求而对鱼皮画产生的购买欲望较弱,鱼皮画很少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房屋装饰之中,其市场活力并不强。2.3传承人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匮乏鱼皮制作技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最大问题为有“传”无“承”,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在2006年已经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与此同时,一批掌握鱼皮画技艺的赫哲族人民便成了非遗传承人。由于以前并没有过多的文字记录,鱼皮画工艺的传承大多靠口耳相传和地域性自发传承,导致鱼皮画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数量极为稀少。在鱼皮画现有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里面,虽然有解永亮等较年轻的传承人接力鱼皮画非

14、遗传承,但为数不多。现有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多在50岁以上。虽然她(他)们的鱼皮制作技艺保持着赫哲族最纯正的“底色”简单质朴,但较难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尤其是很难掌握互联网的应用。据省级鱼骨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孙玉林所说,他平常接触最多的互联网是微信,主要用于与家人朋友聊天交流,不会利用新媒体和新平台去宣传赫哲鱼皮文化。2.4设计题材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力不足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要求,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推动人们文化审美需求的不断增多。审美文化需求在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人们更聚焦于审美文化体验“好不好”的问题。鱼皮画非遗工艺品经过历代的传承,其制作技艺已经十分

15、成熟,所以鱼皮画设计题材的创新成了新时代下鱼皮画创新的突破口。现有鱼皮画的设计主题在多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融合了部分汉族元素,但绝大部分鱼皮画的设计题材同质化严重。各非遗传承人及各鱼皮博物馆所展出的作品大多相似,鱼皮画设计题材的丰富性远不如云锦、刺绣等非遗工艺品。3创意设计赋能鱼皮画非遗工艺品的应用策略3.1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提高公众认知度提升赫哲族鱼皮画非遗工艺品保护和传承的质量,不但要把鱼皮画非遗技艺保存好、保护好,还应该创新鱼皮画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目前,新媒体拥有更迅速的传播时效性和更及时的传播互动性,运用各种新型传播媒介利于提升鱼皮画非遗工艺品的传播效果。可借助

16、数字化新媒体技术,构建起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以多样的形式和载体形成赫哲族鱼皮画“活的记忆”,提升鱼皮画的传播力,扩大鱼皮画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对赫哲族鱼皮画的认知度。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因此对鱼皮画的宣传可以从差异化的主体、多元化的媒介和丰富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推广,而不是仅限于官方媒体和非遗传承人的无差别式传播。丰富多元的传播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式去传播鱼皮画的不同内容,利于各类社会公众更广泛、更全面地去了解鱼皮画的全貌。3.2坚持创意设计思维,联系生活场景,提高产品实用性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必要条件,传统工艺美术必须与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17、相协调。非遗技艺各具特色,谁先实现产品形式或者产品内涵的创新便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便更容易“活”在当下。鱼皮画非遗工艺品的创新必须坚持创意设计思维,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与生活日用产品相融合,设计出带有浓厚赫哲族特色的日常用品。鱼皮画是传统鱼皮制作技艺与现代美术融合的代表性传统工艺美术,但除了作为装饰品、纪念品、收藏品之外,还可以成为社会公众的日用品。例如,鱼皮画可以嵌入到钱包、腰带、挂件、手机外壳等产品的设计中。这样不仅可以拓宽鱼皮画的市场销路,还可以提高鱼皮制作技艺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接触频率,利于鱼皮画及鱼皮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1632023.9(下)IDENTIFICATION AND

18、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3.3吸引创意设计人才参与,推动传承队伍年轻化,提升非遗创意设计水平黑龙江省各类院校共设有110个设计类专业,高校设计类专家学者达871人,设计类在校生达41994人,每年向社会输送近万名专业的创意设计人才,但从事鱼皮画或其他非遗工艺美术的人才数量十分有限,吸引并利用好创意设计人才参与到鱼皮画非遗工艺的传承中至关重要。各部门必须更加科学地完善创意设计人才参与鱼皮画非遗工艺美术传承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在加强非遗传承人之间交流的同时,还应促进创意设计人才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引进高层次创意设计人才的同时,注重本土

19、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鱼皮画非遗工艺美术的发展,通过整合创意设计人力资源,发挥人才的作用。高龄非遗传承人在鱼皮画及鱼皮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她(他)们的口耳相传,鱼皮制作技艺可能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老一辈的传承人一般很难再去调整自身去适应快速的时代变迁,在保护好高龄鱼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宣传,用好老手艺人的金字招牌。对鱼皮画非遗工艺美术的掌握基本依靠手把手地学习,这样虽然利于保证技艺传承的质量,但并不利于扩充传承队伍的数量。在鱼皮画非遗工艺美术的传承中,年轻传承人扮演着非遗传承的生力军、后备军角色。青年人在非遗传承中有着更具开

20、阔性的创作视角、更具时代性的创作审美和更具变革性的科技运用能力。推动鱼皮画非遗传承队伍的年轻化,离不开高校的支持。除了在高校开设鱼皮画及鱼皮制作技艺相关课程、普及相关知识外,还可鼓励和支持高校学生参与“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合作推出的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多方主体的群策群力来推动非遗传承队伍的年轻化。3.4增加创意设计元素,丰富创意设计的种类和题材,提升品牌竞争力当下,富含创意设计元素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鱼皮画非遗工艺美术能否通过创意设计元素的加入对现有鱼皮画及鱼片制作技艺进行升级再发展,直接影响到鱼皮画及鱼皮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的持久性和活力。鱼皮不仅可以制成鱼皮衣、鱼皮画等产品,还

21、应加强在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大力发展“创意设计+鱼皮产品”“创意设计+鱼皮文化”“创意设计+互联网(电商)”,提升鱼皮产品及鱼皮文化服务的创意设计感,提升鱼皮制作技艺的品牌竞争力。此外,还应延伸“创意设计+鱼皮产业链”,支持鱼皮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鱼皮画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解永亮利用设计传承非遗,借助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热播剧的东风,用鱼皮打造了“疑商夫妇”画像,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展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各大平台掀起了“以月升沧海的非遗打开方式”的传播热度,实现了当下热播古装偶像剧与传统非遗工艺美术的精彩融合。4结论赫哲族属于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

22、族”,赫哲族人民及鱼皮制作技艺受时代变迁影响巨大。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是适应其传统渔猎生活而产生的,在如今纺织技术发达和普及的时代,鱼皮衣早已从赫哲族人民身上褪去,变为博物馆的藏品及相关展览的展品。鱼皮画的最初产生离不开赫哲族人民生活中的审美需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成了观赏与收藏的艺术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鱼皮画及鱼皮制作技艺新的发展难题集中表现在传播方式、市场活力、人员老龄化、题材同质等方面,可借助创意设计的赋能实现鱼皮画的新突破。参考文献1权晶.非遗工艺美术展品的美学探讨J.天工,2022(33):62-64.2王鑫蕊,李丁,高春燕.赫哲族鱼皮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25):147-150.3范铁明,李琳.赫哲族鱼皮工艺及文创产品设计探究J.天工,2022(7):74-77.164Vol.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