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12562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7 背影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通过“背影”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父子深情教学难点品味作者隽永平淡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2、时一、导入上课之前我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下面的句子是从哪篇课文里来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我们初一时学过的课文春,他的作者是?(朱自清),今天我们讲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背影。二、作者及创作背景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一生有很多了不起的事迹,其中让人非常感动的是下面的例子:1946年仲夏,朱自清走出了书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救国救亡的潮流中。他拖着病重的身躯,不为五斗米折腰,饿死不领国民党的嗟来之食。毛泽东主

3、席在别了,司徒雷登里对朱自清这种高风亮节的人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以一生的经历,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和气节。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2、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三、检查预习1、注音差(chi)使 交卸(xi

4、) 狼藉(j) 簌簌(s) 赋闲(f) 勾留(u) 踌躇(chuch) 迂(y)蹒跚(pnshn) 拭(sh) 颓唐(tu) 箸(zh)惦记(din) 琐屑(su) 郁(y)2、释词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的叫“当差”,这里指“职务”。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赋闲:失业在家。勾留:短时间停留。踌躇:犹豫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拭:擦。颓唐:精神不振作。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是想着,放不下心。大去之期: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祸不单行:灾祸一个接一个

5、不断到来。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郁,抑郁。中,内心。四、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课文,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写的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文章的标题叫背影,文章主要围绕着上面来写。谁的背影?(父亲)。父子车站送别是作者花最多笔墨的地方。事情的背景是第2自然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一方面,祖母死了,另一方面,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也就是说,父亲失业了。另

6、外,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事实,那就是,当时刚好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明争暗斗的时期,想要重新找到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朱自清,作为父亲的长子,还在学校读书,还没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乎,整个家庭的担子一下子落到了失业的父亲的身上,所以,对父亲来说,找工作是最迫切的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背景是:祖母死了,父亲失业,家里陷入困境。课文中的这件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发生的,当时,作者朱自清和父亲一起赶回去奔丧,奔丧结束后,作者也回学校读书,父亲要去找工作,然后,在送孩子去读书和自己找工作之间,父亲是再三踌躇。那最终,父亲有没有亲自送朱自清去上学呢?送了。对,父亲本说定不送茶房陪同再三嘱咐颇

7、踌躇自己送去,矛盾心理的刻画,恰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份体贴、那份关爱。正是因为是父亲亲自送儿子去上学,才有了我们课文背影这个故事。2、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四次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怀念父亲,惦记背影;作用是开篇点题“背影”,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第二次是第6自然段,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三次还是第6段,这一段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一次是写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最后一次是文章的结尾,儿子读

8、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也就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五、小结六、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一、导入二、重点阅读、合作探究1、课文四次写背影,我们都已经把他们找出来了,我们看一下,是哪一次,最让你感动?这个问题当然见仁见智。但是作者花最多笔墨写的,是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点到底写了什么。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布作者朱自清当时是什么衣服啊?(紫毛大衣)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非常疼爱。同时,父亲自己的穿戴也说明,怎么样?家境不好,心情忧伤(沉重的背影!)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蹒跚的背影!)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动作描写,

9、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2、既然买橘子这么艰难,那父亲为什么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不管怎么说,父亲买橘子,是不是都是为了儿子,都是因为疼爱自己的儿子。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细小繁琐的事,用了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语言描写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4、父亲爱儿子,朱自清作为儿子,他理解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注意要到文章中去找证据,说他不理解父亲,有什么证据?说他理解父亲、爱父亲,你又有什么证据。三次流泪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两次自责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儿子理解父亲、爱父亲。三、拓展延伸同学们,这篇课文说的是父子深情,那我们就联系自己想一想,从小到大,你们是不是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是不是有办法让父母少操一份心,多露一丝微笑呢?四、小结五、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三、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